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食推荐 > 正文

如何泡干竹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2-06 06:23:36浏览:11分类:美食推荐

竹笋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微生素和糖类,嫩笋微苦带甜、清香可口,具有促进消化、清凉解暑,降脂减肥等医疗功效。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乡素有苦竹笋之乡的称谓,当地农民利用所产鲜嫩苦竹笋泡制加工成香甜适度,咸酸嫩脆,回味悠长的泡苦笋,投入市场被人们称为佳肴美味,笋菜—绝。其泡制方法简便易掌握:

干竹笋准确的泡发很烦,把干笋浸泡在水里,水要盖过干笋。最好是淘米水。每天换水。要泡5-7天。这样泡出来的笋好看又好吃。还有就象市场上卖的那样做用碱粉或小苏打粉泡发。

干笋放在锅里,水浸没干笋再放碱粉或小苏打粉煮2-3个小时,发好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但是这样泡出来的笋口味不好。先用淘米水浸几天,等干笋变软,切成细丝,放进高压锅加水浸没笋丝,沸腾后再煮几分钟,让其自然冷却.用冷水漂洗,漂后再用冷水浸泡,随时可用来烧菜

泡干竹笋,怎么泡又快又发?

如何泡干竹笋

干笋泡发的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笋干一斤、食用碱。

1、开水泡发,浸泡笋干不能用冷水,先把笋干放入大锅中,然后加入多一点的开水,再加入1勺食用碱,没过笋干,这样笋干容易变软。

2、焐制,开水泡笋干虽然快速,但是很快开水就会冷却,这时候,我们把大锅放到煤气灶上,大火烧开,然后转入电焐锅中,开大火焐制一天。

3、撇开,焐制时不是只要焐就可以了,早上焐的话,下午时去把笋干,一分为二撇开,然后继续焐制。

4、晚上睡觉前关火,焖一夜,第二天起来,笋干已经泡得鲜嫩肥大了,也不烫手了,然后就可以开始切丝了。

5、把笋干撇得薄一点,然后再逆着它的纹理切丝,这样切丝后,不管是炒制的还是凉拌的笋干都格外鲜嫩。

干竹笋快速泡软方法如下:

1、高压浸泡法。将干竹笋洗净放入高压锅或电饭煲内,加入足量清水没过竹笋,焖盖煮约20分钟煮至发软,捞出撕成丝或切薄片放入清水盆内常温浸泡3小时以上,之后随吃随取烹饪即可;

2、小苏打焖煮法。将干竹笋放入盆内,加入足量热水没过竹笋,下入一勺小苏打拌匀,加盖焖泡1小时左右,之后捞出切片或丝,放入锅内煮10分钟,取出洗净即可烹饪。

高压浸泡法干竹笋为啥可以泡发这么快?

原理:因为高压锅内压力很高,竹笋在锅内会因为持续高温下产生的压力而压软肉质,同时锅内的翻滚水汽也会不同冲击竹笋让其帮助发软,所以高压锅压20分钟后的竹笋可以快速泡软,之后只需要切薄片或者撕成丝放在凉水内常温浸泡即可,随吃随取沥水炒制即可。

小苏打焖煮法干竹笋为啥可以泡发这么快?

原理:因为小苏打本身易溶于水,且遇热容易产生二氧化碳气泡,在浸泡干竹笋时不停产生的气泡可以帮助热水快速泡软干竹笋,之后将稍微泡软一些的竹笋切薄片或细丝,装入锅内用清水煮10分钟左右煮出多余苦水,洗净即可随意炒制,味道都很不错。

两种泡法哪一种更好?

麟大大建议用高压浸泡法比较好,虽然说高压浸泡法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烹饪,而小苏打焖煮法只需要1个多小时即可烹饪,但是高压浸泡法全程没有加任何调味品和添加剂,泡好的竹笋可以保持原有的清甜口感;

而小苏打浸泡法虽然泡更快,但是小苏打本身有苦涩味,浸泡后的竹笋一定要彻底煮出苦水并且洗净才能烹饪,口感上不如高压浸泡法的清脆,味道也不如其清甜,所以推荐前者,小苏打浸泡法相对只适合急需烹饪的情况下操作,各取所需。

“泡发干竹笋”之烹饪小提示:

(1)建议泡干竹笋尽量泡一天以上,采用先高压焖煮20分钟后切片浸泡一晚上的做法,竹笋不但可以泡的又白又大,而且炒出来口感很清甜嫩脆,老人小孩都爱吃。

(2)如果您很急着烹饪干竹笋不得已用第二种做法,那么建议在最后切完下锅焖煮时同时加入一勺白糖一起焖煮,这样煮好的竹笋能够回来一些甜味,洗净后炒出来味道不至于不好吃。

其实泡好一道美味的干竹笋还是非常简单的,建议大家看完收藏并认真上手实操一次, 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上这2个方法的嘻嘻!加油鸭。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