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孔子肖像描写作文800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1-25 20:40:05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1. 关于孔子肖像的描写

孔子像 宋·马远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被称为“长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有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的说法。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头顶中部有凹陷。清朝陈立相信此说,“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史学家钱穆在《孔子传略》中也持此说。

2. 孔子的肖像作文

据说孔子的形象很特别,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雕像那种成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长相

更有可能的是属于那种看起来很高大魁梧的山东大汉,估计身高在一米九左右,而且也并不是人们并且样貌还比较丑陋的那种……依据是:

当孔子乘着牛车、风尘仆仆地往来奔波,周游列国,推销他的学说时,绝不象现在的著名教授那样,出国讲学,乘专机,住套房,儒雅堂堂,而是肌肠形咕噜,形如丧家之犬。孔子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凄惶的影子,是一个并不得志的落魄文人,而不是大儒形象。之后孔子在鲁都杏坛招徒三千,大兴私学,在我看来不过是为生活所迫,这有孔子的话为证:“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 孔子的肖像描写

孔子一个山东大汉,武功还不错(骑射)。远远看去看去有点粗野:脸两旁垂下长胡须,下巴也垂着长长的胡须,看去就像一颗松树;眼睛顶着浓眉,睫毛很短就像修过,脸庞黑而大颧骨突出就像人他在靠近你,就像一只老虎望着你,但是又露出两颗大牙就像松鼠一样露出大牙;头顶上纯青色头巾包着一束头发;耳朵黑黑长长就像两把刀斧。这就是夫子的头,身体很高大,一般身材的人必须仰望,才能看到他,但是夫子从来不会让自己显得比你高很多,或坐或俯,总保持与你的和谐。就是这样的外表却完全颠覆了他,曾经组团出国旅游时还被认作杀人犯阳虎,可见夫子相貌的确很凶狠,所以人不可貌相。

你和夫子相对见面时,他却微微笑着示意你先坐,笑容温和;这时你可以看到他的衣服并不是阿迪,耐克那些名牌,而是一般的葛布衣服,冬天冷时皮衣也是很朴拙的,你和他说话时他又总是望着你,或者看着你眼睛,或者看着你脸庞,总是一副专注的样子,哪怕你就是废话连篇。你夸奖他时,他又很轻柔地推辞,表示过奖了,那样平静而和蔼。待到一起出去时他又微微笑着,示意你先走。

这就是夫子,温良恭俭让。

4. 孔子的外貌描写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孔子肖像描写作文800字

关于孔子的相貌,《史记》上记载说他“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孔子世家》上也有同样的记载。我想司马迁离孔子的时代比我们要近的多,所以他记述的孔子的样子要比后来的人更接近实际情况。所谓的圩顶,根据《索引》的解释,就是“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这样看来,孔子的头顶骨是中间低而四边高,其模样并不能令人十分恭维。《史记》上又说,孔子成年后“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根据吴承洛先生《中国古代度量衡史》的推定,周尺一尺合今19.91公分,那么孔子的身高就当有今天的1.91米还要多一点,快要赶上巨人穆铁柱了。至于孔子有没有胡子,史料上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好臆想。不过据我看来,孔子即使有留有胡须,也不会是后来人画的那样的长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古人似乎是以长髯为美的,如《汉书》称汉高祖刘邦“美须髯”,《三国志》也说关羽“美须髯,故(诸葛)亮谓之髯。”可见古人是以有长髯为美的。孔子既被人称为圣人,如果真的是长髯的话,况怕史书上早就要大书特书几句了。但司马迁都没有写进去,怕还是没有的可能性较大。

关于孔子的面孔,《孔丛子》说他“河目隆颡”,是个长眼高颧骨的人,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奔颅头。《荀子》上则说“仲尼之状,面如蒙亻其 。”蒙亻其 是上古时代人们避邪驱鬼和送葬时所用的神像,既然是用来吓唬鬼魅的,其样子狰狞可怖自然可以想见。当然你也许会说,荀子虽然距离孔子的时代很近,但他毕竟也没有见过孔子本人。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见过孔子的人是怎样描述孔子长相的吧,幸好史料上留下了一段这样的记录。那是当年孔子仓惶从宋国逃出以后,在郑国又和门人走散了,有人见他独自可怜兮兮地站在东门的城墙根下,就对到处找他的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传说中尧正是瘦长的身子,“河目隆颡”的脑袋,而“皋陶之状,色如削瓜”,皮肤泛着青色,禹的身高据史载正是九尺二寸。说孔子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大概是说他还是个腰长腿短的人吧。子贡按照那人的指点果然的原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莞尔笑道:“外貌说的还在其次,倒是‘像丧家之狗’这句话,说的太神似了。”他老人家在恢谐中对郑人的描述基本上还是认可了,这与司马迁和荀子的记述也是非常吻合的。没想到我们的至圣先师个子虽然很高但身材上下却不大成比例,脑袋顶上凹陷而前额又凸起,皮肤泛青,长相竟是这般的令人失望。

