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平凉的崆峒山旅游景点介绍 平凉崆峒山位置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10:22:43浏览:15分类:旅游攻略

平凉的崆峒山旅游景点介绍 平凉崆峒山位置

崆峒山里有哪些景观?

从秦汉时期开始,历代人们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

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近年来,新修了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42处建筑群。

崆峒山最值得去的景点

崆峒山最值得去的景点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崆峒山最值得去的景点,希望大家喜欢。

崆峒山最值得去的景点

崆峒山旅游景点介绍

崆峒山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和“道源圣地”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

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1994年,崆峒山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3年7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登上了“国家名片”。 崆峒山景区门票价格:旅游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120元/人;旅游淡季(每年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0元/人。 崆峒山五台景区、皇城、塔院景区、弹筝峡景区、胭脂峡景区、香山景区实行通票制。 崆峒山景区设有东门、南门、西门、索道四个出入口,售、检门票;设有朝天门检票点。

导游讲解费:10人以下团队100元/天,10人以上团队150元/天后山上山车费:20元(双程)前山水库船票(单程):15元/人,团队优惠价10元/人 前山索道:旺季30元/人(单程),50元/人(双程);淡季20元/人(单程),30元/人(双程)前山环水库环保车:6元/人(单程) 在平凉市汽车西站前的2路车站有专线车(车费2元)发往崆峒山,可选择乘到山顶停车场(车费8元),或者乘到后山脚下(3元),还可以乘到2路车终点站,然后再换乘三轮摩托车到崆峒山前山的`问道宫(车费5元),从这里开始登山。

崆峒山娱乐

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 《都城纪胜》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quot;。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镇守庆阳,当时艺人以演皮影戏犒劳将士。清末甘肃大将董福祥曾把环县皮影戏班带到京城为慈禧庆贺寿诞。

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它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工艺上讲,陇东皮影造型外轮廊以直线概括,俊俏有神,尤重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头部造型约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即侧面表示法: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陇东皮影音乐深受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碗碗腔的影响,有的班子就用以上音乐演出也有用秦腔演出的,但大多数班子以演唱陇东道情为主。

陇东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要求以小口齿青槽期的黑毛公牛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的制作工艺上,无论是选皮、刮皮、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陇东皮影雕刻艺人世代相传,雕刻刀法也非常讲究,有走刀、推皮、打眼、"扣碗碗"等。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早期陇东皮影只有20厘米左右高,纹样和色彩简单概括,往后发展,皮影高一尺左右,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其整体造型是头大身小 (5:1),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全身头、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绞连,身上的若干关节,根据动作需要,用三、五根毛竹操纵,通过灯光投影,影人在影幕上便表演出各种动作。清末,陇东皮影出现了带有复杂图案构成的大片布景,如"花果山"、 "金銮殿",称之为"大片", 尺寸为220-50厘米,中片亦有100厘米。

;

崆峒山旅游景点介绍 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简介

1、崆峒山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 。现为国家AAAAA旅游景区。

2、崆峒山景区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关塞”、“道源所在”等美誉。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崆峒山介绍

崆峒山

道教名山胜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三公里处。相传古时广成子在此山中石室内隐居修炼,黄帝曾至此问道于广成子。秦、汉时期,山上始有庙宇建筑;魏、晋、南北朝期间,山中道教兴盛,宫观遍布;唐宋之际,山中大多道教宫观庙宇毁于兵火;元代开始重新修建;明万历年间 (1573—1620),仿湖北武当山规制,大兴土木,广建道观,时修道教宫观庙宇及亭台楼阁等建筑四十二座,总称八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天台、灵龟台、八仙台)、九宫(紫霄宫、飞升宫、五龙宫、遇真宫、老营宫、太和宫、王母宫、静庆宫、询道宫)、十二院等;清同治年间(1862—1874),再次毁于兵火,后又重建,规模与数量均不如前代所建之盛。现仅存《重修问道吕碑记》、太和宫、宝塔、盘龙石柱等建筑与文物。据载宋代宋披云、元代贺志真、明代张三丰等许多著名道士均曾于山中修真养性。山中主要名胜有月石峡、羽仙峰、定心峰、绣球峰、千大崖、插香台、棋盘岭、归云洞、玄鹤洞、玉女洞、青龙洞、黄龙泉、丹梯崖等等;山腰问道宫,传为黄帝问道之处。崆峒山上林木葱茏,风景秀丽,古迹星罗棋布,名胜比比皆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崆峒山传统的庙会日,届时山中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现是甘肃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及崆峒山道教协会所在地。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1986年5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我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崆峒山名字的来历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来,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种说法,不无道理。

