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0~1岁Baby的5大动作发展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12-22 10:56:38浏览:9分类:母婴育儿

父母辅助重点全分析 0~1岁Baby的5大动作发展

宝宝0~1岁时期是成长过程变化最大的阶段,除了身高与体重,一岁前的Baby会经历极为重要的「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发展。针对这5大动作,其发展时间与行为模式为何?有哪些重点父母必须注意?

对于每阶段婴幼儿做到「翻身、坐、爬、站、走」五大粗动作的比例,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物理治疗师蔡意茹根据中原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王天苗教授于2004年所做的统计表示,以翻身而言,50%以上的宝宝在6个月可以翻得好,95%在9个月能做到。坐的部分,5个月大的孩子约50%可以自己手扶著坐;通常6~9个月大的宝宝可以独立维持坐。至于12个月大的宝宝约95%已经会爬;50%的宝宝会站。大约有50%的孩子在13个月时就可以学会走路。 国泰综合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陈慧如指出,目前儿童发展迟缓的发生率约6~8%。

5大动作的重要性

观察幼儿发展最明显

一般而言,5大粗动作最能明显观察幼儿的发展情况,从中了解其发展顺序;此外也可借由粗大动作来检视脑神经是否依正常速度发展。陈慧如医师指出:「有一些疾病像脑部问题,会先反应在粗大动作上,例如:8个月宝宝还不会翻身或坐等,就要考虑是否有脑部神经发育异常等情形。因此,粗大动作明显落后的小孩须检查是否有脑神经发育的问题,可能与脑部先天性发展异常、早产或与其它先天性症候群有关。

蔡意茹治疗师补充:「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与神经、骨骼、肌肉的发展有关。」如果都发展成熟,孩子会逐渐做到这几个动作,但并非完全按这顺序发展,根据蔡治疗师的观察,有些幼儿先会站、会走、才会爬;不一定是先爬、才会站和走,最主要是依孩子的年纪来了解他会出现哪些移行能力。

不过原则上,多数宝宝还是会先翻身、接着是坐起来,慢慢学会站和走。而这几个动作对幼儿来说,是最早探索环境的方法,从翻身开始,他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不像仰躺,只能看到天花板或眼睛上方的视野。而当他开始坐、爬、站时,视野高低也就不同,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互动。

整体来说如果不是明显的落后,在之后还能追得上来,陈慧如医师举例说明,一般是6个月大的宝宝会翻身,而宝宝却到9个月才会翻身,发展稍微慢一点,家长要注意孩子之后是否有协调、感觉统合等问题,或合并其它精细动作或语言发展问题。

发展不好的因素 多为 *** 不足造成

倘若五大动作发展不好,陈慧如医师表示:「首先要排除脑神经方面的问题,包括脑部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或脑部曾受伤、甚至脑部发炎像脑膜炎等。」另外,也可能是合并其它基因症候群或一些代谢问题。除此,骨骼、肌肉发展不佳也会影响5大动作发展,但是要经过医师的鉴别诊断,例如脊髓肌肉萎缩症,是因支配肌肉的脊髓神经出现问题,导致粗大动作发展落后或退化。不过,也有部分发展不佳的原因是 *** 训练不够,像有些家长怕孩子哭,经常抱着或背着他,减少他练习爬的机会。

孩子的5大动作发展不佳,依据蔡治疗师的临床经验,造成原因多半是 *** 不足。尤其现在少子化,父母很宝贝孩子,有时候宝宝因为趴着不舒服而哭泣,家长常会立刻抱起来安抚,没有让他有学习翻身、坐、站的机会,渐渐的孩子的骨骼系统无法发展成熟,也变得愈来愈没有力气,更不喜欢动,蔡治疗师指出:「甚至有些家长认为等孩子大一点就会自己走,但其实为错误观念。」

幼儿发展的5个大动作

动作1》翻身

时间:4~6个月

翻身,是宝宝坐起来的前置动作的重要发展,也代表神经、骨骼、肌肉等部位渐渐发展成熟。通常翻身的顺序是从趴着变躺着、再从躺着变趴着,不过并非每个孩子的发展都如此。另外,4个月大的宝宝会有点侧翻,但不见得翻得过去,陈慧如医师提醒:「这时期父母要特别注意,别让幼儿翻身的瞬间就不小心从床上掉落。」

