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福建武夷山有什么风景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4 00:51:26浏览:17分类:旅游攻略

福建武夷山有什么风景

曲溪景区 

闽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这条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澈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

九曲溪全长约9.5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形象地勾画出了九曲溪的秀丽轮廊。

九曲溪次序是逆流而数的。武夷宫前,睛川一带为一曲。主要景点有:大王峰、幔亭峰、铁板嶂、水光石等;右折,从浴香潭北上,是为二曲。主要景点有:玉女峰、仙榜岩、仙馆岩等;经雷磕滩,溪水折而向南,形成一人湾环,是为三曲。主要景点有:小藏峰、仙游岩、升日峰等;由卧龙潭,向北至古锥滩,为四曲。主要景点有:大藏峰、仙钓台、御茶园、小九曲等;从题诗岩、小九曲北上至平林渡口,是为五曲。诸曲唯五曲地势宽旷。主要景点有:云窝、武夷精舍、茶洞、隐屏峰等;由此经北至老鸦滩为六曲。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主要景点有:天游峰、晒布岩、仙掌峰、响声岩等;经老鸦滩,至百花庄附近的獭控滩,是为七曲。主要景点有:三仰峰、天壶峰、琅岩等;芙蓉滩东西为八曲。此曲有“水上动物园”之称。主要景点有:上水狮石、上、下水龟石、象鼻岩、骆驼峰、猫儿石、海蚧石等;从幛岩附近的浅滩至齐云峰下的星村镇,是为九曲,主要景点有:齐云峰、白云岩、双狮戏球石等。古人游九曲溪,是从武夷宫按曲序逆流而上。自崇桐公路开通后,游人则是从九曲到一曲顺流而下,这样随波逐流,更加轻快、迅疾。游九曲,所乘之舟为8-9根去皮毛竹烤后扎成。吃水浅、浮力大,游人乘坐安稳舒适,视野开阔,可见山景,能赏水色,漂流而下,疾徐相间,既轻松惬意,又有惊无险,是现代旅游中颇带刺激性的旅游项目。

大王峰、武夷宫景区 

大王峰又名沙帽岩、天柱峰,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它雄踞九曲溪口北面,是进入九曲溪的第一峰。大王峰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

大王峰四周悬崖峭壁,仅南壁一条狭小的孔道,可供登临峰巅。这是一条直上直下的裂罅,宽仅尺许,中凿石级,可拾级盘旋而上。裂罅越高越窄,有的地方登临者需侧身缩腹,手足并用而过。明代徐霞客称其为武夷三大险径之一。峰腰有张仙岩,相传是汉代张垓坐化之处。有天鉴池,池水极清沏,虽旱不竭。池上流泉名“寒碧泉”。池侧为宋羽士林文能结庐处。从这里再升一梯,有升真观故址。从观左拾级而上,则为通天台。再往上登数十步,便到了大王峰顶。

山顶有清庚子年(公元1900年)崇安南门潘氏建立的“云屏山房”。这个潘氏云屏山房,当时还出版过宋大学者刘子?的代表作“屏山全集”。潘氏祖孙三代都热衷地方教育,在大王峰上编著史籍,刊印大量书籍发行。可称为一个小型出版社。 大王峰巅地势平旷,古树参天,积叶遍地。东壁岩罅间有升真洞,洞内有虹桥板跨空,船棺架临其上,历数千年而不朽,人亦莫能取。山顶上还有一条深不可测的岩罅,宽约一米多,下窥黝黑,投以石,声殷殷如雷,片刻方息。相传这就是宋代屡遣使者送“金龙玉简”的地方,故名“投龙洞”。站在峰巅,俯瞰武夷群峰碧水,江山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座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

据《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宫始建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武夷宫初建时,并不在今址上,而是筑屋于一曲的洲渚上,称天宝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为其弟李良佐“辞荣入道”,才移建今址,名“会仙观”。会仙观建成后,历代笃信仙家的封建统治者,都不惜花费重金,多次修葺、扩建这座宫殿,改名“仲佑观”。

南宋词人辛弃疾、诗人陆游、理学家刘子军、朱熹等都主管过冲佑观。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观为宫,称“万年宫”。明正统四年(1439年),观毁于兵燹。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年),虽经官府多次拨款修葺,都未能恢复旧观。嘉靖四年(1525年),观又遭火焚,次年创复。即为现在的武夷宫。

