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美术中的印象派有什么特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02:19:55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美术中的印象派有什么特点?

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年)、高更(1848~1903年)和荷兰画家梵·高(1853~1890年)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创始人,特别是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1874年该派在巴黎举行画展,莫奈的《日出印象》曾遭众人嘲笑,由此该派便被称为印象派。塞尚曾属于早期印象派画家,成为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作品包括许多静物画和风景画,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强调色彩造型和描绘客体内在结构。代表作有《果盘》、《玩纸牌者》等。他的理论和绘画是在死后才受到重视,并因而成名的。梵·高是荷兰画家,30岁开始学画,常以劳动人民为题材,在其短促一生的最后5年来到巴黎,成为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吃马铃薯的人》、《农民》、《囚徒散步》等。高更是法国人,30多岁才专攻绘画,他因厌恶巴黎的城市生活而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以岛民纯朴的生活为题材,作画十余年。他画的《两个塔希提妇女》、《毛里的房屋》等被认为是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作。他们强调表现自我,画家不是画其所见,而是画其所想,追求抽象的画面,强调色彩的单纯化和画面的大幅度简化。吸收东方绘画的设色法,在画面上加进主观设想的色彩。

印象派:莫奈最具代表性的画

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

印象派:发现户外阳光下的色彩

从展览开幕的盛况和媒体的关注程度看,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在中国极受欢迎。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印象派:引起世界艺术形式大变革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等。在印象派之后,塞尚、高更和凡·高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自然光中的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印象主义”三剑客。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印象派:诞生在嘲讽之中

1863年,与官方沙龙画展唱反调的“沙龙落选作品展”在巴黎举行。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画一裸妇与绅士们在草地上午餐。此画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受到激烈批评和嘲骂。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塞尚等画家却乐意与马奈结盟。1874年4月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题为“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无名艺术家展览会”。“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观众不但前往讪笑,甚至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艺术观点保守的记者勒鲁瓦借此画名嘲讽画展

克劳德·莫奈(1840~1926年)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大画家。

简介(一)

莫奈生于1840年11月14日,为巴黎一个杂货商的长子。他是1860年代晚期至1870年代早期印象派(Impressionism)的创立者之一,而且只有他一人终其一生都坚持印象主义的原则和目标。也是唯一在生前赢得大众实质认可的印象主义画家。

1859年,莫奈带着布丹的推荐信,只身前往巴黎。他放弃了进入美术学院的机会,选择了自修,并经常到瑞士学院观摩学习,在这儿认识了毕沙罗。1860年起,莫奈在非洲服了两年兵役,后来因病退役回乡。1862年,莫奈重回巴黎。他在Gleyre画室工作,并在这儿认识了雷诺瓦、西斯尼等人,结成了印象派的核心。后来,画室关闭,由于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莫奈的生活变得非常困苦。1867年,莫奈的作品「卡蜜儿」入选沙龙画展,并得到名作家左拉的高度赞赏,亦令他再次得到父母的资助。后来,由于家人不满他和卡蜜儿的亲密关系,再次断绝对他的资助。在家人的压力下,莫奈只好把卡蜜儿和他们的初生儿子尚留在巴黎,自己则到处逃避债主,居无定所。即使生活如此艰难,莫奈在1870年正式与卡蜜儿结婚。同年,普法战争爆发,莫奈和好友毕沙罗逃到了英国。他仔细研究了康士坦丁和端纳的作品,并认识了画商Durand-Ruel,后者且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赞助人。伦敦雾色的变化,深深吸引着莫奈,使他绘画了后来一系列烟雾弥漫景色的作品。

1871年,莫奈回到巴黎。由于他们的作品屡次落选沙龙,遂于1874年自行举办作品展。当中,莫奈的展品「日出、印象」被画评家讥为不知所谓的印象,从此把莫奈等人正式定名为印象派。这次画展虽然劣评如潮,令他们崭露头角,引来别具慧眼者赏识。1879年,卡蜜儿病逝。1890年,莫奈购入吉维耳的房子。1891年,欧瑞德先生病逝,次年,莫奈即与其遗孀结婚。此时的莫奈,已是名成利就。他在花园种满各式鲜花植物,开辟水池,筑小桥,以描绘庭园里四季不同的景色。晚年,由于视力欠佳,莫奈甚少外出,依然坚持画作,由1899年开始的水莲系列,更是炉火纯青的代表作。直至1926年12月5日逝世。

莫奈曾忠告说:「试着忘却你眼前的一切,不论它是树、屋或是畦田;只要想象这儿是一个小方块的蓝,这儿是长方形的粉红,这儿是长条纹的黄,色并照你认为的去画便是....」1870年代的作品便是以这种不加琢磨的手法来呈现视觉经验中片段的紊乱素材:杂陈的彩色笔触同时袭向眼睛,因视觉的混合作用而成为眩目的幻影。

莫奈晚期的一些连作(约1890年以后——白杨树、卢昂大教堂、稻草堆等)侧重于同一主题在不同光线和空气下变幻无穷的外观。因而油彩记录下来的,不是所见物体的本身,而是观照的过程。他晚期的睡莲作品,虽依然保有印象主义的率性,但也表现了一种似能用图像来表达的自然神秘主义(nature-mysticism)。

简介(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印象派,注重人对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主张到大自然中,尊重自然和人的感觉印象,影响力极为深远。

印象主义画家吸取当时科学上的光学理论,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而产生的,在不同时间、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下,受不同光的支配而有各种不同色彩。他们通过写生,发现过去长期不被注意的色彩现象,从而在绘画色彩上引起了重大的革新。例如,过去一般认为草是绿色的,但是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却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成为红色或灰色。

我们欣赏莫奈的油画连作“麦草堆”、 “白杨木”、 “浮翁大教

堂”等,最能看出这种特征。他对同一主题反复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写生描绘,画出不同的光景与气氛,显出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乐,创作了印象派的颠峰之作。

莫奈一生遗留五百件素描,两干多幅油画,两干七百封信件。八十六年的生涯,生命力旺盛,创作量庞大。他的足迹从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经常在各地旅行写生,全力以赴地作风景画。莫奈从早期就迷恋表达阳光,他一生的精力,主要用在表现外光的探索上,一幅幅画作,对外光和空气氛围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而随着印象派诞生一百多年来受人们的喜爱,莫奈成为享誉非常长久的画家。他画中的各种风景、光波粼粼的水景、花开的原野、浸*在阳光下行乐度假的人们,吸引无数人的欣赏、惊叹与灵感。莫奈画作的群众魅力,深刻印证了艺术的永恒与人类的文化亲和力。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