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食推荐 > 正文

发芽的土豆怎么处理可以吃?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2-06 10:40:11浏览:10分类:美食推荐

可以在土豆中加入适量的醋,用来中和土豆毒素。如果是大面积发芽,建议直接丢掉。土豆发芽会产生一种叫龙葵素(又称茄碱)的毒素。质量好的土豆每100克中只含龙葵素10毫克,而变青、发芽、腐烂的土豆中龙葵素可增加50倍或更多。\r\n更多关于发芽的土豆怎么处理可以吃,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39bdcc161583197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土豆有什么好吃的做法?

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素,它对人体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发芽土豆的芽眼、芽根和变绿的部位含量更高,人吃了会有咽喉痒、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会死亡,故发芽的土豆不能吃。

*不吃未成熟的青皮土豆。

*对于土豆上已稍有发芽、发青的部位及腐烂部分应彻底清除。如果土豆发青的面积较大,发芽的部位很多,应把这个土豆扔掉。

*去皮后的土豆切成小块,在冷水中浸半小时以上,使残存的龙葵素溶解在水中。

*利用龙葵素具有弱碱性的特点,在烧土豆时加入适量米醋,利用醋的酸性作用来分解龙葵素,可起解毒作用。

*烹饪土豆要烧酥、烧透,利用长时间的高温,起到部分分解龙葵素的作用。

如果吃土豆时口中有点发麻的感觉,则表明该土豆中还含有较多的龙葵素,应立即停止食用,以防中毒。

有报道,孕妇若吃进太多的龙葵素,可能会使胎儿出现畸形,所以孕妇应特别小心

土豆好吃的做法我个人觉得是用土豆制作的就是一款零嘴:“香炸土豆球”,这款美味制作出来颜值超高,口感超棒,外表金黄诱人,吃起来香脆可口,一个个的小圆球,又超级可爱,孩子很喜欢吃。如果你要是喜欢的话就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做一做啦!当早餐又当点心,下面介绍具体做法。

——香炸土豆球——

发芽的土豆怎么处理可以吃?

制作材料:土豆3-4个、白糖20克、牛奶50克、玉米淀粉30克、面包糠50克

——制作方法和步骤——

步骤一:把土豆冲洗一下,用削皮刀去掉皮,再把土豆切成2-3毫米左右厚度的薄片。

步骤二:准备一个蒸锅,等水冒泡泡后,把土豆放进去蒸8分钟左右,筷子碰上去很酥软就行了。

步骤三:把蒸好的土豆放入大容器中,然后拿铲子或者硅胶勺压成土豆泥。

步骤四:土豆压成泥后放入白糖20克、牛奶50克、玉米淀粉30克。

步骤五:然后搅拌均匀,根据干湿情况增减玉米淀粉,然后用手把它和成面团,再醒发15分钟左右。

步骤六:土豆泥醒发好后,把土豆泥揪成比一个一个的乒乓球稍微小的块,然后用手搓成圆球装备用。

步骤七:取一个小碗,打入一个鸡蛋打散成蛋液,同时准备一个盘子把面包糠平铺里边。把做好的土豆球放入蛋液中,让土豆球裹上一层蛋液,然后一个一个地放入面包糠中,让其都裹上一层面包糠备用。

步骤八:锅中放入宽油,烧热至3成热,把裹上面包糠的土豆球下入锅中用小火炸定型。

步骤九:土豆球炸定型、开始飘起来,开中火,用勺子轻轻搅动,让其受热均匀,中间不停地按压,把土豆球炸至微黄捞出,那油温升高至6成热。

步骤十:油温升高至6成热,把土豆球倒入锅中复炸10秒钟,把土豆球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来把油沥干装盘成菜。

——烹饪小贴士——

(1)土豆的挑选上,最好挑选那种比较粉面的土豆,千万不能买发芽的土豆,有毒素。

(2)牛奶不要放得太多,一般1斤左右的土豆放入50-60克左右,淀粉根据干湿添加,和好的面团不沾手为最好。

(3)炸土豆球下锅的时候,油温不要太高,油温高的话,容易把面包糠炸糊,里边还没有炸透,同时油温高的话,还容易爆开。

(4)等土豆球飘起来的时候,要轻轻地不停地翻动,同时按压,这样炸成的土豆球,鼓泡比较大也比较均匀。

(5)第二次复杂的时候油温不要太高,一般6成热就好,油温太高,面包糠易糊。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