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厘的组词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5-11 23:02:07浏览:4分类:文字大全

厘的组词有厘米、毫厘、厘然等。

厘米:厘米又称公分是十进制长度计算单位,符号cm。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厘米不是国际单位,国际单位制选择了彼此独立的七个量作为基本量,第一个就是长度,它的基本单位名称是米,符号是m。

毫厘:比喻极微细。毫、厘均是微小的计量单位。毫与厘的并称。泛指长度、尺寸。柳宗元《梓人传》:计其毫釐,而构大厦。指毡毯之类毛织物。《敦煌曲子词·<长相思>之三》:作客在江西,得病卧毫釐。比喻极微细。毫、釐均是微小的量度单位。

厘然:形容有条理。清楚,分明。夏曾佑《小说原理》:经文者,以简略之笔,写未知之理者也,故最难。而读书之劳逸釐然矣。

厘读音lí汉语汉字,笔画9画,左上包围结构。一般指小数名,百分之一;也指治理,整理,古同“嫠”。组词有厘米。相关古文有: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出自于《书·尧典》。

厘米例句:

1、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深绿色或黄绿色的衣服,露着白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扁又宽,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大眼睛,长着大嘴巴。

2、欣赏了大大小小的几十处泉水,有的从地下涌出来的泉水比较大,象趵突泉,在水面上形成了几十厘米高的水柱,有的泉水比较小,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泉水缓缓的从地下冒出;有的在清清的泉水中养了一些红色的金鱼,他们在泉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

3、你别以为小鸡们只会吃喝玩乐,它们还会表演杂技呢!鲍鸡会“跨栏”:有一次,我用胳膊把它围住,高到公鸡的脖子,本以为它会钻过去,没想到它一下子跳了过去,好厉害。

4、她靠在他身前,看到他身后的红色木门露出了一条缝隙,有阳光投入,落到影院的地面上。很细的一道光,约有一厘米的宽度,不耀眼,不刺眼,只是安静地将门缝的两侧染成了浅金色,将地面的黑暗分割开来。

厘的拼音:[lí];组词如下:

1、厘正:[ lí zhèng?]

改正;订正。

2、毫厘不爽:[ háo lí bù shuǎng ]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3、析毫剖厘:[ xī háo pōu lí ]

分解剖析极为细小的事物。形容分析仔细而透彻。

4、不差毫厘:[?bù chā háo lí ]

不差一毫一厘。

5、不失毫厘:[ bù shī háo lí ]

失:差。毫厘: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不差一毫一厘米。

6、厘品:[ lí pǐn ]

区分并加以评定。

7、厘毫:[ lí háo ]

亦作“釐豪”。毫厘。形容极小。《宋书·恩幸传·徐爰》:“而谄侧轻险,与性自俱,利口谗妄,自少及长,奉公在事,釐豪蔑闻,初无愧满,常有闚进。”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八:“自二十九年勘缓以至于今,实未尝有釐毫之输纳也。”

厘的组词有哪些?

8、毫厘千里:[ háo lí qiān lǐ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略语。

9、豪厘:[ háo lí ]

一毫一厘。形容很少的数量。豪,通“毫”。

厘在康熙字典中的释义:

又赐也,予也。《诗·大雅》其仆维何,厘尔女士。《传》厘,予也。《又》厘尔圭瓒。《传》厘,赐也。

又山名。《山海经》厘山。《注》按《名胜志》厘山在嵩县西。又草名。《尔雅·释草》厘,蔓华。本作厘。俗从牙作。

又陟厘,纸名。《正字通》海藻本名陟厘。南越以海苔为纸,其理倒侧,故名侧理纸。又姓。《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大人之国,厘姓。《注》按《国名记》帝鸿之后也。《氏族志》南北朝有厘艳。

又人名。《山海经》大皥生咸鸟,咸鸟生乗厘。《注》乗厘,是司水土。《又》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又与嫠同。《韩诗外传》邻之厘妇。《后汉·西羌传》纳其厘嫂。

又《集韵》《正韵》虚其切,音僖。福也。《前汉·文帝纪》祠官祝厘。《注》如淳曰:福也。师古曰:本作禧,假借用。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