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quot;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崆峒胜景:雷声峰,老君殿,二郎石

雷声峰

形似鏊背与蜂腰,庙观殿堂层层高。

狭路相逢挤身过,悬壁立身胆惊抛。

谈经说法非莫属,求道索真岂空跑。

于清静时雷音起,一夜好雨万虑消。

平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但是大自然却在这里造化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崆峒山,而雷声峰的险奇又堪称崆峒一绝,这是自然造化给平凉人的恩赐。说起来,雷声峰不是飞来峰,它是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 宛如主峰的一条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涛涛的前峡河水。这条山脊全长200米,最高处不过5米,整个山体均为丹色石质,其东西两侧下临绝涧,南面的绝壁上有人工开凿的石级,可通向棋盘岭。古人这样形容雷声峰:"鱼脊,鳌背,鹤膝,蜂腰",这个说法是很形象生动的。由于雷声峰由北而南,山势逐渐变低,因此,峰顶的道宫建筑依顺山势,错落有致,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雷声峰岩壁陡峭,下临深渊,在雷雨时节雷声在空谷依栏而望,崆峒激荡,犹如山崩地裂,惊人心魄,故取名"雷声峰"。

游人至雷声峰顶,诸峰历历在目,山峰碧绿,平湖如镜,俯视脚下,悬崖千丈,令人头晕目眩,如果依山而下,或拾石级,或穿石洞,确有"一步一个移景"的感受。清朝平凉人韩荣佑诗云:"一峰突兀众峰巅,复道行空势若连。铁索牢攀幽磴转,板桥危度断崖悬。探奇只在青萝外,览胜惟依碧岫边。谷底云腾雷送雨,倚栏红日艳中天。"

老君殿

老子名李耳,河南鹿邑人。

出身游四海,归真道德经。

思想辩证法,演绎华夏魂。

慈容斯民仰,哲理圣人尊。

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东)人,曾经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后入秦国,代表作是《道德经》五千言,孔子曾经向他问礼。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演变的根源,其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后来被奉为道教始祖。崆峒山有两处专门供奉道祖老子的地方,称老君殿。老君殿,又称老君楼,位于隍城西南角,毗邻药王殿。老君殿是明朝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正殿,背西面东,有木楼梯可供游人攀扶上下,殿内供奉有太上老君坐像,左右两侧是迎喜、白骨化身神像,两侧墙壁上是明朝嘉靖年间彩绘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共计82帖,这是一组关于老子精美的连环画卷,色彩艳丽,故事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国内罕见的关于老子化身的明代壁画。正殿南侧是道人居住的厢房。另一处老君殿位于笄头山巅,旧称老君炼丹台,1912年,道士陈理浩曾主持修葺。1940年,李成顺再度主持重修,大殿面东,内供奉彩塑太上老君像。只可惜此建筑毁于"文革"中,今存废址。

