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北京御花园有什么独特的风景?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4 10:16:58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北京御花园有什么独特的风景?

园内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增添了园内景象的变化,丰富了园景的层次。御花园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

浮碧亭位于御花园的东北,亭北正对倚园北墙而建的摛藻堂,正南是万春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米,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

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檐枋下安华板,方柱。亭东西两侧为石雕栏板,同时也是桥的栏板,南北两面在石栏板中间设两步台阶为亭的出入口。

方亭内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周围为百花图案天花,檐下苏式彩画,抱厦三面开敞。

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为御花园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万春亭在御花园东部,1536年建。亭为重檐,上圆下方,合于"天圆地方"的说法。东方与春季对应,故名万春,即天地长春之意。

延晖阁位于御花园内西北,北倚宫墙。明代初建时名为清望阁,清代重修时取延驻夕阳光辉之意。

阁坐北面南,三开间,外观为上下两层,其内部两层之间有一暗层,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明间开门,灯笼框隔扇门6扇,两次间为灯笼框槛窗。阁之上层回廊环绕,玲珑轻盈。

清代宫廷从八旗遴选秀女进宫的活动也在此举行。

延晖阁高居宫墙之内,与花园东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登临高阁,或俯视园中景致,或北望景山,都风光绮丽,据说在冬季天气晴朗的日子,这里还可以看到西山的积雪。清代乾隆、道光和咸丰等皇帝都留有吟咏此阁的诗句。

在延晖阁西为位育斋,嘉靖年间曾更名玉芳轩,清代恢复了位育斋的名称。

位育斋坐北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两次间为支摘窗。位育斋前有鱼池一座,中跨拱桥,桥上建有一亭曰澄瑞,清雍正时此斋曾作为佛堂。

澄瑞亭位于御花园的西北,正北为倚园北墙而建的位育斋,正南为千秋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米,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

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一斗二升交叶斗栱,檐枋下安华板。亭东西两侧的石雕栏板亦为桥的栏板,蕉叶纹望柱头。亭南北两面设踏步,作为进出口。方亭内为金龙图案井口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檐下龙锦彩画,抱厦三面开敞。

澄瑞亭以南就是千秋亭,1536年建。亭平面呈形,是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厦形成。四面抱厦前各出白玉石台阶,周围白玉石栏板,绿色琉璃槛墙饰**龟背锦花纹,槛窗和隔扇门的槅心都是三交六椀菱花,梁枋施龙锦彩画。重檐攒尖顶,下层檐施单昂三踩斗栱,下层檐以上改成圆形,施单昂五踩斗栱。

圆攒尖顶,明称"一把伞"式,黄琉璃竹节瓦。宝顶是由彩色琉璃宝瓶承托鎏金华盖组合成的。上圆下方的屋顶取仿"天圆地方"的古明堂形制。

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两亭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可称是宫中亭子之最。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

御花园内有两座井亭,坐落在万春亭和千秋亭以南,东西遥相对应。

亭平面方形,四柱础刻覆莲,面阔1.9米,四周绕以石栏板,石洩水槽,井在亭子中心,均用汉白玉石制作。东边一座梁枋绘花草枋心苏式彩画,西边绘海漫斑竹。

井亭的特点是顶上部做"盝顶",正中开露天洞口,形状随同井的平面,正对下面的井口,为的是采光以便看视井中水面,亦方便掏井,利于长竿上下。

御花园井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方形平面的建筑顶都是八角形。顶的形状改变是在四柱上端采用担梁,担梁两端悬挑着另一根悬空的梁,于是四方改成八方。八角攒尖顶中间落平,开八角形洞口,顶覆黄琉璃瓦,八对合角吻,八条脊,脊端安仙人走兽。

西边的亭内架有两根横木,中间安着滑轮,是当年打水的遗迹。宫内井亭很多,但是像这样结构巧妙,造型娇小精丽是绝无仅有的。

堆秀山也是在明代建立的,后来,奉神宗朱翊钧之命拆去,于同年在其基础上改筑堆山,用太湖石叠高14米而成,山顶筑有亭子一座,名为"御景亭"。

亭平面方形四角攒尖夔金宝顶,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尽在目中。山北依宫墙,高约10米。

叠石山脚正面中间有券洞门,洞门上额有一题名为"堆秀"的匾,使用满汉两种文字,门内有石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

"御景亭"和"堆秀"之名皆为明万历皇帝所赐,清代仍保留着明代的旧称。东侧山脚石壁上还刻有乾隆皇帝所题的"云根"两字,以赞赏石山似层云叠起之美。

堆秀山虽是叠砌垒垛的假山,但由匠师们精心设计和巧妙地使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太湖石,在比较狭小的地面上,拔地腾空而起,叠垒成一座怪石嶙峋、岩石陡峭的崇石峻岭。

