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萧可以组什么词语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5-16 15:54:06浏览:6分类:文字大全

一、萧字的组词有萧萧?萧条?萧然?萧疏?萧森?萧洒?萧飒?萧墙?萧瑟?萧索?彯萧?萧曹?管萧 萧骚等。

二、基本字义

萧xiāo

1、即“艾蒿”。

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3、〔萧萧〕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4、〔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三、萧字结构是上下结构,偏旁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1画。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萧,艾蒿也。从艸,肃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萧,艾蒿。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肃”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萧郎

[xiāo láng]?

姓萧的男子的敬称。

2、二萧

[èr xiāo]?

指南朝齐、梁两代。因其皇室均萧姓,故名。

3、萧墙

[xiāo qiáng]?

照壁。比喻内部:祸起~。~之患。

4、萧森

[xiāo sēn]?

形容草木凋零衰败:秋树~。

5、萧然

[xiāo rán]?

形容寂寞冷落:满目~。

瑟的组词:瑟瑟、瑟瑟枕、瑟瑟尘、瑟瑟幕、冷瑟瑟、秋瑟瑟、撤瑟、瑟_、_瑟、抖瑟、_瑟、瑟汩、锦瑟、_瑟、鸣瑟、捺瑟、得瑟妞、琴瑟、

瑟的笔顺是横、横、竖、横、横、横、竖、横、点、斜钩、点、撇、点。

瑟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三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斜钩

11

12

13

萧可以组什么词语

瑟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瑟的拼音为sè,部首为王,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ㄙㄜ_,笔顺编号为1121112145434。

瑟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名)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二十五根弦和十六根弦两种。

二、百科解释

瑟,汉族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另指古水名,指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洁净鲜明的样子。

三、详细解释

名词(1)(指事。从_,必声。本义: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征位)。(2)二十五弦弹拨乐器瑟,庖牺所作弦乐也。——《说文》大瑟小瑟。——《礼记·明堂位》大瑟谓之_。——《尔雅》。注:“二十七弦。世本,疱牺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又如:调瑟(调准瑟弦的音);琴瑟(琴与瑟)。(4)古水名。即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5)[象]∶沙沙作响,沙沙的声音。如:瑟缩;瑟瑟。形容词(1)庄重严谨。(2)形容茂密。如:瑟彼柞_(彼柞_之木众多而茂盛)。(3)明洁瑟彼玉瓒,黄流在中。——《诗·大雅·早麓》

下面介绍下瑟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瑟字的诗词有:

《绍古辞·瑟瑟凉海风》、《迎銮曲·瑟瑟金风鸣玉銮》、《山居·竹风瑟瑟野猿号》、《春雨·瑟瑟萧萧动远思》、《瑶瑟·玉仙瑶瑟夜珊珊》、《菩萨蛮·隔窗瑟瑟闻飞雪》、《自叙·瑟瑟霜风夜聒耳》、《江上纪程·明波瑟瑟浪如环》、《浣溪纱·又近西风瑟瑟秋》、《怀阿嫂·西风瑟瑟雨丝丝》、

关于瑟字的组词有:

瑟瑟、瑟瑟枕、瑟瑟尘、瑟瑟幕、冷瑟瑟、秋瑟瑟、撤瑟、瑟_、_瑟、抖瑟、_瑟、瑟汩、锦瑟、_瑟、鸣瑟、捺瑟、得瑟妞、琴瑟、

关于瑟字的成语有:

瑟瑟失调、抖抖瑟瑟、瑟瑟缩缩、鼓瑟胶柱、泓峥萧瑟、胶柱调瑟、胶柱鼓瑟、锦瑟年华、琴瑟之好、琴瑟和好、琴瑟失调、秦筝赵瑟、琴瑟调和、琴瑟不调、秋风萧瑟、瑟调琴弄、瑟弄琴调、锦瑟华年、琴瑟和谐、琴瑟和同、

关于瑟字的书法图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