5. 写一篇500字关于孔子的生活言语的肖像作文

很惭愧的,孔子身为我国乃至世界永垂不朽的一代圣人,但我并不了解他什么。一提起孔子,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和,那一句至理名言。

一个晚上,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一块小山坡上,就是这里的黄土啊,深深得埋葬着他的一位故友。皎洁的月光披洒在他满溢的回忆之中。他的眼神变幻着,仿佛是天上飞舞的云彩,然,却清澈如水。渐渐地,他像悟出什么道理似的,双眸变得像被一层温暖的月光笼罩一般柔和。然,却深不见底。此刻,连徐徐清风也不愿打搅这般静谧。终于,孔子的双颊滑下两滴晶莹的泪珠,悲喜交加,长叹一句。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就像是汩汩涌动的江水一般,不分昼夜地奔跑,奔跑,永不停止。

但我更宁愿相信他是在上面我所描述的画面中吟出这千古名句的。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把玩着手中的钢笔,我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在抽屉的里面,还有一大堆的复习资料在等待我关切的眼神。看来,不上演一场新的愚公移山已不可能。努力吧,离期考已经没有多少天了。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呀,七路车来了。”我张望了一下。为了赶车,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辆摩托车,它飞速前进,离我越来越近了。我顿了顿。恍惚间,我仿佛看到自己倒在地上,满地都是妖异的红玫瑰,煞是艳红,甚至到了刺眼的地步。此时,摩托车已从我面前掠过,只留给我一阵风,一阵冷彻入骨的风。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许多伟人的笔下时间总充当着无情而强大的角色。那么,对于时间,我们只能把握了。

该奔跑就奔跑吧!该停下来就停下来吧!

6. 以《我心目中的孔子形像 》为题写一遍800字的作文

我心目中的孔子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风中这位鲁国的国公依旧一丝不苟,这种庄严在风动的夕阳中与相邻的泰山辉映在一起,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病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他三十而立办教育,开私塾,使贫困人民得以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播突破了出生,阶级的鸿沟,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知识走进民间,面向大众。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这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壮举,是我们的民族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任何以出生决定知识走向的民族,为中华民族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的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的战火弥漫着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问题亦急需解决。当今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需要“和谐”!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平均.重视民生的个守本分的和谐社会吗?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7. 关于肖像描写的记叙文800字

以下内容供楼主参考,按照步骤每条写几句话基本上就凑够八百字了,希望能够帮助你哦~ 肖像描写 大肖像。

从广义上说,人的肖像包括年龄、身高、性别、服饰、长相等,这些方面的写法,千万别用精确的数字去表达,如穿了5件衣服,长了1200根头发,35.5岁,1.785米多,因为这些数字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要用感觉去写,如年龄,豆蔻年华、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如个头,高个子、特别高、细高挑。 二是小肖像的细节描写。