二郎石

二郎砥中流,彩卵伴四周。

胭脂思百转,灵蛙歌千旋。

虽亚崆峒高,倍增泾流欢。

取道第一谒,伟姿慕众仙。

崆峒山景观众多,千姿百态,每一石一木也显得灵气十足,游人驻足细细观赏,倍觉趣味无穷。二郎石是后峡的一个景点,在后峡四沟口上山路对面的胭脂河谷中,有两块巨大的方形石块,呈青褐色,每个石块约有百多吨重,高宽各为4米,间距不过2米,潺潺的胭脂河水千回百转,从两石之间流经,河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鹅卵石随水波晃动青蛙在水边跳来跳去,一派情趣盎然的自然风光。更为神奇的是两块巨石相对处,均有一个洞孔。据民间传说,当年黄帝到崆峒山问道,黄帝上山后,群臣们便在山下挖石取土,堆砌成山,以便迎接黄帝下山。大臣们干得正欢时,恰逢二郎神路过此地,他看了十分感动,也加入到筑山大军中去了,那二郎神力大无穷,挑得多,跑得快,眼看一座山峰越来越高。玉皇大帝闻讯,说:“岂能高过崆峒山!”下令停止筑山此时二郎神正从大象山取下二块方形巨石,在石上打好扁担眼准备挑上山去,听到玉皇命令后,便将两块巨石放置在胭脂河谷,这两块石头就这样永远的保留下来。后人在石上镌刻有“二郎石”三个大字。

崆峒山景点介绍

崆峒山景点介绍

崆峒山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为大家介绍一下崆峒山的景点,欢迎阅读!

聚仙桥

在崆峒前山麓泾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横跨泾河两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拦,喷珠溅玉,景色壮观,是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桥虹跨。”明人罗潮《仙桥虹跨》诗云:“仙桥飞渡壑,横亘长虹卧,来往闲游者,不信天边过。”1980年,修建崆峒水库,聚仙桥被淹没。1986年在坝前600米处重修。

望驾山

崆峒山东峰,前临平(凉)泾(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泾河相会,海拔1926米。望驾山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站立峰顶,泾河川和平凉城尽收眼底。相传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山上云雾遮罩,虚无飘渺,大臣们在山前垒土相望,故称望驾山。峰顶原有怀旷亭,今已不存。

广成丹穴

在望驾山北峰的绝壁上,这里悬壁如削,十分险要,人迹罕至,相传广成子居住穴中,炼穴修道。“广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罗潮《广成丹穴》诗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广成居,怅望云杳杳。”

三教禅林

在望驾坪,地势平坦,环境幽寂。1939年,山东人刘紫阳出资,其弟子刘园阳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后由静禅、润明二僧主持,又称居士林。

问道宫

也叫轩辕谷,位于崆峒前峡,泾水北岸,背山面水,环境幽寂,身居殿内,听不到泾水涛声。相传这里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唐代这里已有建筑,元朝至正间重修问道宫,今存有《重修问道宫碑》一通,明朝宣德、万历年间,再次重修,成为一组庞大建筑群。明人唐龙《问道宫》诗云:“欲捉白蟾飞树梢,遍寻元鹤在云中,荒凉栋宇聊停节,怅望当年问道宫。”

崆峒十二景

崆峒十二景包括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中台

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这里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有小路通往东西南北四台,并接连后山公路。中台原有庞大的建筑群。正中是唐代明慧禅院,后改为滹沱寺,殿堂雄伟,塑像林立,栩栩如生。西侧有明代修建的十方院和七真观。西南有清朝宣统年间修建的三皇楼(又称一天门),1985年,群众捐资重建,东侧有明代修建的藏经楼、飞升宫和怀睿塔。

灵龟台

在中台正西,两石峰耸立,中有一条幽谷,峰下有一石洞,穿石洞而上可至小北台崖下,“前微伸而昂,似首两腋广狭中度,背旁夷,中隆,榛石相错,尤酷似介文,有类人工凿成者。”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补岩和尚在此修建文殊庵,另有七佛阁。

凤凰岭

在灵龟台之北,马鬃山东北,登高俯视,此岭如展翅奋飞的凤凰,山势险峻。每当雨霁天晴,薄雾升腾,朝阳四射,色彩斑烂,蔚为壮观。这里就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的“风山彩雾”罗潮诗云:“灵鸟归何处,高岗空在觑,今世有周文,何不西山去。”凤凰岭原有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弥陀寺,今存废址。1988年复修太清宫一处。

;

有山有水、景色优美的地方都是哪些?

