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科技数码 > 正文

如何鉴别泸州老窖真伪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1-25 20:35:32浏览:10分类:科技数码

如何鉴别泸州老窖真伪

一、抽样

从批量中抽取1—5件(箱)酒,开箱进行检查。 1、特曲、头曲开箱后一箱酒中每瓶酒瓶底部不能同时出现英文字母A、B、C、E、G,但每箱酒有可能出现两个字母。 2、整件酒中产品检验合格证的编号应和每瓶酒的标签背面的生产日期后6位数相吻合。 二、外包装 1、标签 印刷精美,泸州老窖四个专用字凹凸饱满,清晰完整,小于5号字不误字意。特曲的标签背部印有红色的英文字母和7位数编号,同样头曲也如此,但颜色为蓝色或红色。二、三曲为红色,礼盒二曲为黑色。 2、礼品盒 印刷精美,泸州老窖四个专用字凹凸饱满,清晰完整,小于5号字不误字意,覆膜粘结牢固,表面干净,平整,不模糊,光洁度好,无皱折,无起泡和粉箔痕,礼品盒粘合处有厂家代码为拼音字母,如重庆华彩印务公司“H、C”等。 3、瓶盖 瓶盖形状完整,表面光洁,凹凸图案饱满,涂膜无划伤,色泽均匀。瓶盖应内外表面有涂膜,内表面涂膜应区别于铝材质颜色。 4、酒瓶 特曲、头曲为泸州老窖专用瓶型,瓶体端正,光洁度好,且底部有英文字母代号。 5、塑料打包带 外观色泽均匀,花纹整齐清晰,无明显污染,杂质,且打包带上压印有泸州老窖四个专用字三、内在质量 1、理化卫生 理化指标检验符合GB10345等,卫生指标符合G***09规定。

2、感观尝评

泸州老窖酒酒体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具有典型的浓香型风格,世称泸型酒,其特点为十六字:醇香浓郁、饮后犹香,清冽甘爽,回味悠长。

四、800电话防伪系统 从2001年开始,特曲、精品特曲等产品的礼盒开口处均粘贴有“电话防伪标签”,可通过电话查询真伪。以上为鉴别真假泸州老窖酒的基本常识,应综合运用,防止片面误判,如果感觉判断无把握,可与泸州老窖公司打假办联系。电话:(0830)2293459,2296262-2406传真:(0830)2292348 官方提供的鉴别方法 (一)厂家鉴别

在选购时,应该认准真酒商标上的“中国四川泸州曲酒厂“四川省泸州曲酒厂”字样,外销”或酒为川泸州酒厂”8个字,没有分厂的“中国四名称。假酒为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常常标注与真酒字音雷同的厂如,如“分厂”泸州老窖曲酒厂”、“泸州曲酒厂等。

(二)商标鉴别 真酒为全瓶贴注商标,中间有“泸州老窖”4个小字和“特曲酒”3个大字,上面中央还有用麦穗组成的圆形商标图案与颜色,假酒甚至字形和瓶型,都和真的相近似,但在注册商标“泸州牌商”上有所区别,一般不敢冒用“泸州牌”标而改用其它字号。 (三)封口鉴别 真酒在瓶盖封口胶套上印有“泸州曲酒厂”的字样。金属防盗盖上印有“中国四川泸州曲酒厂特曲(头曲)”的字样。假酒没有封口胶套,即使用真瓶装假酒也可以用这个方法鉴别出来。另外还可以从商标的新旧程序加以区别。 (四)品味鉴别 真酒具有“浓香、醇和、甜润、回味”四个大特点。开瓶拔塞以后,芬芳飘逸,轻咽慢品,韵味无穷,饮后余香经久不绝,嗝噎回味,浓香犹存,不容易上头,尤其是饮后的回味有一股特殊的水果香气,使人感到心情愉快。假酒多为劣质酒,浑浊而有沉淀,味道与真酒之别,判若云泥。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四川省泸州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泸州老窖酿造工艺的背景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工序繁杂,经过精选原料、粉碎、拌粮润粮、拌糠、上甑蒸酒蒸粮、摘酒、出甑摊晾、拌曲、入窖、封窖发酵、开窖滴黄水、起运母糟并堆砌母糟等十二道工序来最终酿制成泸州老窖酒。

2006年5月20日,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58。酿造技艺,发源于古江阳,是在秦汉以来的川南酒业发展这一特定历史时空氛围下,逐渐孕育,兴于唐宋,并在元、明、清三代的得以创制、雏型、定型及成熟的,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举世无双的酒文化。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