脸、发、眼、眉、鼻、嘴、须、耳、手、足等,称为小肖像。 肖像描写似乎很难,但是,只要我们抓住了“像”字,就不难了,也就写成功了。

1、脸庞 脸颊 脸膛脸庞;方脸 圆脸 长脸 尖脸 胖脸 怪脸 瘦脸白脸粉脸瓜子脸 脸蛋儿 鹅蛋脸 苹果脸 桃花脸 枣红脸 粉红脸;红脸 黑脸黄脸青脸灰脸 马脸 麻脸 猴子脸 红脸蛋鸭蛋脸 脸膛赤黑脸庞清秀脸色红润 脸色发绀脸色蜡黄 哭丧着脸 古铜色脸脸儿 *** 脸儿晕红脸如玫瑰脸膛棕红 2、发 云鬓 白鬓 头发长发浓发卷发 烫发 短发短辫 辫子 辫梢 长辫 黑发白发茸茸短发 蓬松短发 鬓发斑白 鬓角花白 满头银发头发乌黑 头发斑白乌黑光洁 两边披分波浪发式 两鬓染霜鬓如银霜自然鬈发 金发卷曲满头青丝 披头散发 3、眼睛 眼球 眼珠 眼角 眼梢眼眶眼窝 眼神;黑眼 白眼 红眼 蓝眼 灰眼褐眼斜眼;眼色瞳孔 睫毛 眼帘 秋波秋水老花眼;大眼睛小眼睛 细眯眼 杏儿眼丹凤眼三 角眼 肿泡眼近视眼远视眼骨碌碌 直勾勾 眼睁睁 圆溜溜滴溜溜、单眼皮双眼皮鱼尾纹 水汪汪水灵灵眼如秋水;火眼金睛 乌黑眸子目光温和目光炯炯目光四射目光闪烁 4、眉毛 粗眉 细眉 浓眉 淡眉 黑眉 白眉银眉;剑眉柳叶眉 卧蚕眉 扫帚眉浓眉大眼眉舒目展粗黑眉毛 眉梢飞扬眉毛修长 愁眉紧锁眉如柳叶眉如新月眉如卧蚕 眉清目秀 眉飞色舞眉开眼笑 眉目疏朗 眉目传情眉毛乌黑银眉鹤发喜上眉梢愁眉苦脸 5、嘴巴 大嘴巴小嘴巴尖嘴巴 厚嘴唇 薄嘴唇 紫嘴唇嘴唇发紫嘴唇苍白嘴角上扬尖嘴猴腮嘴巴紧闭 唇如胭脂唇如朱砂嘴如樱桃 嘴若含丹 嘴唇红润 唇无血色 6、鼻子 红鼻 鹰鼻 狮子鼻酒糟鼻蒜头鼻 高鼻梁塌鼻梁 鼻子挺直鼻翼煽动 7、耳廓 耳轮 耳屏 耳垂耳根耳背 大耳朵小耳朵长耳朵 老鼠耳 耳带翠环 耳带金环耳带银环 耳带珠翠 两耳垂肩耳红到根 面红耳赤 8、手脚 手如玉 粗黑大手纤细白手双手灵巧飞毛腿 步伐矫健 小腿白哲两腿滚圆腿像灌铅健步如飞步履蹒跚 9、体态 高个 矮个 胖子 瘦子 虚弱 矮小 修长苗条丰满 魁梧 结实 坚实 强壮 匀称 标致俊俏瘦小瘦削 瘦弱 魁伟 威武 健壮胖乎乎体魄健壮腰圆膀宽 腰弓背驼弱不禁风 身体修长身材魁梧五短身材 虎背熊腰 胸脯丰满袒背露胸英姿勃勃英姿飒飒 仪表堂堂一表人材举止大方 举止庄重 外貌不扬雍容大方亭亭玉立 姿态娉婷气宇轩昂 10、服饰 入时 时装 时兴 时髦 时宜 俗气 穿着 穿戴 打扮 淡妆 大方 得体 高雅 端庄 讲究 美观 老气 利索 亮丽 亮堂 美艳 浓妆 贴身 雅致 衣着 装束 新颖 梳妆 衣冠 傻气 盛装 士气整齐 朴素装扮时髦 穿着大方 不修边幅 珠光宝气 做工考究 精心打扮 落落大方 崭新装束 衣衫破旧 清凉秀丽 对中小学生来说,肖像描写要抓住六个要点:像、特、序、联、细和话。这里仅对静态的纯肖像描写而言,不针对更多的复杂情况。

像是肖像描写最根本的,要写的像其人,通过文字所写出来的形象像拍出来的照片一样。这正如给人画肖像画的,你话的像,人家愿让你画,愿意掏钱买你的画,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老师刚开始教学生写肖像的时候,一定让学生做到两点,一是 *** 别写假, *** 人,不编着写,是啥样就写啥样,不能美化,也不能丑化;二是在写的过程中时时处处死死地想着其人长得是什么样,不要去想别的。 琢磨这个人的长相,最有效的是抓住他的外貌特点,把特点的“点”抓住了,就建立起了大轮廓,这个框架建立起来,就为整个肖像的描写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同时,还要抓重点的“点”,在头、发、脸、眼、眉、额、颊、腮、下巴、鼻、嘴、年龄、身材、衣着、手、足等等诸多的肖像点中,眼、脸、发、头是重要的,而眼是最重要的,是“心灵之窗”,是人之灵魂所现,又是人的神采之泉。所以,我说要抓“特”。

