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食推荐 > 正文

豆芽菜的吃法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2-12 17:51:44浏览:12分类:美食推荐

教你几道豆芽菜做法,好吃又便宜!

豆芽菜是“素食鲜味三霸”之一。宋时,人们便开始大规模食用。其吃法多种多样。

凉拌。此种吃法,可能是人类食用豆芽菜的最初吃法。宋人林洪编撰的《山家清供》曰:“(豆芽)洗(净),焯以油、盐、苦酒(醋)、香料,可为茹(蔬菜的总称)。”需要指出的是,焯水时间要短;长了豆芽变软,那就不好吃了。拌者,油以麻油为好,盐以精盐为好,醋以香醋为好。建议焯水时,放一点青椒丝和红椒丝。焯好装盘,红白黄绿参杂,煞是养眼。此菜,椒香混合芽香,辣味拌和鲜味。一筷进嘴,欲罢不能。

热炝。豆芽菜先焯水盛盘。再油煸葱花、青椒丝、红椒丝;放适量水、盐、酱油、糖、醋,将其烧开成为卤子。最后把滚烫的卤子倒进盛豆芽菜的盘子里,上桌拌起。热炝与凉拌,大同小异。热炝,香更浓、味更重。一般冬天热炝,夏日凉拌,各得其所。

爆炒。油盐酱醋糖,自不可缺。可光炒,加青椒丝和红椒丝配色调味。亦可在其基础上,与豆腐干或韭菜同炒。豆芽菜炒木耳亦不错,黑白分明,惹人爱。炒豆芽菜,一般不与价格太贵者为伍。人们食之,就图价廉而物美。亦有例外,少数人就特讲究,如清代的袁枚。他在《随园食单》中写道:“豆芽柔脆,余颇爱之。炒须熟烂,作料之味才能融洽。可配燕窝,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袁氏之吃法,过分奢侈,一般人吃不起,亦无此必要!但其“以柔配柔,以白配白”之主张,实在值得借鉴。我就经常用柔而白的金针菇来替代燕窝,做成豆芽菜炒金针菇。豆芽菜炒金针菇非常好吃,它味鲜无比,因为菇也是“素食鲜味三霸”之一。鲜上加鲜,则更鲜。

豆芽菜作为配菜,常放在荤汤和各种小吃里。荤汤有它,则减油腻而增色彩,食之胃口大开。汤里豆芽,须用黄豆芽。黄豆芽耐煮,时间稍微煮长一点也无妨,其质仍脆嫰。

豆芽菜的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写道:“豆芽白美独异,食之清火益神,利泄减脂……”——嘿,女同胞请注意了,吃豆芽菜还能减脂!那就发劲吃吧,吃个苗条的身段多好!

芽苗菜的营养价值 芽苗菜怎么做好吃

好吃的芽菜做法如下:

主料:辣椒50克、黄豆芽100克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

步骤:

1.黄豆芽去根摘洗干净控水。

2.辣椒切丝。

3.起油锅,下芽菜。

4.大火翻炒。

5.黄豆芽变软,下辣椒丝。

6.翻炒均匀,加盐调味即可。

5 增强抵抗力

芽苗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食用有利于增强体液免疫的强度;同时芽苗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够促进肠胃中有害物质的排出,例如,有害金属离子、宿便都排除体外,也有一定增强自身抵抗力的作用。

6 芽苗菜怎么做好吃 腊肠炒芽苗菜

食材:香肠1条,芽菜250克,蒜末适量,盐适量。

做法:

?

1、芽菜去根部冼净;香肠洗净后切片。

2、锅内放少量油,烧热后放入香肠稍微煎1分钟后上碟备用。

3、起锅热油,烧热后爆香蒜末,放入芽菜。

4、快熟时加入适量盐和水,盖上锅盖焖2分钟。

5、加入香肠炒匀即可。

芽苗菜炒蛋

食材:鸡蛋,春芽,盐匙,少量蚝油,菜籽油一汤匙。

做法:

1、在碗中倒入鸡蛋,打散之后,加入盐和蚝油拌匀;

2、开水中加入摘好洗净的春芽,用开水烫烫春芽更出味,沥干水后切成碎粒;

3、将春芽碎粒加入鸡蛋液里拌匀;

4、平底锅加热后放入菜籽油,烧到8成热时缓缓倒入蛋液,手持锅柄慢慢转动,让蛋液慢慢凝固,煎好一面,翻面煎另一面;

5、等两面煎至金黄,将蛋饼移到菜板上,卷成蛋卷后切厚片装盘。

芽菜肉末

豆芽菜的吃法

食材:猪肉末、芽苗菜、姜、白糊椒、鸡蛋、泡辣椒、葱。

做法:

1、把肉馅用鸡蛋,白糊椒,姜末和葱白拌好。

2、起锅热油,爆香花椒。油热下肉末。不停地翻炒肉末,直到肉末熟。可以把肉末炒干点,这样更香。

3.、下泡辣椒末和芽菜末,翻炒,直到香味出来。大慨2-3分钟吧。

4、起锅,撒上葱花。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