年代悠久的武夷宫,虽历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经不住数次火焚和兵燹,后仅留下几间空房。近年在旅游、文化部门支持下,武夷宫主殿又重新修复,庭院里的两株桂树,则是宋代遗存下来的,是800?900年的古树。全面恢复武夷宫的计划将逐步进行。这座千古名观必将重现昔日的雄姿。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座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

据《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宫始建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武夷宫初建时,并不在今址上,而是筑屋于一曲的洲渚上,称天宝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为其弟李良佐“辞荣入道”,才移建今址,名“会仙观”。会仙观建成后,历代笃信仙家的封建统治者,都不惜花费重金,多次修葺、扩建这座宫殿,改名“仲佑观”。

南宋词人辛弃疾、诗人陆游、理学家刘子军、朱熹等都主管过冲佑观。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观为宫,称“万年宫”。明正统四年(1439年),观毁于兵燹。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年),虽经官府多次拨款修葺,都未能恢复旧观。嘉靖四年(1525年),观又遭火焚,次年创复。即为现在的武夷宫。

年代悠久的武夷宫,虽历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经不住数次火焚和兵燹,后仅留下几间空房。近年在旅游、文化部门支持下,武夷宫主殿又重新修复,庭院里的两株桂树,则是宋代遗存下来的,是800?900年的古树。全面恢复武夷宫的计划将逐步进行。这座千古名观必将重现昔日的雄姿。

仿古街

巍然独耸的大王峰下,一处幽静的去处武夷宫,是游人向往之处。新崛起的仿古商业街,组成了个雅俗共赏的商业文化环境,格调统一,形式多样,无一雷同。这条古街长达二百米,南北布局有武夷宫、玉皇阁、彭祖山房、五铢钱庄、茶观、乡土寨、百家欢、岩顶香、仙姿馆、碧丹酒家等建筑。集茶文化、酒文化、

旅游文化于一体。每个单体建筑都便于游人购物,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文化的发展。古街建筑有意识地运用门、窗、廊柱的空间为画框,借武夷山优美的风光组成一幅天然图画,便于观赏。还以花墙、云墙、漏窗、水面等为借景相互辉映。河卵石砌成的林荫道加上了绿化、美化的自然环境,展现出浓郁的山区风土味,中外游人纷纷赞扬这里的环境美,他们说漫步其间,诗情画意,鸟语花香,地方风物,琳琅满目。武夷山的古街建筑是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如同一颗明珠在闪烁。

武夷山建筑文化的琴键,把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弹奏出华彩的乐章,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寻找知音而纷至沓来。

游罢九曲,登上古街茶观晴川阁,西望武夷群峰,但见丹崖碧壁,苍松翠竹;俯视九曲清流,喜睹百筏争流。丛竹梢头红嘴长尾相思鸟比翼齐飞,枫叶和丹山共浴秋阳,江山如画,一派中兴气象。甲子年四月,费孝通游览后热情赋诗赞颂:

九曲清溪知何从,神劈千仞山万重。

武夷云雾迷离处,人间仙境两朦胧。

武夷宫里草青青,放翁诗句意犹新。

玉女回眸仙欲问,皓首奔波为那情。

幔亭峰

幔亭峰横欹在大王峰北侧,其麓相连,高不及大王峰。峰顶地势平坦,有一片巨石,状如香鼎,叫做宴仙坛。相传当年武夷君曾在此设幔亭宴会乡人,“幔亭”之名即由此而来。

据宋祝穆《武夷山记》载: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十三仙人,在又平又宽的峰顶张幔为亭,结彩为屋数百间,大宴乡人。应召而来的男女二千多人,循虹桥鱼贯而上,到了峰顶,幔亭、彩屋铺着红云茵、紫霞褥,金宇缀花,馨香氤氲;鼓乐齐鸣,歌声嘹亮;席间食品全非人世间所有。这个幔亭招宴的故事,流传千年,至今不衰。

幔亭峰丹崖峻拔,苍松环簇,好似一座巨大的翠屏,南宋辛弃疾有诗道:“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镌在幔亭峰东壁的“幔亭”二字,大四方丈,为明吴思学所书。峰的半腰有一片巨石,浑然方正,上大下小,约莫可坐数十人,俗名“棋盘石”。相传当年汉武帝派遣使者来武夷山,是在这里用乾鱼祀武夷君的,所以又称汉祀坛。司马迁《史记》上都有记载。?