“序‘就是说要讲究顺序,不能随意乱写。大顺序是年龄、身材、衣着,之后再写五官;小顺序是在五官领域内,要自上而下地写。

写的过程中,要互相之间自然而然地联系,合理地、符合原本地连着写,这才会写成一体,不要孤立地写,把肖像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这就是我所说的连。

如,浓眉下的那双大眼睛……,白里透红的脸上那双杏仁眼……。 “细”就是要“细中求活”。

作为初始练习,只有把现象写细了才有可能写活,粗拉拉地写是写不活的,打比方说,你搭出的舞台太小,上面容纳不了更多的演员和景物,就演不出更精彩的剧目。什么是细?什么是粗?这是相对的。

“她长的很好看”,这是粗;“她那如云的秀发飘在肩上,秀发托出的那张白里透红的圆脸,就像一朵盛开的桃花……’这是细写。可见,细写容易写活。

教学和学习的任务在于写细。差异正在这里,三年级学生,没跟老师学过,也能写出“她长的很好看。

8. 请教『写有关孔子的作文』800字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风中这位鲁国的国公依旧一丝不苟,这种庄严在风动的夕阳中与相邻的泰山辉映在一起,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病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他三十而立办教育,开私塾,使贫困人民得以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播突破了出生,阶级的鸿沟,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知识走进民间,面向大众。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这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壮举,是我们的民族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任何以出生决定知识走向的民族,为中华民族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的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的战火弥漫着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问题亦急需解决。当今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需要“和谐”!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平均.重视民生的个守本分的和谐社会吗?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9. 请教『写有关孔子的作文』800字有关孔子

我去过孔子传播思想,教育子弟的圣地——曲阜。

或许由于相隔的时间太久了,我只记得孔府比皇宫还高的门槛;孔庙的满园银杏树,孔林的子贡手植树和旁边那块使我流泪的石碑;还有那条在树荫下长一华里的路,路的一边种了73棵树,代表孔子享年73岁,另一边种了72棵树,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贤人。但是是我永生难忘的是那一股如烟雾般飘渺的书香,和那一片让人不忍破坏的宁静。

我现在才明白孔子对人的教育意义绝非只在《论语》之中,还有那种好学勤奋的精神和气沉丹田、平静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3356631祥和的气质。我曾经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为我认为“兼爱、非攻”比孤零零的一个“仁”字更富有血性。

我觉得儒家学说太中庸了,有时表现出一种懦弱。随着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识到虽然“儒”和“懦”两个字很相像,但他们的意思却不可同日而语。

我了解到,墨家思想是从儒家思想中分离出来的,它们的本质都是躲避争端,崇尚和平,它们可以融为一体。其实儒家思想并不难理解,就看你怎么看它。

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极,实际上儒学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大度和宽容,宽容并不等于懦弱,具体来讲就是:不是争不过,而是不喜欢争斗”。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上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顽强固执的人。

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时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

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

“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

以下是《细说三国》中对诸葛亮的记载,评价

这本书很好,如果你想了解三国人物,建议你买《细说三国》看看

诸葛亮在出山以前,是很普通的一个文士,对曹操并无恩

怨,和孙权这一边也没有什么联络,虽则他的胞兄诸葛瑾已经由

于孙权姐夫弘咨的介绍,在孙权身旁当了一名左参议之类的官。

诸葛亮究竟是那一省的人?我倘若说他不是河南省人,就

难免为万千的河南乡亲所不能宽恕。实际上,依照今日户籍办

法的规定,他应该是一位在河南省设有户籍的中国国民。

倘若严格地按照生在什么地方,才算是什么地方的人,那

末,他应该是山东人了。他的出生地,是(今日沂水县附近的)琅

邪郡阳都县。

更严格的算法,是算他的“近代祖先”,与“远代祖父”。他的

近代祖先,是诸城县的葛家。这诸城县的葛家,迁居到别的郡

县,喜欢自称“诸葛”。

他的最古的祖先,是河南东部的葛国的国君,曾经与商朝的

成汤作邻居,被成汤讨伐过。

所以,说来说去,他还是敝省河南的人。

也许,湖北省的朋友们会抗议。理由是,诸葛亮所住的“隆

中”不在别处,在湖北襄阳的西边郊外。

河南人的答复是:襄阳在当时离开我们的南阳太近。而且,

诸葛亮自己说过:“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诸葛亮从来不曾说过

“躬耕襄阳”啊!

