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在职研or全日制选哪个?别急,从3种方式,不同难给你分析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23:11:55浏览:13分类:教育知识

在职研or全日制选哪个?别急,从3种方式,不同难给你分析

报考在职研究生,很多人总是会和全日制进行比较,下面就为大家说说难度的对比。

在职研究生考试难度和大家选择的报考方式有关,所以,可选择多种方式报考,而全日制研究生不同,只有1种。

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有哪些?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入学(双证,即学位与学历证)

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单证,硕士学位证)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学校自己组织的入学考试(单证,硕士学位证,个别院校也会颁发国内的毕业证)

在职研究生如何考?

非全日制研究生

首先,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要在每年10月份完成网上报名,官网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11月份参加现场信息确定。

其次,参加考试,分为全国统考和学校复试。

全国统考时间为12月份,均属于笔试科目,全日制与在职不做区别,考试内容相同,分数线也一样。

复试为学校组织的命题考试,主要是笔试和面试,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最后,学校会择优录取,成绩越靠前,通过考试的几率越大。

同等学力申硕

首先,先参加学校课程研修班的学习,一般可随时咨询报名,专科及以上学历就能参加,学制为2年左右,完成学习后参加结业考试,是学校命题。

其次,通过结业考试考试及修满学分获得结业证书,同时再满足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及以上。

最后,申硕考试在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考试科目为外语和学科综合2门,各科达到60分即为通过考试,但还需要完成论文答辩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

首先,报名参加学校的命题考试,以面试为主,部分院校也会安排笔试,在通过考试之后可入校学习。

最后,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之后,可获得国外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认证后才有效。

全日制研究生如何考?

在职人士,如果感觉还是全日制认可度高,可选择全日制学习,只是要辞去工作,周一到周五进行上课学习,这就要看大家自己的选择了。

报考全日制研究生,也要在10月份报名,12月份参加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考试,通过初试达到复试要求后,参加学校安排的复试,最终达到要求后被录取。

所以,选择全日制研究生,只有1种方式,只有通过考试后才能学习。

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难度对比

非全日制研究生:难→与全日制研究生难度相同

同等学力申硕:适中→与全日制研究生无关联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易→免统考,学校自命题考试

所以,报考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对比来看,各有优势与不足,大家就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选择。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在职研究生成为了不少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青睐,但同时也受到一些质疑,不少考生很想知道在职研究生跟统招研究生究哪个更?含金量更高?今天,在职研究生教育网给您具体的介绍一下。

在职研究生跟统招研究生的区别:

首先上课方式是不同的。统招研究生是属于周一到周五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职研究生是属于非脱产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那种,上课方式主要有3种,周六日上课、假期集中上课、网络教学,跟工作时间是没有冲突的。

最终获得证书不同。统招研究生是学位学历双证,在职研究生是一种学位再教育,是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同等学力结业证书。但是据了解,在职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跟统招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证书社会的认可度是一样的,对你以后工作的晋升、加薪等等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学习环境不同,接触圈子不同。统招研究生多是一直在校的学生;在职研究生多是相关领域的在职人员,甚至还有很多是有着深厚工作背景和技术经验的高层人员,学员间可以相互交流,拓展人脉。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