当宝宝翻身的同时亦在练习动作协调,蔡意茹治疗师解释:「开始翻身先是未分节式翻身,手和脚一起往同一边倒。6个月时,才是分节式翻身,也就是由手先动、再脚动;或脚先动再换手。」

给孩子多一点训练、带着他做。

状况题:小手容易卡住

在宝宝1~2个月大时会出现「不对称的颈张力」反射。陈慧如医师解释,通常「不对称的颈张力」反射消失,宝宝才有办法翻身。此反射是原始反射,出生时脑部即具有。但随着年龄增长,脑部发展逐渐成熟,此反射也会渐渐消失,这时宝宝才会翻身。因此,当宝宝翻身时手部卡住,不一定与他左右手的力量有关。原则上,如果他的脑部已经发育成熟让他能做这个动作,只要大人稍微帮忙即可。

有时宝宝刚开始翻身,可能技巧不够成熟所以不知怎么翻而压住手,蔡意茹治疗师指出:「可以给孩子多一点训练、带着他做,有时他会从错误中学习,慢慢愈来愈好。」若到6、7个月翻身时还会卡住一只手,不妨观察宝宝平常能否自己撑起来?是否他的手部比较没力?并留意他的神经、肌肉或骨骼是否有问题。

爸妈的辅助重点:让他多趴着玩、别穿太厚

父母在辅助宝宝翻身时,建议让他趴着,当他趴着时头部会想抬起来,此时可训练躯干的肌肉力量,且他可自行控制力道。因此,当宝宝的肌肉力还不足而难以翻身时,陈慧如医师指出:「不妨在他醒的时候多让他趴着玩。」另外,在秋冬季节,别让孩子穿衣服太多或太厚,以免阻碍宝宝翻身的动作,倘若宝宝的身材较圆,可以协助宝宝将压在身体下面的手往上举,让他比较容易翻身。

此外,父母在训练宝宝时,蔡治疗师建议:「可以将他放在被单或大毛巾上,让他微微侧身,借由一些力量让孩子翻向另一边。」也可利用在床上或地上练习时,父母带着他的手跟脚,一起往同一边翻。

动作2》坐

时间:6~8个月

坐得稳,陈慧如医师分析:「代表宝宝的颈部发育慢慢稳定,其骨骼、神经系统、肌肉协调能力等发育渐渐趋于成熟;也表示躯干愈来愈有力气。」一般而言,当孩子6个月开始坐时,需要大人扶著、撑著,蔡意茹治疗师指出:「差不多在7~8个月才会独立坐。」

6个月宝宝还无法坐得很稳,通常需要支撑,因此视孩子的发展与能力,不建议让他坐太久。到了7个月,宝宝比较撑得住自己,不过仍可能往右或左倒、甚至身体往前倾,大概到8、9个月才会坐得稳。

状况题:别让孩子坐超过半小时

在非自然的坐姿,像是将幼儿放在婴儿推车或汽车座椅上,不建议超过半小时,以免造成孩子脊椎侧弯,陈慧如医师指出:「甚至有父母长时间将孩子放在布做的摇篮上,这也会让脊椎侧弯得更厉害。」

爸妈的辅助重点:营造安全的环境

至于父母的辅助,宝宝5~6个月练习坐、还在学习撑住身体的阶段,可以坐在宝宝的后面或前面,手扶着他的骨盆或腰部,帮助他坐稳。蔡意茹治疗师解释:「如果孩子坐得较稳,可以让他一只手、一只手试着玩玩具。」若他坐得更稳,父母的手可以偶尔放开一下,观察他坐的情况,如果不稳再赶紧将他稳定住。

当宝宝练习坐的时候,大人应在旁陪伴,千万不可让宝宝单独坐在床上,以免他从床上滚落。另外,幼儿坐在地板上,可以在地板铺个垫子以免他倒在地上、撞到地板而受伤。一般而言,6个月的孩子仍坐不稳,陈医师建议:「可用大毛巾、棉被等包围住他,做为安全辅助。」