然而,像诸葛亮这样我们都喜欢的人,就让他多兼几个省

籍,有什么不好呢?古希腊的大诗人荷马,不是曾经有过七个国

家声称荷马是它们的国民么?

诸葛亮之所以获得一千七百多年以来这么多人的喜欢,第

一大概是由于他既忠且勇且智。忠臣很多,勇将也不少,忠勇而

兼有计谋的,便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他了。

他而且颇有文才。与均足以确定他在中

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依我个人的愚见,他最感动我们的地方,是他对刘备的一份

死生不渝的义气。他明知由于荆州南郡之失与关羽之死,消灭

曹魏已不可能。然而他依然出兵六次(所谓“六出祁山”),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报

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

他另有一点十分可爱的地方,是长得漂亮,一表人才(他所

娶的太太传说极丑,倘若真是如此,那就更足以显出他的“伟

大”。我的父亲曾经告诉我:“诸葛亮娶一个丑太太,是十分聪明

的举动。否则,他就不能专心办公了。抗战期间我在重庆,有一

位热心的朋友向我建议,公开演讲时,说诸葛夫人是“三心牌”:

见面的时候恶心,摆在家里放心,想起来伤心。其实,诸葛夫人

并不难看,“难看”的谣言的主要来源,是黄承彦老太爷自己一封

信。黄老太爷在信中向诸葛亮说:“我有一个女儿,虽然长得难

看一些,却可以帮你做一些扫地煮饭之类的粗事。”谣言的另一

来源,可能是南阳的女孩子们或襄阳的女孩子们“同行相嫉”,见

到诸葛夫人嫁得了那么漂亮的小伙子,就妒火中烧,纷纷想象诸

葛夫人的毛病,例如太高了,太矮了;眼睛大得像驴子,或小得像

一条线;耳朵肥大像猪,或长长的像兔子;脸是马脸,又麻;或脸

是扁得像饼,鼻孔朝天,等等……这虽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

辞”,却可以说得上是“仇人心中出无盐”了)。

我应该把文章写得略为平淡一些。诸葛亮与他的夫人,未

必是一对堪比于孙策与桥大**,或周瑜与桥二**之“一对璧

人”;也未必是“郎才女貌”。至少是,郎才而女不太丑罢。

一般老百姓另有他们喜欢诸葛亮的原因:诸葛亮会呼风唤

雨(借东风),会制造自动的木牛流马,也会把周瑜气死,把王朗

骂死。这些,都是上了作者的当。

诸葛亮哪里会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呢?他也不曾制造出

不需人力推动的木牛流马;妙计他诚然有,而且很多,却未必每

一次都能胜利。总之,只是比起一般的文臣武将,较有能力而

已:不是天才,更不是“妖道”。

他生平不曾穿过那八卦袍,也没有不分寒暑,手摇鹅毛扇子

一柄。他头上戴的是不是有青丝带的帽子(纶巾),也大有问题。

最先说诸葛亮“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的,是的著者王圻。王圻是明朝人。

宋朝的苏轼,认为“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是周瑜。苏轼

在他的“赤壁怀古”一首词里写了:“遥想公瑾(周瑜)当

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比王圻早了好几百年,离开三国时代较近,似乎他说的

话要比王圻的“可靠”。却也未必。苏大先生的诗词好,文章好,

字也写得好。考据与考证的学问却常常有毛病。中的

赤壁,并不是当年周瑜对曹操打仗之时的赤壁。赋中有“东望夏

口,西望武昌”的话,把这两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也说得很不精确。

他在“赤壁怀古”的这一首词之中,说周瑜刚刚娶了“小乔”

不久。事实是,已经娶了她九年以上。

苏轼不曾注意到“赤壁之战”发生之时,并不是夏天,而是冬

天。周瑜不需要挥动他的“羽扇”。

那末,究竟是谁有“羽扇纶巾”?是宋朝苏轼所说的周瑜呢?

