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怎么教育孩子劳动?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1-15 20:14:11浏览:13分类:母婴育儿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或者是不爱学习究竟要不要去惩罚孩子去劳动呢?很多家长喜欢用劳动来惩罚孩子,尤其是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或者是不愿意做作业的时候。

怎么教育孩子劳动?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是考试没有考好,就用干活来惩罚孩子。这样会在孩子的心理形成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就是劳动不好,劳动是用来惩罚的表现,从而对劳动失去兴趣和热情。孩子缺乏劳动意识和热情,错不在孩子,错在家长。是家长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国外父母教育孩子:“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它的一切都需要通过劳动获得。”而且孩子的动手能力是在劳动中培养起来的,手是心灵的老师,动手很重要。不参加劳动实践,学到的知识很难巩固。劳动过程中磨练孩子的意识,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体会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更关键是要使孩子从小就参加劳动,让劳动成为成长中的习惯。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懒惰的,懒惰的孩子是父母造就的。家长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失误,从改变自己的认识开始,继而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形成劳动光荣的观念。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劳动教育,孩子可能缺乏劳动人民的感情,看不起“低贱”的工作,容易养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事事指挥别人,不愿意屈身做体力活,容易养成贪婪、自私等不良性格,享受自己的成功。当然要教育孩子劳动,就要避免把劳动当成一种惩罚。不然他会讨厌劳动。最后告诉孩子:“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

遥想我们自己孩提读书的年代,学校每周都设有两至三节的劳动课。劳动课上不仅要清扫校园,挑石块、挑泥土平整学校操场,还要上山采茶叶、捡茶籽、砍柴火等重体力活。虽然我们那时也才十来岁年纪,但在学校的劳动课上并不觉得辛苦、劳累,反而觉得自己能在劳动课上的积极表现而兴高采烈,心满意足。读书时代在学校劳动课上的经历,不仅培养了我们从小热爱劳动的观念和意识,而且也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毅力,那是一笔拿什么也换不来的人生财富。

可如今的孩子,不要说在学校里没有参加过诸如挑石块、挑泥土、采茶叶、捡茶籽、砍柴火等这样的重体力劳动,就连打扫教室卫生这样的轻松劳动也做不来,不愿做,有的甚至还叫父母来学校帮忙值日、打扫卫生。一些孩子由于从小就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以致于上了大学还不会做洗衣服、洗袜子之类的最基本的劳动。近年来,不是时常有大学生寄脏衣服、脏袜子、脏被子回家的新闻见诸报端、网络等媒体吗?这不能不说是当今孩子的一大悲哀。

但笔者以为,学生“劳动教育”的严重缺失不能只责怪到学生的头上,真正的责任应在学校和家长。不是吗?就拿学校来说吧,作为“德智体美劳”五字教育方针中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与足够的课程配比。加之,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一些中小学校对文化课比较重视,课程安排也多,而劳动教育课虽有涉及,但面比较窄,课程安排也很少。有的学校甚至只把“劳动课”停留在了“课程表”上,根本就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可见,加强“劳动教育”已是迫在眉睫,补上“劳动教育”这一课已是势在必行。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