大伾山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山上松柏竞翠,寺庙幽幽王阳明、王铎等名人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四季风光变化不同。“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千年古刹天宁寺,清静幽雅吕祖词等一处处佛寺道观为大伾山增添了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与大伾山相望的浮丘山,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山上的千佛洞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特色,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碧霞宫,结构严谨,风格独特

450多年来一直是周围地区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因它而兴起的正月古庙会,声势浩大,长达月余,日客流量逾20万人,届时商家去集,人流如潮,是观瞻豫北一带纯朴民风民俗的绝好机会小姑山与浚县古城偎依相连,山上有城,城中有山, 大伾山名胜风景区,由大伾山、浮丘山两部分组成。大伾山上有吕祖祠、禹王庙、天宁寺、龙洞、观音洞等。天宁寺的大石佛,倚山而坐,高八丈许,凿于十六国后赵主石勒时期,素称“八丈佛爷七丈楼”,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一尊大型摩崖造象。浮丘山上有碧霞宫、千佛洞、尼姑山等。浚县的古城墙、端木子贡祠、三国古战场、明代军事家王越坟、徐懋功和李密的墓,皆分布在古城周围。此外,风景区内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摩崖题记460余块。如唐代的《大伾山铭》、后周的《准敕不停废记》以及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等。

大伾山是一座美丽的山,大伾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来吧,朋友们,大伾山将敞开胸怀,以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安全的游览秩序迎接四方宾朋的到来。

丽江。古朴幽雅、自然、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高原水乡丽江古城,风景宜人的万里长江第一湾,幽雅俊秀的玉泉公园,以及被喻为“云岭第一枝”、“环球第一树”的万朵山茶等景色,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

三亚。三亚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10大风景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资源密集的地区。在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有以生态和佛教文化为主题的雕塑精品;在天涯海角游览区,有伴着不息涛声的历史名人雕塑群;鹿回头山顶公园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在诉说"鹿回头"美丽的爱情故事;亚龙湾中心广场,一座荣获了国家建筑“鲁班奖”的现代园林广场及雕塑群,将把您带回久远的历史。一切的一切让您目不暇接。

黄山。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于世。她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作为中国山之代表,黄山集中国名山之大成,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之称。黄山正以它雄奇的容貌迎接着四海宾客。

九寨沟。如果世界上真有仙境,那肯定就是九寨沟。这是一个佳景荟萃、神奇莫测的旷世胜地;是一个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沟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不愧为“中华水景之王”。

桂林山水。素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我们祖国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旖旎风光,“山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迷人景色,使得古今中外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叹服、为之动情。

鼓浪屿。鼓浪屿原名“圆沙州”,又名“圆州仔”,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它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南,与厦门隔海相望,仅1000米之遥。因岛上有一中空巨石,波浪拍打,其声如鼓,故名“鼓浪屿”。鼓浪屿虽有街区闹市,却无车马之喧,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整个小岛,一年四季草木葱郁,鲜花竞放,故有“海上花园”之称。

长城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

张家界 张家界自然景观奇特,举世罕见。峰奇,奇在千姿百态,景色各异;山秀,秀在云遮雾锁,郁郁葱葱;谷幽,幽在幽静深奥,幽在秀丽沉静;洞神,神在妙趣横生,妙在各有瑰宝。难怪李白曾叹道:“功成拂衣去,归于武陵源。有“大自然的迷宫”、“天然博物馆、地球纪念物”之誉。

布达拉宫。空旷的广场,蓝天白云烘托出洁净的布达拉宫,阳光照耀下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骄傲地耸立在世界的最高处。让人感到的是庄严和神圣,这就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殿。

西湖 杭州的精华无疑是在西湖,西湖之胜不在自然,而在人文,更在湖水浸润出的无数诗词歌赋、古今传奇。上千年的经营将西湖变成一座精致的园林,长堤漫步、水榭凭栏,随处皆可吟咏两句古诗,引出一段典故,山水顿时生色。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