还是明朝王圻所说的诸葛亮呢?是不是王圻确有所本,而苏轼

并无所本?是不是王圻与苏轼都不过是“说说罢了”,没有下过

什么考据与考证的功夫?

倘若我们去请教京剧专家,他们的答复就很容易叫我们立

刻有“无可奈何的满意”。专家说:“历史是历史,戏是戏。”“羽扇

纶巾,诸葛亮在戏台上已经用了;就让他用下去罢。周瑜,有两

根野鸡毛插在头上,就不必也用羽扇纶巾了。”

京剧之中的诸葛亮是老生,而周瑜是小生。历史上的诸葛

亮却比周瑜小上七岁。当时,建安十三年,诸葛亮二十七岁,周

瑜三十四岁。

京剧之中的诸葛亮,嘴唇上挂了很长很多的黑颜色的胡子。

这个我当然反对,但是还可以容忍。周瑜呢了,一位盖世英雄,被

专家们插野鸡毛在他的头上,披了粉红色的袍子在他的身上,而

且逼着他用娘娘腔说“小生”式的湖北话,真正岂有此理!

诚然,“历史是历史,戏是戏”。但是,我们学历史的人从来

不敢糟蹋京剧家们的戏;为什么京剧家们老是喜欢歪曲我们的

历史呢?

乘此机会,我代表敝同行若于人对三家电视台的某一些历

史连续剧的制作人、编剧人、导播人、登广告的提倡人,同时附带

地提出相当严重的抗议。抗议什么呢?抗议你们把吕四娘送进

了少林寺,和许多和尚混在—起!也抗议你们把雍正皇帝也写

得年轻英俊,一度迷惑了吕四娘。对不起。

话归本题,我们还是谈谈诸葛亮罢。他家原姓葛,老家在徐

州琅邪郡诸县(山东诸城),迁居到阳都县(沂水)。他本人流落

到荆州南阳郡的邓县。汉朝的邓县故城一名“隆中”,不在今天

的河南,而在今天的湖北,襄阳县之西二十里。

他之所以流落,由于父亲诸葛珪早死,随了叔父诸葛玄到

(江西南昌)豫章郡。诸葛玄受刘表之任命,当过很短时间的豫

章太守;被曹操派来的朱皓赶走,去了襄阳闲住;不久,病死。诸

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失了依靠,就作了农夫,在“隆中”长住下来。

请葛亮住在隆中,所过的生活是地地道道、半耕半读的生

活。他不能不耕,因为叔父诸葛玄已死,他自己在刘表的衙门里

并无一官半职。他不能不读,因为志趣很远很大。

他读书的方法,是注重大的问题及其解决方略,而不肯浪费

时间与精力在琐碎的、咬文嚼宇的“小题目”上。

几十年前,笔者曾经在巴黎请教过袁世斌(冠新>先生:“什

么样的人,才可以办大事?”袁先生说:“脑筋清楚,就可以办大

事。”我又问;“怎么样的脑筋,才算得是清楚?”袁先生说;“清楚,

就是有条理:懂得提纲挈领,把事情分出一个大小先后。”

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可能便是如袁先生所说:研究出事

情的大小先后,及其处理的方法。

他的三位同学,都和他不同,喜欢把书上的字句完全记住,

完全背得。这三位的姓名是:石韬、徐庶、孟建(他们的宇,是广

元、元直、公威。诸葛亮自己的字,是孔明)。

诸葛亮曾经看出这三位同学的志愿与能力,说他们将来可

以做官,做到刺史、大守(后来石韬果然做到太守、“守典农校

尉”。汉朝的“守”字等于民国初年的“署理”二字。如徐庶在长

坂坡之役以后,因老母留在樊城,落入曹军之手,而回到北方投

了曹操,在曹操下边做到了“右中郎将”与御史中丞。孟建做到

了凉州刺史、镇东将军)。

三位同学在当时问诸葛亮:“你自己的志愿与能力呢?”诸葛

亮不肯答复,只是笑而不言。

他们三人,尤其是徐庶,其实也并不是不知道诸葛亮的志愿

与能力。因为,他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管仲辅助齐桓

公尊王攘夷;乐毅把亡掉了一大半的燕国,完全恢复,而且占领

了齐国的十分之九。诸葛亮有志于使得汉朝中兴,于此可见)。

当时的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太狂妄。徐庶却深信诸葛亮确

有比得上管仲、乐毅的能力。

还有两个人,也很深信诸葛亮是天才。其中的一位姓崔,号

州平(名叫什么,现存的史料没有记载),是(河北省蠡县南边的)

