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完璧归赵、磨杵成针、凿壁偷光、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入木三分的主要人物是谁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28 10:47:06浏览:7分类:教育知识

完璧归赵、磨杵成针、凿壁偷光、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入木三分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蔺相如、李白、匡衡、勾践、项羽、王羲之。

一、完璧归赵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译文:蔺相如对赵王说:如果 十五座城池划入赵国的版图,那么和氏璧就留给秦王;十五座城池没有划归赵国,我会完好地将和氏璧送归赵国。?

二、磨杵成针

拼音: mó chǔ chéng zhēn

解释: 把铁棒磨成了针。zhi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故事:传说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李白问:“你磨铁作干什么?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三、凿壁偷光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四、卧薪尝胆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译文:越王勾践回家自己的势力范围后,则专心思考,把苦胆放在座位附近,无论是坐是卧,都要舔食苦胆,就是在吃饭时,也要尝下尝但的滋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五、破釜沉舟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译文:项羽就引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战死,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完璧归赵历史人物是谁?

战国时期,秦王得知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假装以15座城池与她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王十分为难,蔺相如就临危受命,前往秦国。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秦王理亏,答应划城。随后,派人连夜将何氏璧送回赵国。

相关人物: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赵惠文王18年),秦国向赵国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廉颇最终负荆请罪,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扩展资料

在《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昭襄王被塑造成一个贪婪愚蠢、自取其辱、输得几乎被扒光马裤的反面典型,来反衬赵国使者蔺相如不畏强暴大智大勇的正面形象。

殊不知,秦昭襄王才是秦国与赵国“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两回合较量中真正的操盘手和胜利者。蔺相如只是他玩弄于掌股之上的棋子。

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蔺相如把和氏璧带回赵国之后,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大夫。之后没过多久,秦国攻打赵国,占领了赵国的石城。

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国攻打赵国,斩杀了两万赵国士兵。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在渑池举行会盟,史称“渑池之会”。

问题一: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是谁? 蔺相如

完璧归赵、磨杵成针、凿壁偷光、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入木三分的主要人物是谁

问题二:完璧归赵是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问题三:完璧归赵讲的历史人物是谁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相关人物: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语文知识。

问题四:完璧归赵讲的历史人物是谁? 完璧归赵讲的历史人物是蔺相如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问题五:完璧归赵涉及了哪些历史人物 主要人物:

1蔺相如

2秦王

问题六:完璧归赵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谁 蔺相如

问题七: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是谁? 蔺相如

问题八:完璧归赵讲的历史人物是谁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相关人物: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语文知识。

问题九:完璧归赵是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问题十:完璧归赵讲的历史人物是谁? 完璧归赵讲的历史人物是蔺相如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