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金融百科 > 正文

出国刷卡是银联还是visa出国一定要visa卡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18:48:40浏览:13分类:金融百科

出国刷卡是银联还是visa出国一定要visa卡吗

大家一般出门旅游都不会带太多的现金,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下关于大家平时出国旅游的时候会遇到的刷卡问题,大家在国外刷卡肯定会想的是用银联还是visa,那么小编告诉你。

刷本币还是外币

消费者在境外刷卡时往往只考虑刷VISA还是刷银联,然而在选择VISA或银联以前其实还有关键一步,就是选择外币交易还是本币交易,然而关于这一点,并不为多数人所了解。

所谓外币交易或本币交易,对于持有中国信用卡的人来说,就是选择用什么钱买东西。选择本币交易,就是用人民币来购买,而选择外币交易,就是用当地货币购买,比如在香港,就是用港币购买,在欧洲,就是用欧元购买,在美国,就是用美元购买等等。

目前,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是最主要的国际流通货币,可以与任何货币进行自由兑换,但人民币的流通性就相对较差。因此目前在国外,中国消费者可以使用本币交易的可能性并不多,除了在人民币相对受欢迎的地区,如香港、澳门,绝大多数时候中国游客只能选择外币交易。

如果可以选择本币交易,那么消费者就可以省去选择刷VISA还是刷银联的烦恼,因为本币交易不需要再经过VISA或银联的结算通道,消费者只需直接还人民币即可。然而虽然省去了结算环节,且和外币交易相比,省去了多次货币转换,但实际上,使用本币交易往往不是最划算的方式,因为本币交易和外币交易一样,同样存在货币转换的汇率问题,而这个汇率则由商家和收单机构来定,也就是说,商家会按照各自的汇率将当地货币折算成人民币价格来进行刷卡。而据一些知情人士介绍,在使用本币交易时,商家或收单机构的汇率往往要比银行或银行卡组织汇率差很多,其差额甚至有可能达5%之多,这与VISA收取的1-2%的货币转换费相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因此通常情况下,最好不要选择本币交易(HomeCurrencyTransaction),而应该要求商户刷当地货币。当然这并非绝对,消费者最好在选择时先向商户了解清楚汇率情况。

刷银联还是VISA

如果选择了使用外币交易,那么接下来就该考虑是选择刷VISA还是刷银联了,而这个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实际上是在选择用哪种货币进行记账,如果选择VISA通道,那么VISA便会将当地货币转换为美元;如果选择银联通道,那么银联便会将当地货币转换为人民币。

目前中国消费者手中的信用卡,多数是具有银联和VISA、银联和MASTERCARD或银联标准卡(单独银联)的卡种,也有少数的外币卡,即欧元卡、英镑卡、日元卡等。VISA或MASTERCARD卡可以直接消费美元,而银联可以直接消费人民币。而如果消费了美元和人民币以外的币种,如日元、澳元、韩元等等,VISA、MASTERCARD和银联这些卡组织就要首先进行货币转换,而所谓的“数钱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即货币转换费。目前银联是不收取这部分手续费用的,而VISA和MASTERCARD通常会收取1-2%的手续费。当然,如果是在美国刷VISA或MASTERCARD消费,由于直接以美元交易,不需要经过任何的货币转换,也就不存在收取手续费一说了。因此正常情况下,在美元区使用VISA或MASTERCARD是最划算的,同理,如果在相应国家选择使用相应的外币卡,如在欧元区使用欧元卡,在英国使用英镑卡,在日元区使用日元卡等等,同样不必支付任何货币转换费,因此是最划算的刷卡交易方式

当然更多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用VISA或MASTERCARD以及银联卡在非美元区消费,这时候,是否刷VISA就肯定不如银联划算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还要参考汇率因素。

汇率是在货币的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它由外汇市场上各交易主体大量的撮合交易决定,而银行、钱庄等机构和外币兑换者等构成了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各个银行、钱庄、卡组织的当日外汇牌价其实就是该机构在外汇市场上的报价。所以,不同的卡组织、不同的银行,汇率都会不一样。