在爬行的发展,一开始孩子先采取俯爬式。

放玩具在他面前,让他抓握

宝宝4个月时,由于他的小肌肉已经发展了,会想试着抓取物品,因此家长可以拿一些鲜艳的玩具在他面前移动,让他抓握;到了6、7个月则可以将玩具放在他的前面,让他主动抓取,同时训练手眼协调的机会。

动作3》爬

时间:8~9个月

在爬行的发展,一开始孩子会先采取匍匐前进的俯爬式,再逐渐变成四肢跪着的狗爬式。有些父母发现宝宝是运用手部力量撑著往前爬,担心他的脚部有问题,对此,陈慧如医师解释:「其实,宝宝在这阶段的脚部力量发展尚不足,若父母排除脚部问题,不妨让他多练习,渐渐地他会找到手脚协调的姿势。」像有些孩子刚开始爬,因为手的力量较大所以往后退;也可能因一边的手脚力量比另一边大,造成他转圈圈。

蔡意茹治疗师进一步说明,有些孩子因为手脚力气不够,无法撑起整个人的身体所以不喜欢爬行。也有孩子在爬行时,刚开始是同手同脚爬,后来才慢慢学习对侧手脚爬,而这都是早期动作协调的开始。

状况题:一只脚留在后面,先观察

有时宝宝在爬行时,父母会发现他有一只脚留在后面,先别担心,观察是否逐渐变成两只脚在出力,蔡治疗师指出:「如果经过一、两个月的观察,仍是只有一只脚留在后面,建议先让医师检查,确定该只脚是否有其它骨骼方面的问题。」若确定没问题,不妨让宝宝自由的爬,不过前提是他的两侧手脚是对称、力量发展没有问题。

爸妈的辅助重点:1做好安全防护、2诱导孩子爬

宝宝爬行时,父母在旁辅助需注意几个重点,陈慧如医师提醒:

(1)爬行时由于活动范围变大,加上这阶段的幼儿喜欢将东西放进嘴巴吃,因此药品、尖锐物品或小东西应收好。另外,家具的尖锐处,例如:桌角等,应做好安全措施。3宝宝应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爬行,千万别把幼儿单独放在客厅,大人却在厨房煮菜,一忽略孩子可能发生危险。

(2)尽量提供宝宝爬行的机会,可利用色彩鲜艳、丰富、有趣的玩具,像是具有颜色、声光等玩具,诱导、吸引宝宝向前爬行。但是蔡意茹治疗师指出:「别让宝宝在太软的床铺爬行,会让他爬不动;建议在硬一点的地方,像地板、木板上爬行,此外,最好先铺一层垫子,以免宝宝撑不住倒在地板上而受伤。」

动作4》站

时间:9~10个月,扶物站立;10~11个月,放手站立。 通常幼儿在9个月时,可经由扶持而慢慢学习站立,大概10个月时即可独立站立。不过蔡意茹治疗师观察到,现在有些孩子的发展较快,可能比这个时间还快一个月。

状况题:有O型腿是正常,先别担心

在这阶段,有些父母发现孩子出现O型腿而感到担心,陈慧如医师解释:「在0~2岁的阶段,出现O型腿是正常情形。原则上只要宝宝的走路姿势没问题,可先观察一阵子。」

0~1岁Baby的5大动作发展

蔡意茹治疗师进一步说明:「新生儿出现O型腿是正常,主要是骨头的原因,属于生理性。约在1~2岁才能将整个膝盖并拢。」

陈医师也指出此为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然而,若家长发现宝宝走得很稳却经常跌倒,需多留意,可能是孩子的脚踝或脚部的力量不足、或脚踝的站立姿势重心不正确,重心在足内侧或足外侧,如此会影响未来长大走路的协调性,必须让医师检查评估。