换骨岩

换骨岩又名均峰,位于幔亭峰北面。相传方外之士得道尸解,都要在此“换骨”,方能羽化登仙,岩之得名,由此而来。

换骨岩有两个岩洞:灵云洞和云虚洞。灵云洞分上、下两洞,上洞在南壁,下洞在东壁,上下盘旋,互相沟通,宛如高楼上的回栏曲槛。上洞的石罅中,有泉七孔,四时不竭,名为七星泉。传说喝口七星泉的水,就能消灾除病。云虚洞在岩的北壁。洞内方广数丈,可纳百余人。洞壁中有小楼两楹,不施片瓦,风雨不侵,俗称“仙女梳妆楼”。相传这是武夷孔、庄、叶三位仙女修真的地方。“仙女梳妆楼”南有一大石穴,筑有72板墙,约6层楼高,不施片瓦,当地人说是嘉庆年间武夷岩茶制作的工场。武夷茶历史上曾繁荣一时,于此可见一斑。

换骨岩北面,有石三块立于岩巅,即人们所说的三姑石。三姑指的是“太素孔元君、太微庄元君、太妙叶元君”。相传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崇安大旱,田土龟裂,禾苗枯焦。有一天,农人江小三在换骨岩下灌田,忽见三位道装打扮的女子沿山径走来。他们见江小三等农人灌田辛苦,便招江小三上前,授以小葫芦和秘诀便飘然而去。江小三如法施行。顷刻间,乌云密布,大雨如注,救活了枯焦的禾苗。为感谢这三位仙姑指点之恩,便将换骨岩巅的这三块巨石取名为三姑石。

三姑石下,有一深潭,名龙潭。潭里的涧水从崖上奔泻而下,落入潭中,卷起了一堆堆雪白的水花。相传潭中有龙蛰居,每当降雨之前,它就腾空而出。宋白玉蟾有诗道:“满天沆瀣起清风,白鹤飞来上翠松。月冷山空吹铁笛,一声唤起碧潭龙”。

升真观

升真观在大王峰次级,过去有一个不知姓名的道士,在那里建了道院,宋代朱熹有诗写道:

绝壁上千寻,隐约岩栖处。

笙鹤去不还,人间自今古。

南宋末年,道士游道渊、江妙静、江妙正等重建。从咸淳巳(公元1269年)夏天动工、到咸淳已卯(公元1279年)告成,历时10年。

观的前面是太清殿,殿上祀皇太姥、武夷十三仙中的胡氏仙、李氏仙、鱼道超、鱼道远四个女仙。太清殿后是法堂,堂上有楼,楼上安放着众仙的画像。

观里门、庑、寮俱全。

升真观前有一股清泉,叫寒碧泉、泉下有一石臼,宽七尺、深三尽,水十分清澈,大旱时也不干枯,这石臼名叫天鉴池。池后石壁上,张广微真人勒“寒碧”二字。

升真观后,石壁上勒有玉笥山屏四字,这是十七洞天胡为书题的。玉笥山是女至尊神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观的东南,石磴迤逦,不太高的地主,地面平坦,这里叫通天台。台四周耄松耆柏掩映葱绿,遥望溪山,九曲溪和崇阳溪宛如飘带一样,玉女、镜台诸峰就在脚下。宋时,道人吴怀玉曾经在这里设坛礼斗,因此又叫礼斗坛。

吴怀玉,崇安新丰人。他年纪很大了都没有衰老的样子。他走路和坐着教闭着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闭着,他说:“世俗没有什么可看的。”所以被人称为眇翁。他活到96岁,没有任何疾病去世。他被白玉蟾尊称为先辈道士。

明嘉靖年间,福建方伯赵维垣在通天台上盖了一座小亭叫小宇。

升真观年久倒圮,现存天鉴池。

朱熹纪念馆

造型庄重、严谨的武夷山朱熹纪念馆,是一座于1990年落成的庑殿式大院。馆内悬挂着新近书写的匾额、楹联,其中有不少联文,语言精练、寓意深长,文彩斐然。

古朴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大匾,题为“朱熹纪念馆”五个醒目大字。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视察时留下的墨宝,庄重、苍劲,有书法大家的风范。

