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春游赏景的文艺诗词 【分享】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16:55:40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春游赏景的文艺诗词 【分享】

春游赏景的文艺诗词篇一

1.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2.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6.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7.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苏幕遮》

8.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9.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11.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2.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 叶清臣 《 贺圣朝·留别 》

1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1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1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18.时时自有春风扫。——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19.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游湖》

20.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春游赏景的文艺诗词篇二

21.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

22.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

23.街前酒薄醉易醒, 满眼春愁消不得。——白居易《 长安春》

24.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25.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6.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7.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春有百花秋有月》

28.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29.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30.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3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3.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34.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38.几处早茑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

39.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春游赏景的文艺诗词篇三

41.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42.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4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4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5.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46.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4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48.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49.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50.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5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52.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宋·石孝友《好事近》

53.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浣溪沙》

5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月》

56.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欧阳修《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57.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5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远怀舍弟颖观等》

59.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60.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赏读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菊花。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清代诗人黄景仁诗词名句

年代:清朝

黄景仁简介: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

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乾隆四十三(1778),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家境日贫,在北京从伶人乞食,粉墨登场,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丧以归。

清代诗人黄景仁诗词名句

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之十五》

2、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3、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黄景仁《感旧》

4、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桥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5、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黄景仁《感旧》

6、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黄景仁《杂感》

7、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8、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黄景仁《感旧四章其四》

9、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黄景仁

10、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黄景仁

11、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杂感》

12、深怕数秋更,况复秋声彻夜惊。第一雁声听不得,才听,又是秋虫第一声。凄绝梦回程,冷雨愁花伴小庭。遥想故人千里外,关情,一样疏窗一样灯。——黄景仁《南乡子》

13、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黄景仁《感旧》

14、烟云过眼沙脱手,不知去落何人厨。——黄景仁

15、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黄景仁《感旧》

16、才如江海命如丝——黄景仁诗解读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自送云軿别玉容,泥愁如梦未惺忪。仙人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千重。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黄景仁《才如江海命如丝》

17、地无一片登临处,天送满城风雨来——黄景仁

18、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旧逐空香百遍行。——黄景仁《感旧》

19、聊将锦瑟记流年——黄景仁

20、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21、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黄景仁《秋夕》

[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赏读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作者: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他席他乡送客杯。(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菊花。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后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涿州八景之一

——通会灯市

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原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名“通会楼”。俗称鼓楼。楼上左鼓右钟,楼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遥遥在目。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南门置72架木制等牌楼,十字路口置灯棚7座。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耍龙灯、狮子、踩高跷、放鞭炮,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眺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有诗为证:“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光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

涿州的元宵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古人曾云“南有扬州,北有涿州”,将涿州的花灯与闻名天下的扬州花灯相媲美。如今,传续千年的涿州灯会被更名为“中国涿州花灯节”,引来了北京、天津以及海内外几十万中外客商和游人一睹“千年灯节”的风采,人们在红红火火的元宵花灯节上感受着浓浓的新春气息。

-“通会灯市”曾引来皇帝、亲王

自古以来,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盛行在元宵节前后张挂花灯,喜庆新春。在涿州,元宵灯会又被称作“通会灯市”,并被誉为古涿州八景之首。所谓“通会”,即指通会楼,是涿州钟鼓楼的“学名”。这座楼建在城内南北中轴线的三分之二处,地势最高,在旧时是除双塔外的最高建筑,因而是全城的制高点。历史上,这里是最繁华热闹处。元宵灯会正是以此为中心,沿南北大街延伸开来,向东西巷陌辐射而去。

从前每逢元宵佳节,涿州通会楼都要张灯结彩,装扮一新。楼南楼北的大街小巷里聚集着载歌载舞的花会表演者和拥挤的观灯人群。入夜,明月高悬、焰火升腾,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好不热闹。

涿州城里的老人们至今还对通会灯市充满了回忆。当时,在鼓楼南北大街的各个十字路口,都有搭建的灯棚,棚内悬挂着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花灯,有活动的花灯、循环追逐的走马灯、玻璃制成的八卦九莲灯,等等。大人带着孩子,仰着头争先猜着灯谜,猜对了马上就能得到小奖品,拿到奖品的孩子高兴得又蹦又跳……

