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爬笔架峰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17:58:42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爬笔架峰

金溪的笔架峰位于县城东部何源镇境内,与贵溪交界,属于武夷山脉东北端天旭山山麓,在崖山之上。为金溪第一高峰,海拔1363米。

很小的时候,读《金溪县志》知道此峰,但一直没弄清具体位置。随着这几年何源天门岭旅游热,登笔架峰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金溪的天门岭和贵溪的天门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天旭山包括哪些山,哪些范围是崖山。书上记载的名字和老百姓口中的有何不同。这里面有些东西,我想即使是地理专家,也很难解释清楚。

但不管如何,山一直在那里。

11月24日,我们一行十三人,从县城出发,沿206国道,驱车前往山下的新郑家村。

出发前一周,我们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包括网上搜查有关资料,咨询当地悉情人,联系向导,制定行程计划和注意事项,准备需要携带的装备等。毕竟我们只是一群善于长跑的人,登山经验少。

早上七点准时出发,原本计划八点到达目的地。无奈清晨雾太大,不敢开太快,耽误了一点时间。

向导已在村口等候,是村里的干部,和我年纪相仿,有着山里人的纯朴和友善。

初冬时节早晚温差大,山里尤其明显。我们换好行装,八点二十三分,开始登山。

从山脚往上看,山峰突兀,此时的太阳仍未完全爬过山峰。偶有阳光从峰间穿过,阴阳相间,薄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

? 起初山势平缓,大家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不一会儿来到一条小溪边,浅浅的溪水在这个季节,要走过去也不容易。向导很有经验,穿着高筒胶鞋。他站在水里,帮我们铺好石块。

?

跳过小溪,翻过一片竹林,山势逐渐陡起来了。为了降低难度,山路多成“之”字型,偶尔还要沿山涧穿梭。周围树木参天,绿藤缠绕,野果垂硕,多是山外难见之物。向导很热心,身手也敏捷,不时爬到树上给我们摘果子。有一种木瓜类的野果,个头很大,不知学名叫什么,当地人叫“牛卵子”,味道特别好。野生的猕猴桃,个头虽小一些,味道却并不逊色。

野果味道虽好,可山路却并不好爬。特别是通过石涧的时候,石头特别滑,又不能打湿鞋。尽管大家已经很小心,但还是有人跌倒。摔在硬硬的石头上,那滋味可想而知。有人跌到屁股,有人弄伤胳膊和腿,好在都是皮外伤。

临近瀑布的地方有段路十分难爬,有人取名叫“绝望坡”。有近似九十度的直壁,爬的时候只好抓住周围的杂草和树枝,抠住石壁的凹凸处,一点点往上爬。这里的山全部都是石山,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地方披有薄薄的泥土,才长出树来。但到处可见裸露的石壁,这也许就是崖山名字的由来吧。

过了“绝望坡”,就来到“三叠泉”,也叫“蚂蟥水瀑布”,是这条路线风景的精华所在,也是整个天门岭最大最壮观的瀑布。玉带凌空下,声啸九重天。雨季时大雨过后,远在几十公里外,都可以看到此瀑布。

之所以叫“三叠泉”,是因为瀑布分三层。其实有四层,只因路通到第三层。如此人间仙境,自然少不了神话传说。陈姝得道成仙,或许就在这里吧。

在瀑布下我们驻留许久,补给拍照后继续攀爬。向导有点愕然,因为大部分人来这就是为了看瀑布,爬到此处就实属不易。继续攀登,他担心女的吃不消。我对他说,我们都是长跑协会的,这些女的一口气能跑四十多公里,体力不存在问题,我们此行的目标就是要登顶最高峰。

向导只好领着我们继续前行。一般人不再往上爬是有道理的,因为之后的路途异常艰险,难度也越来也大。有几大段七、八十度的陡路,连续攀爬,即使是几个跑马拉松的高手,也感到心突突跳,喘不过气来。实在太累时,我们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

折腾了许久,我们来到一处“观景台”。这里石壁突到外面,上面有棵大松树。从这里往下看,村庄和田野尽收眼里,风景特别好,大家轮流上去观看拍照。

山上树木茂盛,我们钻在里面爬行,大部分时间无法看到山下的美景。难得此处有一观景台。到此处路程可能过半,之后越往山顶走,风景越平淡。但为了登顶,也顾不上这些。

在山上我们无法确定自己具体的位置,有时眼看就要到山顶了,爬上去之后才知道山顶还在前方。时近中午,我们停下来用餐。实际上,我们不时都在吃东西,这时只是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多吃一些。

真正快要接近山顶了,这时根本没有路,又好像到处都可以走。为了便于下山不走错,向导用刀砍出一条路来,四处做好标识。因为山顶上稍微走错了一点点,下山就不知道走到哪条山垄去了。

大约一点多钟,终于到山顶了,四下风景平淡无奇。周围都是比人高的树,根本看不到山下。只感觉到自己在峰顶,因为看不到四周还有比这高的山头。向导说,这里就是最高峰。

我爬上一棵松树,希望能看清所处的位置,结果什么也看不到,还弄得一手的松脂油,粘乎乎的。向导把四周砍干净,方便大家休整拍照。他发现一棵山茶花树,挖起来准备带回家。还为每人砍好一根木棍,方便大家下山。

一点四十分,我们动身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体力消耗不大,难度却不小。最难的是下陡坡,很难控制身体,容易冲下去 ,非常危险。蹲下来走,脚底又容易打滑,就像是坐“溜溜板”。没有人不摔跤,几次非常惊险,整个人都滑出去,幸好被树枝挂住。