以VISA和银联为例,VISA用美元来购买当地货币,银联则用人民币来购买当地货币。至于交易价便宜与否,那就要看他们各自的议价能力了。所以,我们刷卡消费的汇率也是会每天变动的,各个卡组织会每天更新这个汇率。这个汇率并不像查询央行汇率那么简单,直接上网百度就能出来。目前,VISA的汇率牌价可以在其英文网站上查询,银联则只能通过拨打进行查询,而且能够查询到的货币牌价共有9种。直观上来说,货币转换的次数越少,汇率的损失就越少,因为转换过程中需要涉及汇差(即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差别)。相比之下,作为世界最大的信用卡组织之一的VISA,在货币谈判上的优势相对明显,他们给出的汇率往往都比较好,在这一点上银联确实稍逊一筹。但是若要加上1-2%的货币转换费的话,那么很多情况下就是使用银联划算了,因为在汇率牌价上的差距一般也不会达到1-2%这么多。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越南盾、马币等一些小币种,由于与人民币结算总量较小,管理成本较高,买入卖出价的差距就较大,所以,如果货币买入和卖出价之间的差额超过1%-2%,那么还是用美元记账较好。

特别提醒的是,目前在国内很流行的双币信用卡,即既可以刷银联也可以刷VISA,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记得事先明确告知收银员,你需要选择哪个通道记账。而在实际情况中,有时即便明确告之,也经常会出现收银员误操作的情况,本来是要刷银联结果刷成了VISA,而且消费单据上只会显示当地货币,最终的结算金额需要查看银行账单才会知道。所以,如果想要避免这种尴尬,最好是使用单币卡,即银联标准卡(人民币单币卡)或者外币卡(美元单币卡等)。

刷卡日汇率还是账单日汇率

另外,在选择刷VISA还是刷银联时,还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是,VISA是按照账单日当日的汇率进行结算,而银联则是以刷卡当日的汇率进行结算。因此,美元和人民币的走势同样也会影响最终消费额的大小。例如,在刷卡时消费了100美元,若刷卡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6.95元人民币,但在账单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抛开其他影响因素,若是以美元记账的话(走VISA通道,以账单日汇率进行结算),那么持卡人就需要还款100×6.83=6830元人民币;但若是以人民币记账的话(走银联通道,以刷卡日汇率进行结算),账单上显示的金额是100×6.95=6950元人民币,持卡人最终也将按照这个金额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还款即可。所以,当人民币有升值预期时,以美元记账比较划算;反之则是以人民币记账比较划算。其他货币也是一样的道理,尤其是一些汇率短期波动较大的货币,掌握其走势确实能够实现“抄底”。但是,这并不是一般消费者所能灵活准确掌握的,“抄底”的同时也存在不小风险。

出国旅游肯定是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是选择使用现金还是信用卡,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有相关的攻略信息,最好是两种都可以准备上,下面就是相关的攻略信息,随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能在国内换就不出去换

出境游免不了要兑换外币,因为在国外,尤其是不发达国家,有些小店或是餐馆是刷不了卡的。

在国内可以到中国银行进行兑换(和多个银行相比,还是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范围最广,币种最多)。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在机场兑换外币,因为各国的机场都是最不划算的。

外币兑换不宜过多

境外消费主要还是以刷卡为主,现金主要是用来支付一些小额费用。

最最重要的是,你在兑换时交纳了手续费,如果没用完又带回国内再换成人民币,又缴一次手续费,不划算。而且,现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同样金额的人民币你从银行换了外币,再把等额的外币换人民币就变少了。所以,兑换外币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兑换太多。

TIPS:

根据中国海关规定,每人可以携带不超过20000元人民币或折合5000美金的现金或等值外币;如果超过限额,必须在出境前,向中国海关申报。

出门在外,行走于世界各地,银行卡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信用卡,好处不言而喻,可以不用携带大量的现金。常见的卡组织除了我们最熟悉的银联(UnionPay),还有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美国运通(America

Express)等等。

从地域上来说,银联是中国的卡组织,VISA和万事达(Master)都是美国的卡组织。目前国内的银行卡按照打头数字的不同分别归属不同银行卡组织,以“4”字打头的银行卡属于VISA卡组织,以“5”字打头的属于万事达,以“62”、“60”、“9”打头的属于中国银联,而“62”、“60”打头的银联卡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联标准卡,可以在国外使用,这也是中国银联近年来的主打卡片。

从用途上看,如果只在国内消费,银联就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经常需要到国外消费,一张VISA或万事达(Master)就必不可少了。近年来,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各大银行都推出了双币卡,也就是银联+VISA或银联+万事达(Master),这样用户在国内消费就可以走银联渠道,到了国外就可以走VISA或万事达渠道。

那么VISA和万事达(Master)之间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各个发卡组织的信用卡有各自的优势。VISA和万事达(Master)都是历史比较久的发卡组织,在全球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中,VISA在美国、亚洲国家较为通行,而万事达在欧洲的影响力则更大一些。因而,去欧洲的话,带着万事达(Master)标识的信用卡可能更为方便,而在美国则可使用VISA信用卡。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常去的境外国家进行选择。

为什么刷VISA或万事达(Master)在国外消费的金额与实际还款的金额不同?