朱熹在武夷山讲学40余年,继承和发展了理学体系。殿前大门两侧的草书楹联表达了朱熹继承和发展的深邃意义。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联文说明朱熹的理学思想已成为我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副楹联悬于大门显得端庄典雅,醒目点题。

大殿前有一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表述了朱熹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和儒家人生处世的规范。

大殿前横匾上书写的“学达性天”四字,字体雄浑、硕壮。这块原为清康熙皇帝于公元1787年为“紫阳书院”御题的匾额,其大致意思是:“学”为格物,“达”为致知,“性”为道,“天”为德,“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核心,把道德看作天道的体现。即通过道德修养,追求“至诚”的境界,以感应天地,达到“天人合一”。

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最欣赏挂在大殿内、由潘主兰先生撰写的一副篆体楹联。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阐述了朱熹的理学以孔孟等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大量的唯物主义朴素思想与自然科学的成果,奠定了朱熹成为与孔孟等先哲并列的地位。全联是: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

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赵朴初先生参观纪念馆后,对朱熹40余年在武夷山授徒著述和创建闽学体系的功绩表示钦佩。他应主人之请,挥毫书写了一副对联,以示对朱子崇仰之情。联曰:

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

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一线天-虎啸岩-兜鍪峰景区 

一线天

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里,有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大殿前有一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表述了朱熹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和儒家人生处世的规范。

大殿前横匾上书写的“学达性天”四字,字体雄浑、硕壮。这块原为清康熙皇帝于公元1787年为“紫阳书院”御题的匾额,其大致意思是:“学”为格物,“达”为致知,“性”为道,“天”为德,“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核心,把道德看作天道的体现。即通过道德修养,追求“至诚”的境界,以感应天地,达到“天人合一”。

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最欣赏挂在大殿内、由潘主兰先生撰写的一副篆体楹联。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阐述了朱熹的理学以孔孟等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大量的唯物主义朴素思想与自然科学的成果,奠定了朱熹成为与孔孟等先哲并列的地位。全联是: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

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赵朴初先生参观纪念馆后,对朱熹40余年在武夷山授徒著述和创建闽学体系的功绩表示钦佩。他应主人之请,挥毫书写了一副对联,以示对朱子崇仰之情。联曰:

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

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一线天-虎啸岩-兜鍪峰景区 

一线天

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里,有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

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颇多。有的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的;有的说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认为,武夷山的红色岩层,是由砂岩、砾岩和页岩交间成层的,岩性比较松脆。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岩层受到不均匀的应压力的影响,就产生轻微的断裂,形成所谓的“节理”。这种垂直的节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流水的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地扩大,延长。而岩层底部质地松软的页岩,也就逐渐侵蚀而去,成为扁浅的岩洞。于是,三洞并列,一线见天的自然奇观就出现了。

在伏羲洞中观赏一线天,沿石罅右行约数十步,就可以折入风洞。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即使是盛暑时节到此,稍坐片刻,也会感到肌骨透凉。洞口石壁上的“风洞”二字,十分醒目,为宋徐自强所书。出了风洞,再绕过一道石廊,就是灵岩洞了。相传先前有个姓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称葛仙洞了。洞内有一口古井,叫圣水井。

一线天南面,与之相对立的,是楼阁岩。这是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岩,半壁上有几处洞穴,相传这就是所谓的神仙楼阁。在它左边,又有一岩,名兰岩。岩壁石刻纵横。岩下一石,倚于崖壁,石径伸入其间,如同一道关隘,号称天门。岩前的乱石堆中还有一个妙趣横生的螺蛳洞。