博陵县人,避乱住在荆州。父亲崔烈是名士,可惜花了钱买司徒

与太尉的官位,声誉一落干丈。其后,因为大儿子崔钧参加了袁

绍的讨伐董卓运动,崔烈被董卓关在牢里;董卓死后,被释放;李

催来到长安,崔烈死于李催之手。崔州平是崔烈的小儿子。

诸葛亮的另一位知己,是长他一辈的亲戚、襄阳人庞德公。

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诸葛亮的姐夫。庞德公说:“诸葛亮好

比是一条卧龙”(睡着的龙,还不曾醒,醒了就会飞走)。

庞德公对于自己的侄儿庞统也很称许。说庞统是一只凤

雏。凤雏,就是雏凤,出生了不久的凤凰,将来前途无量。

庞德公的一个朋友司马徽,是颍川郡阳翟县人,也流寓在襄

阳,带了家眷与庞家同住在洄湖之中的一个小岛之上。这个岛,

叫做鱼梁岛。这位司马徽颇有知人之明,庞德公称他为“冰镜”

(的作者误写为“水镜”)。所谓冰镜,意思是:司马徽

极冷静,能够冷眼观人,冷得像冰,而看人看得准,像镜子一样。

司马徽的经学、史学、子学,都有相当深的造诣。远方青年

走来跟他念书的颇有几位。知名的有向朗、尹默、李仁。这三人

都在刘备取得益州以后,做了重要的官:向朗当了几任太守,做

过诸葛亮下面的“丞相长史”,及光禄勋、左将军;尹默作过“劝学

从事”、太子仆射(教刘禅读;李仁的儿子李撰了尚书令

史、太子庶子、太子仆射(教刘禅的儿子)。

司马徽似乎不曾做过诸葛亮的老师,他与诸葛亮的关系,是

师友之间;在年龄上比诸葛亮长半辈。

习凿齿在里面说: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的,是

司马徽。刘备走到了司马徽家,专诚拜访,向司马徽请教对当时

的局势看法如何。司马徽说:“我不过是一个儒生,俗士,根本不

识时务。识得时务的,这里有卧龙与凤雏二人。”刘备进一步再

问:“谁是卧龙?谁是凤雏?”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姓诸葛,名亮。

凤雏姓庞,名统。”

所记载的与此不同:刘备驻屯在南阳郡

新野县,遇到徐庶,对徐庶十分器重。徐庶向刘备说:“有一位诸

葛亮,是睡在家里的一条龙。将军想不想见他?”刘备说:“你就

带他来见我罢。”徐庶说:“诸葛亮这个人,不是可以被我带来见

你的。你应该屈尊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便去拜访,前后拜访了三次(这三次,未必如的作者所说,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刘备遇到了崔州平;

第二次诸葛亮又不在家,刘备在途中遇到了石广元与孟公威;到

了诸葛家.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离开诸葛家,遇到了诸

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最后,刘备在第三次拜访之时,才见到了诸

葛亮,畅谈“时务”。也许.刘备拜访了诸葛亮三次,三次都见到

了,而且也都畅谈了。第一次谈得就很“投机”,所以第二次再

来,第三次又来,前后谈了三次以后,诸葛亮完全说服了刘备,刘

备也说服了诸葛亮。刘备答应诸葛亮,采纳他所建议的政略与

战略;诸葛亮也答应了刘备,离开隆中的草庐,跟刘备去新野,从

此为他效劳,到死为止)。

《三国演义》关于三顾“茅庐”的描写,虽然极不正确而文笔

十分精彩,也连带地似乎不太费力而给读者一一介绍了请葛亮

的几位好友与岳父黄承彦、弟弟诸葛均。

《三国演义》中的“茅庐”,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称为“草

庐”。《出师表》中有这么几句话:“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卑微,学识

鄙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

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有了这《出师表》里的几句话作为证据,鱼豢在《魏略》之中

所说,就不攻自破。《魏略》说,不是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而是诸

葛亮到了刘备那里去“求见”。见了以后,刘备因为从来不认识

这个年轻的书生,对他不甚理睬。诸葛亮偏要留在客厅,到了别

的客人走了以后,他还不走。刘备仍旧不太睬他,而拿起一只刚

刚有人送来的髦牛尾巴,编结这尾巴上的毛作消遣。诸葛亮忍

耐不住,就很冒失地说:“将军有没有别的远大志愿,还是就这样

以编结髦牛尾巴为满足?”于是,刘备才丢下髦牛尾巴,向请葛亮

说;“这是什么话?我哪里会以编结髦牛尾巴为满足呢?我不过

是弄着玩,解解闷而已。”诸葛亮说:“将军,你看镇南(镇南将军

刘表)比得上曹公吗?”刘备说:“不如。”诸葛亮又问:“您自己比

得上曹公吗?”刘备只得承认:“也不如。”