0~2岁的阶段,出现O型腿是正常。

站太久不至于影响腿型

除了担心宝宝有O型腿,对于宝宝站太久是否会影响腿型也是父母经常在门诊提出的疑惑,蔡治疗师表示:「视宝宝站立的时间而定。」一般而言,不会严重到影响腿型,毕竟小朋友开始学站时不至于站太久。另外,有些宝宝学站的发展较快,家长忧虑可能会压迫孩子的腿型,甚至抑制孩子站的能力,对此,蔡治疗师认为,由于5、6个月的孩子处于反射蹬步的阶段,不建议让他站;到了约9、10个月,练站、练走则没有问题。

爸妈的辅助重点

宝宝开始学习站时,父母可以让他扶著较矮的桌子或床栏、家俱等较稳定的物品,借此让他练习用支撑的力量站起来、站得稳。倘若宝宝站得还不是很稳,蔡意茹治疗师建议:「家长可以在后面扶住他的臀部辅助他。」

动作5》走

时间:10~15个月

走路,代表宝宝具备3项条件,陈慧如医师说明:「(1)能自主握拳,并使用手指及脚趾;(2)腿部的肌肉力量能支撑本身重量;(3)可灵活转移身体各部位重心,运用四肢关节。」

状况题:间歇性垫脚尖是正常,持续性则要检查

当父母发现宝宝有垫脚尖走路的行为,陈医师指出:「这年龄的幼儿偶尔出现间歇性的垫脚尖是正常,但如果持续性的垫脚尖最好先让医师诊断,了解是否因为脚踝的肌腱太紧或脑神经的发育异常所导致。」

蔡意茹治疗师进一步补充,倘若宝宝一直垫脚尖,可能要检查踝关节的角度是否受限、是否太紧。简单判断的方式是让宝宝躺着放轻松,父母试着用手轻推宝宝的踝关节,倘若觉得紧紧的、推不动,可能是有问题。

螃蟹车无助于孩子学站、学走

很多父母会让宝宝坐螃蟹车,认为可以帮助他学习站和走,蔡治疗师澄清:「此为错误观念,螃蟹车无法让孩子学习站、走等能力。」再者,当孩子坐在螃蟹车里,稍微用脚尖蹬一下就能滑得很远,久了会让幼儿习惯垫脚尖。加上孩子坐在里面,在滑行的过程顶多是撞到螃蟹车的周围,也让孩子难以体会何为安全或不安全的环境。

除此,陈慧如医师补充,如果幼儿的力道没拿捏好,可能造成螃蟹车翻车或撞到家俱,反倒增加危险性,而且还可能延后幼儿行走的时间。所以并不建议让宝宝做螃蟹车。

幼儿的力道没拿捏好,可能造成螃蟹车翻车。

不让宝宝跪坐

这阶段的宝宝经常走一走就自己坐下来,蔡意茹治疗师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是否呈现W型坐姿,特别是韧带比较松、张力较低的幼儿喜欢这么坐,要随时注意并矫正过来,将他的双脚轻轻拉出来往前摆。」此外,对于髋关节不稳定的幼儿,W型坐姿容易造成脱位情况。

爸妈的辅助重点

安全的环境 初期让宝宝练习侧走时,让他扶著桌子慢慢走,不过,蔡治疗师提醒:「家长要注意周围环境,宝宝可能在侧走时抓取桌上的东西。」 选购适合Baby的鞋 倘若宝宝走得很稳,父母可以为宝宝挑选适合走路的鞋子,陈慧如医师建议:「以硬底、脚踝包覆性够的鞋子为主,不建议让孩子穿凉鞋或拖鞋。」由于这阶段的幼儿,脚踝支撑力与稳定度还没那么好,选择脚踝包覆性强的鞋子,对于孩子走路的稳定有加分效果。另外,最好选择硬底而不是软底的鞋,软底的鞋会让宝宝走得较吃力。 幼儿发展的5个大动作

宝宝的动作发展有其一定顺序,成熟度够了自然而然他能做得到。陈慧如医师经常遇到家长询问宝宝太早站好吗?原则上,如果孩子的力道够能够迅速地站起来,则不用抑制他。不过,最常见的是父母过度保护,像宝宝一哭就马上抱起来,或因为担心地板脏而不让他在地上练习爬等,这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一旦发现宝宝的动作能力没有跟上发展速度,建议请医师评估以确定是否有其它合并问题,例如:先天性肌肉张力低下的孩子,可能要靠更多的训练才可能追上动作发展的程度,而这必须早期发现、早期训练才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宝宝的生长发展图