虎啸岩

蟠踞在一线天北面。相传曾有仙人骑虎吼啸其上,故名。其实“虎啸”之声,来自岩上一个石洞,山风穿过洞口,有如虎啸,声传空谷,震撼群山。

虎啸岩四壁陡峭,屹然独耸,几与大王峰相仿。其登巅的路径,宛转曲折,仿佛登天的云梯。从岩底盘折而上,到了半壁,有一上覆危崖,下临绝壑的岩洞,名“驻真洞”。此洞深广可容数十人。清康熙年间崇安县令王梓游此,见其洞前临西溪,便改名“虎溪洞”,刻“虎溪灵洞”四字于石壁,赫然醒目。从虎溪洞再往上,便是天成禅院的故址。这里,上面岩壁斜覆,下面山溪回流,地势既高敞,又幽深,所建房屋,仅有四堵土墙,不施片瓦,风雨不侵。夜晚身居屋内,抬头可见星月,侧耳可闻水声,仿佛“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禅院右壁,有一道久负盛名的泉水。它进出于石隙,循崖而流,因而水石相激之声,若小儿呀呀学语,故名“语儿泉”。按明吴拭《武夷杂记》记述,这道泉水“浓若停膏,泻杯中鉴毛发,味甘而博,啜之有软顺意”。所以有饮茶嗜好的,每每携带茶具来此,取泉烹茶,得天然真味。

大红袍茶树景区 

大红袍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茶树,生长于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能获得“茶中之王”的美称,是因为它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桂冠。

关于大红袍茶树名称由来,民间传说颇从禅院北行,绕出岩背,下了茶坡,便踏上了登顶之路,这是一条就崖凿筑的磴道,其陡峻惊险之状,并不亚于接笋峰的“龙脊”、“鸡胸”。而在绝顶上,又有一条深不可测的裂罅,犹如大王峰上的投龙洞。其间横架一桥,左右无所依靠,人在桥上,命系其间。因此,石壁上镌有“定命桥”三字。

虎啸岩不仅具泉石之趣而且还是个“溪深可潜,径隘可守”的屯兵之处。据《武夷山志》记载: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武夷山区的农民为反抗清王朝的统治和民族压迫,在陈德容、霍武等人领导下,以虎啸岩为据点,揭竿而起,占领崇安县城达数月之久。随之又转战建阳、建瓯等地,威震闽北。这次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余波不已。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又有建阳赖响兄弟,聚众数百人,在虎啸岩一带,修筑寨栅,谋划起义,但因事机泄露,遭到了官府的镇压。

在武夷,一岩而兼有群峰之胜的,唯有虎啸。所以,虎啸岩可说是一处“极目皆图画”的佳境。 兜鍪峰

位于狮子峰的西面。这是一座奇峭的山峰,前高后低,凌空舒展,浑圆的岩顶上,古松挺立;岩背倾斜而下,从北面望去,活像一个古代武士的头盔。因而,人们便给它起了个“兜鍪峰”的雅号。

兜鍪峰西壁,有一洞穴,内藏有两个架壑船棺,故兜鍪峰又有“搁船岩”之称。峰后,有太极岩、虎窟诸胜。

峰下现建有观赏茶果园,收成季节,硕果累累。此处靠近玉女峰,环境清幽。许多文化人都称其苍松翠竹、小桥流水,富于诗情画意。

大红袍茶树景区 

大红袍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茶树,生长于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能获得“茶中之王”的美称,是因为它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多。有的说是天心庙的老方丈,用九龙窠的神茶治好了一位进京赶考举子的病,后举子得中状元,为感谢神茶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身上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后人便给这茶取名为“大红袍”。也有的说某朝一位皇太后患病,终日肚疼鼓胀,卧床不起,遍请天下名医,用尽灵丹妙药,均不见效。后天心庙老方丈得知便献上九龙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命大臣带上一件大红袍,代他前往武夷山谢恩。大臣到武夷山后便将大红袍披在神茶上,并将茶树取名为“大红袍”。但更多的人认为大红袍茶树是因为早春时节,叶芽勃发,满树艳红,远望宛如一件件大红袍覆盖树冠而得名。

大红袍茶树仅有四株

武夷山景点

1、清水涧。清水涧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说来也怪,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溪泉涧水,均由西往东流,奔向峡口,汇于崇阳溪。唯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峰北谷中发源,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故名。倒水坑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

随着山涧往北一折,不知不觉中把人带入了一条幽深曲折的岩峡,此处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山北消暑胜地的清凉峡。该峡两旁危崖夹涧而立。抬头仰望,犬牙交错的崖石,岌岌欲坠,当中只留下一线空隙,到正午时才会透进一缕阳光。流挂在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顷刻之间,又化成一滴滴岩溜,落入涧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十分悦耳动听。炎夏游此,坐在涧边的石盘上,只觉得凉风习习,寒气袭人,俨然一个清凉世界。