相传,通会灯市还曾引起京城里达官显贵的注意,纷纷前来观赏。传说咸丰年间庆亲王在涿州观灯,因为人多拥挤,碰坏了一架牌楼灯,结果他赔偿给涿州三架牌楼灯,全是四柱三楼,黄瓦覆顶,因而被称为“金牌楼”。

最令涿州人引以为豪的是,当年乾隆皇帝不但曾到涿州观灯,并且赋有诗作。

后来通会楼在“文革”期间被毁,但传统的通会灯市依然保存了下来。每年元宵节,人们都会在原先通会楼前的鼓楼大街上挂起一串串红红的“南瓜灯”,在窄窄的街面上方悬挂半月形彩灯,孩子们一手拿着糖葫芦,一手牵着大人的手,见到漂亮花灯,不时高兴地叫好。

-"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传说

涿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桂郁向记者讲起了"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传说。

据说,元宵节的花灯从西汉时期就点燃了,唐代宫廷元宵节则更为热闹。据史书记载,当时花灯的制作在各地形成了相互攀比之势。灯匠艺人们挖空心思,大展奇能,花样越来越新鲜,制作越来越精巧,由此形成全国花灯的空前盛况。据传说,当时扬州花灯领先全国,为天下之最,引得玄宗皇帝微服前去扬州观灯。扬州灯匠为了保持当地花灯的声誉,制作技巧概不外传。谁知,当地巧匠中竟有一名涿州籍人士,名叫王兴,涿州为了与扬州争雄,便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召回了王兴。这样一来,涿州花灯大放异彩,一跃而与扬州花灯并驾齐驱、闻名天下了。因此,当时人们称道民间花灯之盛,就有了"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说法。

1992年,扬州花灯来到建于涿州的中国影视城,成功地举办了一届灯会。历史上的两个灯坛巨擘,经过千百年的竞争,终于走到了一起。

-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挂花灯

在千百年的花灯文化的熏陶下,涿州寻常百姓家也都有张挂花灯的习俗。

在几十年前,涿州的花灯并非只在“通会灯市”上才可以看到,到了春节,几乎每家门前都挂着自制的花灯。涿州一位年近六旬的花灯老艺人回忆说,农闲时候,人们用秸秆、竹皮等随处可见的材料,弯折几下再糊上红蜡纸就能做出一个喜庆的“南瓜灯”。手巧的人家还会在花灯上描画出梅花、牡丹等图案,让自家的花灯与众不同,有的还用玻璃等比较先进的材料制作花灯。

正月里,街道两侧的店铺也会挂出各式各样的奇巧花灯。如糕点铺的大寿桃灯、鞋帽店的“鞋灯”“帽灯”、羊肉铺的羊头灯、烟店的烟袋灯、酒店的“武松打虎灯”,可谓千姿百态、各具匠心。如今这些自制的小型花灯已经见不到了,住进楼房的人们将买来的微型红灯笼悬挂在房间内,继续着对花灯的喜爱。

涿州八景之二

——双塔晴烟

指矗立在城内东北的双塔。此双塔建于辽代,这两座塔的建成,民间有着动人的传说。说是有两位巧手的姑嫂,一夜之间建成,实际上是佛教文化产物。所谓“双塔晴烟”,一是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远看双塔正象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二是说:在晴朗的天日,双塔顶部周围能看到几缕青烟。有诗记:“丰碑犹自纪金辽,双塔凌增逼九霄,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逐飘”。

涿州八景之三

——拒马长虹

城北拒马河上的永济桥,拱跨度大,形状优美,飞跨拒马河两岸。桥的倒影映在河水中,宛如一道彩虹,因此,被称为“拒马长虹”。

涿州八景之四

——胡良晓月

城北十里胡良河横跨一座石桥,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都免不了停步,欣赏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将近黎明时,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波光桥影,景情交融,引人入胜。故曰:“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