孩子的腿不直怎么办

 孩子的腿不直怎么办,每个人都想自己的腿是修长且笔直的,因为这样会很有气质,但是有些家长发现自己宝宝的腿不直,对于这种情况就很怕影响到孩子的骨骼生长,下面我分享孩子的腿不直怎么办,一起来看下吧。

 孩子的腿不直怎么办1

  孩子的腿不直怎么办

 孩子的腿不直可能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出现O型腿或者X型腿,妈妈们可以带宝宝去测试下微量元素,如果有缺乏,及时的进行补充。多给宝宝补钙,同时多吃点富含钙的食物,并注意多晒晒太阳,它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孩子腿型不直的纠正方法

 1、调整走姿:腿型不直的人走路多为外八字,所以要先调整走路的姿势,学会将重心放在腿内侧。正确的走姿应以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跨步均匀。刚开始时可能会觉得很别扭,时间长了就自然了。

 2、一有空就做夹紧动作:一天3到5次,每次15分钟。它能矫正腿型,时间长了。

 3、站姿:不宜长时间将重心落在一条腿上。稍息站立的时候,膝关节会受到向外的力作用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形成O型腿。

 孩子的腿不直怎么办2

  孩子腿不直怎么办

  孩子腿型发育过程

 0~6岁的宝宝,腿不直是正常的。当胎儿时期,宝宝还蜷缩在妈妈的子宫里时,因空间狭窄,宝宝的四肢不能伸展,只能长时间保持弯曲的姿势。所以出生后乃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宝宝的'腿部是不直的。

 随着宝宝的成长,腿型可能会在O型腿、直腿和X型腿之间来回切换。

  1岁半以前的婴儿期

 腿型呈现15度左右的内翻,看上去就像O型腿。

  1岁半

 腿型逐渐外旋而变直,变成直腿。

  3岁~6岁

 腿型开始出现膝外翻,看上去像X型腿。

  7岁~8

 基本上就有成人的腿型了。在医学上,X型腿被称为膝外翻,O型腿被称为膝内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罗圈腿。

  孩子腿不直怎么办

  帮宝宝做操

 家长就可以每天帮宝宝做一些健身操,按摩拉伸宝宝的腿部。既能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又能帮助宝宝纠正腿型,预防腿型不直的情况发生。比如:将宝宝双腿轻轻拉直,脚跟处并拢,双手轻柔膝盖,每天按摩5分钟。

  注意给宝宝补钙

 宝宝腿型不直跟缺钙也有关系,缺钙会造成骨骼发育缓慢,容易变形。平时应该适量给宝宝补钙,并搭配鱼肝油来促进钙的吸收。遇到晴好的天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也能促进钙的吸收。

  避免长时间站立

 小宝宝的骨骼发育尚未完善,腿部肌肉的力量也很微弱,不能够长时间的支撑身体的重量。因此,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站立,应适当坐下休息。

  避免趴着睡觉

 很多小宝宝喜欢趴着睡觉,当宝宝趴着睡觉时,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腿型不直的情况。为了宝宝以后的腿型,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宝宝趴着睡觉。

  避免跪坐

 小宝宝在学爬或者是学走路的时候,经常会跪着做坐起来。其实这种坐姿是不正确的,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宝宝的腿型。家长们应该多观察,一旦有这种情况要尽快帮宝宝挪动双腿,让宝宝盘腿坐即可。

  孩子腿不直需要矫正吗

 O形腿和内八字都只是正常情况的些许偏差,通常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腿会在他10岁的时候才变直。

 如果宝宝腿型不直在2岁左右仍然不能自动矫正,且出现加重的倾向,就必须赶紧带孩子去正规的儿童医院检查,让医生给出处置办法,如果果畸形严重或在青少年时期出现畸形,可能需要进行治疗。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