出清凉峡不远,便可看到一座黑乎乎的山峰顶上,耸立着一片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一农夫斜戴着一顶斗笠。相传这片巨石是从远方飞来的,故峰名为“飞来峰“。绕过飞来峰,便可看到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玉柱峰。

2、水帘洞景区。水帘洞——武夷山最大的洞穴。水帘洞高、宽名一百多米,洞顶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飞檐,遮住了半边天。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股清泉,从一百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微风过处,水珠摇曳分合,随风飘洒,仿佛天女散花,又如悬挂的两幅珠帘。正是“赤壁千寻晴拂雨,明珠万颗画垂帘。”隔帘望去,洞外的茶园竹丛,村落人家,一片迷蒙,宛如一幅诗意朦胧的山水画,别有一番韵致。

水帘洞内,轩爽敞亮,可容数百人。岩壁上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沿崖建有奉祀宋朝大儒刘子翚、朱熹、刘珙的三贤祠和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三教堂和清微洞真观。

出了洞口,磴道的右侧,就是碧绿沉翠的浴龙池。水帘泻入池中,不断溅起水花,随即又晃漾出一圈圈涟漪,煞是好看。远望可见大幅石刻“自古晴檐终日雨,春秋花月一帘珠“与瀑布相映成趣。

3、武夷山大峡谷景区。位于九曲溪上游中山山脉东南侧,总面积46.5平方公里。有综合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区两个功能区,其中又分八个景区。这里山峰耸峙,海拔多在500-10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为97.3%。该景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宗教文化。瀑布是这里的一绝,红河则是这里最独特的景观,景区内的最高峰白塔山,海拔1553米,山林莽密,云蒸霞蔚,山顶有飞来石、仙人床、棋盘石、瀑布、摩崖石刻等胜景。

华东第一漂--桐木溪漂流。武夷山桐木溪漂流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至保护区主干线上,发源于“华东屋脊”黄岗山。峡谷长14公里,相对落差150米,漂流全程6公里,时间约80分钟。

峡谷内山回水转、水抱山流,两岸群峰耸立,万木叠翠,沿途怪石嶙峋,急流险滩遍布其间,飞瀑跌宕,溪水清澈见底,于是相映成趣。游人漂流而下,击涛搏浪,体验大自然的惊、奇、险、趣,堪称“华东第一漂”。

4、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主体区域,有“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的美称。1987年9月,总面积85万亩的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网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境内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大陆的最高山峰,号称“华东屋脊”。

5、龙川大峡谷。当古越人的火把第一次照亮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时,造物主鬼斧神工的向世界献上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龙川大峡谷。

龙川大峡谷座落在武夷山双世遗区内,这里峰峦叠翠,繁花掩映,珍禽异兽,叠泉流瀑。诸多景致为一体,耳闻鸟鸣泉吟,目染峻山清涧。从跨入景区起,就进入了盆景和瀑布的世界。古木参天,藤萝盘绕,集千年的灵气而形神兼俱,美伦美奂的瀑布顺着怪石嶙峋的山体银链垂空,飞花溅玉,在阳光的照射下衬着丹霞的山体折射出迷人的七彩光晕,美不胜收,宛如仙境。

武夷山如林的自然景观中,她独树一帜,桀骜不训!在青翠的群山中潇潇洒洒的流淌着武夷山的诗情画意。沐浴着这迷人的山水,我们享受着无际的绿,在最原始浪漫的情趣中,我们溶入了大自然,与山水同醉。

武夷山景点有:一、古汉城遗址,二、道教洞天,三、武夷宫,四、天游峰,五、九曲溪等。 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西北的崇安县境内,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武夷山最佳游玩季节是每年的6月-8月。

武夷山景点

一、古汉城遗址

武夷山汉城遗址是座2200多年前的“现代化”城市,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全国唯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汉代王城遗址。遗址面积占地48万m2的汉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

二、道教洞天

教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三、武夷宫

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据记载:武夷宫始建唐天宝年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四、天游峰

天游峰海拔408m,相对高度215m。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约120m泉。

五、九曲溪

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全长62.8公里。进入风景区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弯曲的作用之外,还受多组岩层断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长的河流,直线距离仅5公里,曲率达1.9。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