山上有些石块酷似鸡、狗、猪、猴、马、兔等"十二生肖"的动物形状,或卧或站,姿态各异,吸引人们去揣摩猜测,因而增添了观赏的趣味。

御景亭高耸于堆秀山上,是宫苑中眺望风景的绝佳之处。这里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间改堆假山。山的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

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

御景亭是皇帝和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角,绎雪轩的门窗装饰均为楠木雕刻,窗棂雕有"万寿无疆"花纹,乾隆皇帝常到绛雪轩吟诗作赋。

当时绛雪轩前有五棵海棠树,每当花瓣飘落时,宛如红色雪花纷纷降下一般,遂将此轩名为绎雪轩。乾隆皇帝曾有"绛雪百年轩,五棵峙禁园"的诗句。轩前琉璃花坛里有一簇极为罕见的太平花,这是晚清时西太后命人从河南移来栽种于此处的。

养性斋是一座楼阁式藏书楼,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曾聘请教师在这里教他学习英语和数学。

绛雪轩的门窗为楠木本色,没有任何的油饰。柱、框、梁、枋都饰有斑竹纹彩画,朴实淡雅。轩前的琉璃花坛制颇为精致,坛内叠石为山,栽有牡丹等名贵花木。原来轩前有海棠树5棵,每当花瓣飘落时,宛若雪花片片缤纷而降,遂名绛雪轩。

晚清时,慈禧命从河南移来太平花,代替了古海棠。花坛前竖立一远古木质化石柱也十分珍奇,上刻乾隆帝御题诗句。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角,后依宫墙。斋为两层楼阁式,坐西面东,斋前叠石环抱。1754年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建筑平面遂呈"凹"字形,与花园东面的绛雪轩正凹凸相应。

清嘉庆和道光两帝经常前来此斋,清逊帝溥仪曾将他的英文教师庄士敦安排在此居住。

扬州也属于典型的江南小城,这里也有着江南园林景观的精致巧妙。在扬州也有着许多风景美丽的园林景观可以观赏,这也是大家前往扬州的时候必不可少要欣赏的一道风景,那么扬州究竟有哪些园林风景呢。

个园

个园建于清嘉庆年间,分为北部品竹观赏区、中部花园和南部住宅区。以竹石取胜,园名中的“个”字,就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

个园的精髓在于以四季为题的假山叠石艺术,“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各具特色。在园中北部的竹林里散步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即便是炎炎夏日,也感到相当清凉。

交通

乘坐61路在个园站下

乘26路至世纪联华下,步行入东圈门沿着“古巷风情游”线路至个园

乘坐扬州旅游专线车(汽车西站-鉴真图书馆),在个园站下车,即到北门

乘坐8路公交车,在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后,向北步行至盐阜东路口右拐可到北门,向南步行至东关街口左拐可到南门,步行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

门票:旺季:45人民币;淡季:30人民币

开放时间:07:30-17:00

何园

又称寄啸山庄,一座私家园林,由何芷_于清光绪年间建造,晚清园林建筑代表作,被称为晚清第一园。全园由后花园、住所院落和位于东南部的片石山房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复道回廊连成一体。

何园有四个“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廊”、“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窗”、“天下第一亭”。何园还是国内影视剧取景的天然基地,新版《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等近百部影视剧在此取景。

交通

火车站坐26路到石塔寺/西门换乘209路到何园;

汽车西站公交停车场乘坐19路到何园;

汽车东站乘坐19路到何园;

城北客运总站乘坐216路/40路到人民大厦(中医院)/西门换乘209路到何园

门票

普通票:45人民币(10月1日-10月31日,3月1日-5月31日)

普通票:30人民币(7月1日-9月30日,11月1日-次年2月28日)

开放时间:07:30-17:15;停止入场时间:17:00

卢氏古宅

卢氏盐商住宅是扬州晚清盐商最大的豪华住宅,被誉为“盐商第一楼”。卢宅有五“最”:占地最广、门庭最广、屋宇最多、厅堂最敞、建房时间最长。

交通

卢氏老宅在何园景区附近,可乘坐公交到达。

公交:乘坐公交19路至康山文化园(何园)站下,步行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09:00-11:00,14:00-16:00

二分明月楼

二分明月楼也称扬州侨之家,建于清代中叶,其主先为员氏、后为盐商贾颂平。园中有长楼7间,

楼上悬清代钱咏书题"二分明月楼"匾额。园东有黄石假山,全园有山有水,实乃扬州"旱园水做"的私家园林上乘之品。二分明月楼是96年恢复的,焕然一新,甚是壮观。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8:00-17:30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