我们下山的速度没有想象中快,但向导扛着一棵十几斤重的茶花树却可以走得飞快,远远地把我们甩掉。他只好不时停下来等,队伍也被拉得很开。几个来回,我和其他六人走在前面。本也想在危险处等候帮助别人,但几个趔趄之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看到向导在那等候接应,我们几人决定到地势平缓处等。等了许久,不见后面的人来,又决定在瀑布处等,因为那里风景怡人。

等了好一会儿,他们还没来。电话又打不通,瀑布下面很冷。于是决定先行下去,可没走多久,穿过溪流后就找不到路。正当我们手足无措时,听到下面有人喊叫,后面的人竟然已经走到我们前面去了。我们连忙大声呼喊向导过来引路,才发现路其实就在旁边,可我们就是找不到。特别是过溪流时,极易迷失路。我自诩爬山识路能力还不错,但这次却是一脸茫然。

事实上我们也没有走错,原以为是完完全全按原路返回,可偏偏到瀑布这段路是特意弯过去的,下山时可以走直线不用经过这里。

追上大家时,已经快到五点了。虽是晴天,但山里天色暗得特别快。我们加快步伐,终于在五点三十六分回到村里。总共花了九个多小时,比计划多出一小时。向导夸我们表现不错,登顶能在这个时间回来的人不多。事实确实如此,没有人掉队,没有人打退堂鼓,所有人都成功登顶并安全回来。长跑的功底,此时起了很大的作用。

汇集后,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禁都笑了起来,个个蓬头垢面,泥巴粘身。稍作整理,辞别向导,我们就返城了。

笔架峰作为金溪第一高峰,人迹罕至,保留了原始风貌,植被丰茂,野生动物众多。此次攀爬,珍奇植物见了不少,特别是山顶的一些奇异花草,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只是很可惜没看到野猴。

?

?

这是趟十分艰苦的行程,但收获很大,同时也得到经验和教训。在这种原始森林攀爬,有经验的向导必不可少,而且一定要紧跟向导。即使一路上已有人用红布条做标识,但还是容易迷失路。因为标识不是你做的,很难完全搞懂它的意思。

还有就是对于一般人而言,攀爬到“三叠泉”就已经足够了,笔架峰的美景和艰险,基本也都能欣赏和体验得到。最多到“观景台”,再继续上去,纯粹是为了登顶而攀爬。登顶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峰,也不见得有什么很大的意义,上面也看不到什么风景。我们一行人打趣道,不来爬后悔,爬了也后悔。

网上有许多关于笔架峰的游记和攻略,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后方能得真知,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2018年11月25日

 放假呆在家多无聊,不如外出游玩,诏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诏安的旅游景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金溪流域水利风景区

 景区内水文资源景观丰富,金溪流域风光旖旎,水光潋滟,沿岸自然生态景观丰富多彩,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景区内天象、地文、水文、生物、人文等景观多达213处,拥有自然风光、红色革命、人文风俗、梅花观赏、峡谷探险、富硒农家乐等特色旅游路线,正日益成为人们渡假、休闲、观光的胜地;从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到如换新妆的红星乡梅园和榕树公园,再到速度与热情的哈溪漂流,步移景异的金溪两岸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2、在田楼

 在县城南诏镇以北55公里,属官陂镇大边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坐东北向西南。近看为圆形楼寨、登高远看为八卦形结构。楼高三层,高约11米。底层墙厚近二米,墙基为石砌,上为土墙,三层楼为木料结构。寨屋有内外三围,内围为祠屋三间,外围二层,中围三层,外、中两围共房屋320间;有两个寨门。正门高2.51米,宽1.55米;双层门框,内框宽25厘米,外框宽50厘米,门墙厚2.4米,门匾-“在田楼”三字;楼屋出檐长1米。寨外檐下有宽1米的.走廊,走廊外为沟渠,绕寨墙一周。另一个为侧门。整座楼寨直径达94.5米,楼寨后有三角形池塘名“三元池”,池水清可见底。楼内现住63户三百多人。

 诏籍作家张元锦在《官陂土楼别样神》一文中写道:以在田楼为中心,附近还有12座土楼,即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庵边楼、田下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燕翼楼、凤鸣楼、光裕楼等;如将在田楼比作花芯,其他12座土楼比作花瓣,这就构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大花朵,假如将每座土楼比作花朵,那纵横交错的道路就是花枝,那溪是绸带,把13杂鲜花扎在一起,成为世上最大的一束鲜花。

 3、漳州九侯山

 在诏安县城西北二十多里处。唐朝已成为人们赏玩和进香礼佛的胜地,至宋朝声名大噪。据宋《漳州图经》载:禹贡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因名九侯山。至九侯山下,悬崖峭壁,上镌“天开”二字,下有两块巨石构成门户。过“天开石门”转向东北曲径,可见石壁上有元朝寺僧法名无碍所题镌“九侯名山”四大字及明、清两朝许多书法家的题刻。再往东行,抬头可望见一块巨石如人形屹立山顶,旁边小石头如瓶、缸,这便是“观音三宝石”。游人来到“三宝石”下,也就是来到九侯禅寺了。这座古寺始建于唐朝,宋朝淳枯五年(1245年)重建,清朝乾隆及光绪年间两次重修,均立碑记。寺前山门石额刻“大名山”三字。寺中正殿悬挂黄道周所题“洗心之藏”匾额。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