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宝宝总是踮脚走路?可能原因x解决方法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2-20 22:16:47浏览:9分类:母婴育儿

宝宝总是踮脚走路?可能原因x解决方法

宝宝踮着脚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样子,好可爱喔!虽然踮脚走路在一般步态学习上是蛮常见的,但若一整天都踮着脚走路得注意!宝宝为何会踮脚走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爸比妈咪可以如何帮助宝宝改善踮脚走路的情况呢?

踮脚走路 可能原因x解决方法

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不好好地走,却踮起脚来只用前脚掌走,为何宝宝会踮脚走路呢?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对此问题,亚东医院职能治疗师颜芳瑜指出以下3类可能的原因,并提供爸妈可以帮孩子做的解决之道:

原因1、感觉统合问题 (1)触觉过度敏感

宝宝可能脚部或全身较为敏感而尽量避免接触地面,因为这对于宝宝来说是不舒服的感觉,于是踮起脚尖,让自己不要接触地面太多。这类宝宝并非无时无刻都踮起脚尖走路,而是遇到特定材质,才会表现得较为明显。

像是穿着鞋子走路就很正常,但一没有穿鞋时就会踮脚走;或是在一般地面时能够正常行走,但一遇到草地、木质地板或其他材质就会踮起脚尖。

→解决之道:接触不同材质

爸妈可以给予孩子不一样的感觉输入,从比较可以接受但也不是那么喜欢的轻微感觉开始接触,像是玩沙、黏土或小珠珠等不一样材质的东西;或是带领宝宝玩有不同材质的触觉书。颜芳瑜治疗师提醒,每位宝宝的个别性蛮大,有些宝宝非常喜欢绒毛娃娃的触感,但有些宝宝无法接受,爸妈得观察自己宝宝的喜好来着手练习。

(2) 追求前庭觉 ***

内耳随着方向或速度的不同而有感觉收入,宝宝可能为了追求前庭感觉的 *** 、满足自己的摇晃感觉而踮起脚尖走路,让自己走起来较为不稳,以不稳定的步态增强前庭觉。

→解决之道:满足摇晃需求

爸妈平常可以多带宝宝溜滑梯或荡秋千,当宝宝满足这个感觉之后,踮脚尖走路的情况就会变少许多。

(3) 追求本体觉 ***

当孩子踮起脚尖走路,身体重量都会承受在同一个点上,当受力面积变小,受的力就会感觉变大,而有关节挤压的感觉,这是追寻本体觉的 *** 。

→解决之道:协助挤压关节

关节之中有一本体觉的受器,经由挤压就会接受到感觉,爸妈可以直接帮宝宝挤压关节,以满足宝宝的需求。颜芳瑜治疗师指出,挤压关节不是完全像 *** 一样只作用于表皮上,而是将关节做相对压合动作。

或是请宝宝从事出力型的活动,像是在家里可以帮忙提物品(如:拿2、3颗芭乐或苹果)、拿抹布擦地板、帮忙推动桌椅子等需要出力的一般性活动。这些活动都会增加宝宝关节挤压的感觉,一旦宝宝的感觉得到满足,踮脚尖的情况也会较少一些。

原因2、生理因素

(1)神经肌肉骨骼问题

若宝宝的肌肉骨骼或神经系统 (如脑性麻痹)有问题, 使得小腿后侧肌肉太紧绷,就没有办法将整个脚掌平放下来踩地。如果有这样肌肉问题的宝宝,爸妈看到的是宝宝无时无刻踮着脚尖,就算是坐下来,脚背还是往下的。

→解决之道:伸展拉筋放松

因为宝宝的脚背总是处于往下的状态,爸妈可以帮孩子把脚背往上,以伸展小腿后侧肌肉。颜芳瑜治疗师表示,把宝宝的脚背往上,在可忍受范围之上加一点点角度,先停留10秒左右,如果宝宝

逐渐可以接受,便增加停留时间从10秒到20秒、30秒,并再逐渐增加角度,初期若看到宝宝踮脚尖,可以半天或甚至2、3小时,就帮宝宝拉拉筋,使得肌肉练习放松。

(2)长短脚

倘若宝宝有长短脚,两脚的长度不同而得踮起较短的那一只脚来配合另一只较长的脚,所以行走时会一直踮起脚尖。

→解决之道:搭配鞋垫辅助

通常因长短脚而踮脚走路,代表双脚有一定的长度差异,因此可视情况搭配鞋垫,以辅助行走,但考量到年幼宝宝的骨骼尚在生长,还是需要定期追踪,因为也有可能发育之后,双脚的差异变小或变大一些。

(3)错误的经验学习累积

宝宝可能在尚未走路之前,使用了学步车(螃蟹车),根据之前学到的经验,以为踮着脚尖滑行就可以移动,因而学习到错误的行走模式。爸妈可以发现只要提醒宝宝把脚放下来走,他是可以做得到的。不同于上述提及肌肉骨骼有问题的宝宝没有办法因提醒而不踮脚走路。

→解决之道:不使用学步车

爸妈看到宝宝不当的行走姿势时,就得立即提醒,让宝宝学习使用正确方式来走路。因此,颜芳瑜治疗师建议宝宝不要坐学步车,容易学习到错误的经验。

采访撰文/陈萱苹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