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丽江虎跳峡有什么看点+如何到达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23:42:02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丽江虎跳峡有什么看点+如何到达

虎跳峡是来丽江必玩的景点,虎跳峡是国家4A景区,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水流拍石,以险闻名,不少人慕名而往。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虎跳峡以及交通到达方式。

关于虎跳峡

虎跳峡位于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东北,分上虎跳(适合所有人、中虎跳(适合青壮年、下虎跳三段(适合专业旅游,虎跳峡以“险”名天下,主峰海拔高达5,596米,西岸山峰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比美国地狱峡谷的高差还多出600米,游客身入谷中,看天一条缝,看江一条龙;头顶绝壁,脚临激流,心惊胆战。由于山岩的断层塌陷,造成无数石梁跌坎,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错,险滩密布,飞瀑荟萃。

关于虎跳峡的美丽传说

关于虎跳峡,还有这么一个流传很久的美丽故事。

传说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玉龙山、哈巴山,原是五兄妹。三姐妹长大之后,不想一直留在家中,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希望能遇到自己的如意郎君。但是父母却不希望三姐妹外出,想要让她们留在自己的身边,在又急又气的情况下只能让玉龙和哈巴去将三姐妹追赶回来。

随后,玉龙便带着十三把剑,哈巴挎着十二张弓,抄小路来到丽江,面对面坐着轮流守候,并约定谁放过三姐妹,就要被砍头。轮到哈巴看守时,玉龙刚睡着,金沙姑娘就来了。去路被两个哥哥挡住了,怎么办呢?

聪明的金沙姑娘想起了哈巴有爱打磕睡的毛病,便边走边唱,一连唱了十八支歌。婉转动人的歌声果然使哈巴听得入了迷,渐渐睡着了。金沙姑娘瞅准这一机会,终于从两个哥哥的脚边猛冲过去,大声欢笑着飞奔而去。玉龙醒来见此情景,又气又悲,气的是金沙姑娘已经走远,悲的是哈巴兄弟要被砍头。

他不能违反约法,抽出长剑砍下了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去痛哭,两股泪水化成了白水和黑水,哈巴的十二张弓变成了虎跳峡西岸的二十四道弯,哈巴的头则落在江中变成了虎跳石。

如何到达

1.公交车

丽江每天有两班车(8:00、8:30直达虎跳峡镇,车费20-23元。也可乘坐到香格里拉县的班车在虎跳峡镇下车。

香格里拉县每天有多班发往丽江的班车,在虎跳峡镇下车即可。车费约20元。

2.租车/包车

从丽江也可拼车或包车至虎跳峡,拼车每人约35-50元不等,包车视车型不同价格在150-300元之间。

虎跳峡是以险出名。虎跳峡的景色是雄伟壮观的,你在欣赏的时候是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受。这个地方很值得去看,虎跳峡感觉除了险以外就是“奇”了。

徒哈巴、观玉龙,宿山美——山美客栈

客栈文化琳琅满目,它就像个熔炉,融合了许多更细的文化内容,现在我就来详细品味山美的到底有多美。

背景:“滇藏茶马古道”穿越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沿线独特的高山峡谷,景色壮丽,森林茂密,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古道”经过全球十大金典徒步线路之一:虎跳峡,徒经高路山间时仿佛耳边还回荡着当年马帮穿过峡谷留下的声声马玲声,而哈巴、玉龙则将您夹道迎送。

特点:虎跳峡的山有哈巴,有玉龙。朦胧的玉龙,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徒步行走在哈巴朴实的路上,观看那些所能看到的,用心去倾听自然的一切美好,与自由、与自然同行,途经山美时不妨停下脚步歇歇,站在山美能将玉龙尽收眼底,既不辜负哈巴,还青睐了玉龙。

客栈装饰、布局、经营文化参照当地民族特色,比如“客卧背景”会围绕虎跳峡的故事、风景等来装扮烘托整个客栈气氛,只要和游人的思想有了共鸣,客栈就会成为他们心怡的“家”。

鉴赏度:很重要的一点是山美客栈它会把自己营造成像一个“家”游子的家。在山间晒太阳,立足哈巴、远眺玉龙,上网发呆聊天。它又是一个来自五湖四海各方游人互动的地方,所以在这样的客栈你可以交上很多不同地方的朋友,收获心情收获美景,甚至意外中的更多。

山美-虎跳峡的宁静之都徒步休闲发呆胜地

徒步人享受世外桃源的地方-山美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