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说文】晚秋残荷几多情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4 10:50:05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说文】晚秋残荷几多情

? 古代诗人见残荷而悲苦,留下不少诗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

1,

? 古人的残荷诗句中,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最有名,但我觉得,他的《暮秋独游曲江》更深切。

? 李商隐的诗歌成就超群,但活得挺“拧巴”,他的妻子王晏媄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王茂元与宰相李德裕交好,被认为是“李党”。而李商隐年轻时一直受令狐楚的提携,而令狐楚属于牛僧儒一派。两派交锋势不两立,李商隐一生都被裹挟在“牛李党争”中,很不爽。他的妻子早逝,也给他沉重一击,一直到死都没缓过来。

? 857年,王晏媄已去世6年,李商隐也孤独了6年。这年暮秋,他独自到曲江游玩。曲江是当时长安最好的游赏之所,但李商隐无视秋波潋滟、曲水流觞、雁塔余晖的无限风光,而是聚焦池塘里的一片枯荷,写下《暮秋独游曲江》:

? 荷叶生时春恨生,

? 荷叶枯时秋恨成。

? 深知身在情长在,

? 怅望江头江水声。

? 春天,荷叶初长,但春恨已生;秋天,荷叶枯萎,秋恨也成。荷生于春,终于秋,一生与春恨秋恨伴随,李商隐觉得荷叶和自己很像。由此,他深感人生在世之苦情,“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只要人还在世,就会困于各种情感中,无法挣脱。内心充满愁绪,只能伫立江边静听那流水声。诗虽短,表达的情感却极复杂:孤身飘零、追思亡妻、仕途无望,这种种情感交织起来,接近万念俱灰。半年后,李商隐病殁,年仅45岁。

2,

? 南宋诗人刘黻的《题江湖伟观》似乎更悲:

? 柳残荷老客凄凉,

? 独对西风立上方。

? 万井人烟环魏阙,

? 千年王气到钱塘。

? 湖澄古塔明寒屿,

? 江远归舟动夕阳。

? 北望中原在何所,

? 半生赢得鬓毛霜。

? 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

? 在秋风瑟瑟的季节里,诗人在临安(今杭州)登高望远,眼里是一派残衰:“柳残荷老客凄凉”。景物凄,人心凉,给“伟观”罩上阴沉残破的影子。

? 但临安毕竟是南宋都城,中间四句写都城的繁盛,时空交错,动静结合。空间上是“万井人烟”,繁华热闹;时间上是“千年王气”,历史深远。西湖、古塔、寒屿,静谧中的阔大;钱塘江、归舟、夕阳,灵动中的衰冷。

? 最后两句是点题。再繁华,也有衰败的时候,而且已经衰败。何况这是临安,不是故都,所以诗人要“北望中原”。“北望”也徒然,诗人自己也行将老去,国运不兴,仕途潦倒,国事家事都不堪回首,所以才有接近绝望的哀痛。

? 再说说刘黻。刘黻是浙江乐清人,南宋大臣、诗人,是个忠贞之士。他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南宋中晚期,晚年曾任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等高官。

?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兵攻陷临安。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益王赵罡、广王赵昺从温州入海。五月,他们逃到福州,立赵罡为端宗,邀刘黻共赴国难,任参加政事(副丞相),意图重振抗元之师。但南宋大势已去,同年十一月温州失守,元军直逼福建,陈宜中等护送王室渡海逃至广东潮州,刘黻随军到罗浮,在海上病逝。夫人林氏见国事已非,举家蹈海。

? 3年后(1279年),南宋灭亡。

3,

? 残荷是晚秋的独特的风景。荷,从夏日的茂盛峥嵘,到秋天的枯零死寂,似乎是一夜间的事,所以古人盯着残荷来写秋天的衰冷,写荷的倏忽,有道理。南宋袁说友的《和同年张季良少卿馈家酿韵》(三首选一),诗虽是写喝酒,却把风烛残年的自己和残荷联系起来,也很正常:

? 六十衰颓愧鬓蓬,

? 黄花更负一年中。

? 白衣谁荐红萸酒,

? 吸尽残荷碧玉筒。

? 两宋有众多诗词明星,没听说过袁说友,但在政治人物里却有他一号,曾任户部侍郎、文安阁学士、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史书评价他有才识,忠于国事,为官30年,奏疏多切中时弊。

? 北宋诗人陈丕的《南池》写残荷,也和自己的身世连在一起,发出“宇内谁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世上有谁能长生不老?自己不也是半头白发)的感慨:

? 杂树疏阴覆小亭,

? 池塘流水自泠泠。

? 残荷犹结高秋绿,

? 深柳遍含斜日清。

? 宇内谁堪千古在,

? 眼中吾已二毛侵。

? 旧时游侣晨星似,

? 墙角啼蛩不可听。

? 陈丕,在史上没留下多少记载,仅知他是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为黄岩县令,后来当过秘阁修撰(从六品),应该是个不怎么得志的文人。

? 写残荷,也不都是悲悲戚戚,元初诗人黄庚,写了6首《秋吟》,看看第一首:

? 芦花零落点汀洲,

? 白鹭飞边泊小舟。

? 水落渔矶风露晓,

? 残荷数点冷擎秋。

? 末句写残荷,虽衰败,但有骨气,生死相依,不弃不离。诗人眼里的荷,超脱忘我、不惧摧残,其超然、潇洒品格,或是诗人自己的真心。直到当代人写文章、发摄影作品,还常以“残荷数点冷擎秋”为标题。

? 黄庚,浙江天台人,生于南宋末,开始也想走科举仕途之路,但元初没有开科举,只好放弃仕途,放浪湖海。中年以后,他以游幕和教馆为生,“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竟活了80多岁。他的诗,多有名句传世,如“坐倦闲欹枕,诗成梦不成”、“发为忧时白,心因学道清”、“好梦不成人睡觉,半窗残月夜灯孤”、“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等等。

《秋吟》组诗里的其他诗,或潇洒,或悲催,也都是黄庚的心迹。

? 比如其二:

? 晓径支筇步屟迟,

? 西风吹露湿秋衣。

? 举头凝望青山外,

? 万里江天一雁飞。

? 其四

? 渝落天涯已白头,

? 西风吹帽冷飕飕。

? 悲秋未了悲身世,

? 一样情怀两样愁。

? 其五

? 略彴当门石径斜,

? 槿篱深护野人家。

? 炊烟起处江村晚,

? 一片斜阳万点鸦。

? 晚秋凄凉,但在一位女子眼里仅仅是容颜淡了一点而已。这份淡然,极为难得。这女子叫黄淑德,她的《晚秋》诗也写败荷,但有情趣,不悲伤:

? 柳外慵蝉噪晚霞,

? 风床书卷篆烟斜。

? 凭阑自爱秋容淡,

? 闲数残荷几朵花。

? 黄淑德是明朝人,但史上没留下生平,仅知她熟悉诗词音律,丈夫死后便吃斋礼佛,不到30岁就去世了。她的一些诗流传下来,大都在娟秀倩丽中含人生际遇。

? 诗人能“凭阑自爱秋容淡”,有心情“闲数残荷几朵花”,这是看开了,但能真正做到的不多。

晚秋美景的诗句如下:

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苏幕遮》

4、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

6、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1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12、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二首》

13、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西塍废园》

1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长信秋词》

1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眺楼》

16、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1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