涿州八景之五

——邵村花田

城西北稻田区的百尺竿乡大、小邵村一带,地处胡良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小桥流水,沟渠纵横,誉为“小江南”。也是易学大家邵康节的故里.“邵村花田”是指这一带农田景色。每当稻田插秧后,方田披上新装,一块块莲花点缀,又有远处青山相衬,确实把人带入了“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的诗意中。

涿州八景之六

——督亢秋成

战国时期涿邑隶属燕国。督亢,即指当时涿州东南部大面积肥沃地带。荆轲刺秦王,奉督亢图入秦,因身单力薄,大功未成,被秦王杀死,空留下一个“图穷匕首见”的故事。有诗云:荆卿图督亢,献地秦人喜。风萧自古传,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百室歌盈止。壮士何处寻,西风吹易水。“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两句描述了督亢一带原野庄稼丰收的景象。

涿州八景之七

——楼桑春社

楼桑村在涿州城南十五里,为汉昭烈帝刘备故里。汉昭烈帝庙,庙宇宏广壮丽,工程浩大,庙貌巍然。主要神像,均为木制,尤为壮观。院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花木繁茂,往来游人驱车过此徘徊瞻眺,留恋忘返。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这里举行盛大庙会,方圆数十里的乡邻,扶老携幼,纷纷到此赶庙,各家商号,争相开业,小商小贩,江湖艺人蜂拥而至。“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等前贤诗句,即当年写照。

涿州八景之八

——盘坡积雪

盘坡又称三坡,距涿州城二百里,涿州的“飞地”,前人对此有过“连云一白接天涯,积雪犹堆六出花,十丈红尘飞不到,玉山深处有人家”的吟咏。盘坡现为野三坡,隶属涞水县。

另外,由于涿州的历史太过悠久,在这么多年里建制和属地等有很多次巨大变化,所以对于涿州八景也有许多不同的分类,现试举一例:

涿州古八景

通针疏雨 通会在州城之中,其上有庭堂幕次,左鼓右钟,昼有盘诘之卒,夜有击柝之人,警盗安民赖乎是矣.春秋降雨,郊原陇亩,浓云深锁,密霭不分,此门之上,蒙蒙,如丝,真城中之佳景也.

楼桑春暮 楼桑在城西南十五里,是汉昭烈故里,庙貌巍然,风云惨淡,碑多名贤之题咏,殿有衮冕之庄严.方其春日暄妍,草木菁葱,高桑则童童羽葆,古柏则郁郁坚贞.加以禽声和鸣,烟云飞剑,盖一方之灵秀,钟于是矣.

月池秋风 月池在城丁南二十里,约数十源.泓以成溪,湾以成池,斗折蛇曲,觳回轮转,清莹洞乇,锵金鸣玉,台珠玑之错落,清秋气爽,芰荷盛开,一川锦绮,十里清香.更以鸥鹭浮沉,锦鳞游泳,可谓游观之盛所矣!

胡良晓月 湖梁在城北十里,垂杨树堤,蒲苇夹岸,若当晓月初升,则渔榔舣舟,歌声矣乃,樵夫子,逍遥于洄塘之侧,徜徉于曲渚之边,岂非佳致欤?

龙安叠翠 龙安在城西四十里,回峦缭绕,深谷逶迤,自下而上,有记有堂.雨过则风光绚烂,洗涤如图.

垩峪生云 垩峪在城西北五十里,风烟不减,黛色横空,草荣木茂,鹿呦鸟嘤,初夏一临,祥云密布,有形触石,无心出岫,奇峰律萃,一举成霖,景乎佳哉!

盘坡夕照 盘坡在城西北三百余里,有上,中,下之分,西为表而东为里,俨若画屏,寸碧疑在端,堆螺又如水上,太阳西坠,紫绿万状,米南宫为之搁笔者也.(现涞水野三坡)

房山晴雪 房山在城西 北五十里,北接居庸,东抵渔阳,西边紫荆,所谓"幽燕奥室"也,降冬冱寒,雪枫霰集,日光朋影,炫耀争辉,寻梅之兴,因之愈鼓,访戴之舟可以不回矣!(现北京房山区)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