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句话写出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19 19:49:50浏览:8分类:教育知识

杨花,子归鸟。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

该句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

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扩展资料

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

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百度百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什么意思

不是这样的,这句话出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原文如下: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译文:宁可看不起没钱的白头老翁也不要看不起贫穷的年轻人,因为少年人前途不可限量。少年人如果努力迟早有天会飞黄腾达的,就不相信一辈子总是穿着有破洞的裤子。

扩展资料:

“莫欺少年穷”的历史实例

1、朱买臣

朱买臣好读诗书,却不会操持家业,年过四十,还是一介落魄书生。为了维持生活,只得砍柴为生,他的老婆眼见家里快揭不开锅了,朱买臣又不像是好的依靠,因此就想和朱买臣离婚后,再改嫁他人。朱买臣却胸有成竹,认为自己总有出头的一天,让老婆等他发达。

他老婆却破口大骂,最后两人分开了。不料几年后,朱买臣官运亨通,居然坐上了太守之位,后来又平息叛乱,坐上了九卿之位。朱买臣也没有为难他前妻,反而派人接前妻和现任老公一起到自己府上做客,好生招待。他的前妻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2、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家境贫寒,后来拜了当代奇人“鬼谷子”为师。苏秦在落魄之时,经常遭到哥哥嫂嫂的嘲笑,说他每天出门混日子,折腾来折腾去活受罪。

苏秦没有辩驳,而是痛定思痛,闭关学习《太公阴符》,一年以后苏秦出关,踌躇满志赶到秦国,向秦惠王献吞并六国之策,未被采纳以后。

苏秦转而游说六国合众抗秦。经过一番努力,苏秦的计策得到六国王上的采纳,纷纷封苏秦为国相。苏秦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曾经嘲讽他的嫂嫂吓得跪地求饶。

苏秦说出了一句名言,“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嫂跪着说,因为你现在又有权势又有钱。苏秦仰天长叹。这也是成语“前倨后恭”的出处由来。

3、 韩信

这又是一句成语“胯下之辱”的典故。韩信成名之前落魄至极,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曾经在结义大哥家中蹭饭,却被大哥的夫人嫌弃,因而钓鱼为生。经常钓不上鱼,只得饿肚子,好在被洗衣服的漂母救济,才不至于饿死。韩信剑不离身,却从来不用。

因此被市集上的屠夫欺辱,给韩信两个选择,要么拔剑杀了他,要么从他胯下钻过去。韩信思考以后,不发一语从屠夫胯下钻过,引得在场众人哄堂大笑。

后来韩信时来运转,成为刘邦账下大将军,获封淮阴侯。衣锦还乡以后,韩信找到了当年羞辱他的那个屠夫,屠夫吓得跪地求饶。韩信却没有责罚他,反而给了他一份差事。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报怨吧。

一、句子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二、句子原文如

这句话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如下:

《爱莲说》

宋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四、注释

(1)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很,十分。

(2)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之:的。

(4)可爱:值得怜爱。

(5)者:花。

(6)甚:很,非常。

(7)蕃:多。

(8)自:自从。

(9)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0)独:只,仅仅。

(1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出:长出。

(13)淤(yū)泥:污泥。

(14)染:沾染(污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句话写出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5)濯(zhuó):洗涤。

(1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17)妖:美丽而不端庄。

(18)通:贯通;通透。

(19)直:挺立的样子。

(20)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21)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22)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23)益:更加。

(24)清:清芬。

(25)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

(26)植:树立。

(27)可:只能。

(28)亵玩:玩弄。

(29)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30)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31)谓:认为。

(32)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33)盛:广。

(34)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35)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36)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37)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38)鲜(xiǎn):少。

(39)闻:听说。

(40)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1)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42)宜乎:当然(应该)。

(43)宜:当。

(44)众:众多。

五、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六、创作背景

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七、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