刷visa或万事达(Master)卡是以美金做主要流通货币的国家,就是按当天汇率把支付的金额换算成美金,在你的账户里扣除相应的人民币金额。

非美金流通的国家,首先是把支付金额按当天汇率结算为美金,再结算为人民币再从你账户中扣除相应的人民币,这就存在两次汇率的换算,且汇率每天变动,对你而言就相当的不划算。此外,visa和万事达(Master)在境外消费还会额外单独收取刷卡的货币转换费,以交易金额的百分比来收。

什么是货币转换费?

是指由国际信用卡组织收取、因消费币种与卡片账户对应币种不同时产生的费用。在货币转换时,系统会自动在交易金额上加收的1%-2%货币转换费。但这笔费用并不在账单上单独列支,也就变成了一笔隐性费用。

一般来说,常见的货币转换率是多少?

以招商信用卡为例,双币信用卡只有人民币和美金两种账户,境外消费若你是通过银联线路则无手续费;若您是通过VISA、MasterCard,当地币种为美元则无手续费,当地币种为非美元则由卡组织收取1.75%的货币转换费。大部份银行都是1%-2%。

常去的旅游地用什么卡最好?

对于前往“家门口”的港澳台旅游,建议不妨带上银联卡,因为借助“主场优势”目前银联通道在港澳台地区已基本实现无障碍刷卡或是取现。在当地刷卡时,银联会将当地货币转换成人民币,持卡人可直接以人民币还款,只需要承担一次货币转换的损失,且无需货币转换费。

当你计划在欧洲做个深度度假时,不妨办一张拥有欧元账户的信用卡。这样,在欧元国的消费都能计入欧元账户而不产生额外费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都推出了以欧元为结算币种的卡片。

境外使用国际信用卡消费可以节省

1、节省外币兑换费用

根据您的出境目的地不同,选择使用当地本币的国际信用卡消费,避免多重外币兑换,可以节省1.5%至2%左右的外币兑换成本。如选择具备美元、英镑等多种结算货币功能的国际信用卡,在英国消费时可直接使用英镑作为结算货币,归国后直接用英镑或人民币购汇还款,避免了英镑兑换成美元、再由美元折成人民币还款的多重外币兑换成本。

2、汇率波动风险可提前锁定

目前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波动较大,在境外消费使用国际信用卡结算可根据汇率短期的波动规律,主动确定还款时间,从而以较低的汇率来足额地归还国际结算卡欠款。一般来说,人民币正处于升值通道,一件商品您购买时花了100美元,当时可能等值人民币670元,等到了国际信用卡还款到期日来归还时,可能只需要人民币665元了,这无形中又省了一笔开支。

3、境外购物直接退税

欧洲、美洲等国家的商品价格中大多含有商品消费税,只要您离境时在机场退税窗口填写退税表格,并选择对应的国际卡卡号填写,您符合退税条件的商品消费税将会自动地退还到指定卡上。

4、拥有消费积分,消费也能生钱

以某银行国际信用卡的“签即赏”功能为例,在香港可凭累计积分随时折算成现金(200分=1港元)进行购物消费。累计积分越多,现金折扣越多。消费积分也可随时兑换成航空保险、飞行里程和年费,帮您节省其他的一些开支。此外,凭卡消费,更有机会获赠折扣券、现金券或赠品等。

信用卡用卡注意事项

出境前额度补足,保证卡片正常使用:信用卡如果太久没有使用,可能会有异常情形发生,如在无意中受损,或磁条信息消磁,导致无法使用。

所以出远门前最好提前使用一次,确保外出刷卡无障碍!另外,如果你的信用卡额度只有几千块,那建议最好提前申请提额。

境外消费要细心小费、货币要看:境外刷卡,尤其是在美国,信用卡签购单上有三栏金额:基本消费金额(BaseAmount)、小费(Tips)及总金额(Total)。您可在“小费”栏填写支付小费金额,与实际消费金额,加总后填入“总金额”栏内,确认无误后再签名确认。

境外小商户,尽量付现金:虽然国外刷卡普及度已经非常高,但要注意,国外的盗刷也是非常厉害的,再有,国内信用卡大多数还属于磁条卡,安全系数非常低,所以,建议在国外一些小超市、商户购物时,尽量选择付现金,降低信用卡被盗刷的几率。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