《魏略》的这一段对话,很像是《战国策》上策士的口气。很

容易叫人倍以为真。事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自古以来,像刘备那样以一个爵为亭侯,官拜左将军,作过

徐州牧,年纪有了一大把的人,肯去拜访—个二十七岁,姓名“不

见经传”,毫无资历的年轻人诸葛亮,虽不能说绝对没有,至少是

很不常有。这就是刘备非常人所及的地方。

诸葛亮在隆中,他在草庐里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已经被陈

寿浓缩在《诸葛亮传》之中。

他向刘备说:“自从有人发起讨伐董卓以来,豪杰并起,各据

一方,‘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其中,最厉害的是曹操。比起袁

绍来,曹操的名气小,兵少;他却终于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这

不仅是天意,或时机,人谋也有关系。曹操到了今天,兵有了一

百万;地位呢,掌握了朝廷,挟天于以令诸侯。刘将军,您是不可

以在这个时候和曹操较量短长的。”

诸葛亮继续说:“另一位不可以和他较量的人,是孙权。孙

家的人割据江东,已经有了‘三世’(陈寿所指的三世,是孙坚、孙

策、孙权。陈寿弄错。孙坚虽则是江东吴郡富春县人,却并不曾

有机会回到家乡,实行割据)。孙权这个人不仅有易于防守的地

盘(有长江之险),而且很得江东的民心。刘将军,您只可以和孙

权做朋友,不可以打他的主意。”

那末,该打谁的主意呢?该打刘表的主意。刘表有了这大

好的荆州,北有汉水、沔水;南有南海;向东,顺长江而下,通到吴

郡一带;向西,通到巴郡、蜀郡。刘表有了这可攻可守的荆州,却

毫无用武的能力。“刘将军,这似乎是老天爷安排好,给您做本

钱的。您是不是有兴趣呢?”

荆州以外,另有一个州,也是好地方,而主持该州的州牧比

刘表更无能力。这另外一州,是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与陕西南

部的益州;州牧刘璋是一个既糊涂而又懦弱的人。益州的土地

很肥沃,人民很殷实,刘璋却不懂得如何保存这一大片土地,照

顾那么殷实的人民。在益州的北部,汉中郡一带,有居心叵测的

张鲁,而刘璋不加防备。益州的才俊之士,早就想换掉刘璋,欢

迎一个配得上作他们的州牧的人了。

“刘将军,您不仅是汉室(景皇帝)的苗裔,而且信著于四海,

声望极高。您本人又喜欢交结英雄,思贤若渴。您便是一个配

得上到益州去作州牧的人。”

诸葛亮的结论是:倘若刘备能先取荆州,再占益州,便有了

立足点。然后把荆、益两州的内政办好,把边界的要害守好,西

和诸戎,南抚夷越(夷,指云南、贵州的各种夷人与苗族;越,指广

东、广西与越南的越人),同时“结好孙权”(与孙权结盟,建立友

好关系)。这样,便把脚跟站稳,可守可攻。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

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

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的这一番话,把当时中国的整个局势分析得明白透

彻;也把刘备所应该采取的步骤,设计得有条不紊。

其后,刘备得到他的帮助,完全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先取

荆州,后取益州,然后荆、益两州的兵同时出动,用钳形攻势对曹

操作战。

可惜,一则是曹操来得太快,没有等到刘备拿下荆州就来;

二则是刘备依靠了孙权的力量才抵住了曹操,因此而不得不把

荆州的最好部分(武汉一带的)江夏郡与(江陵宜昌一带的)南

郡,让给了孙权;三则是虽然在周瑜死后,经过一番磨擦而向孙

权用长沙换得了南郡,命令关羽由南郡攻取襄阳樊城,吓得曹操

想放弃许县,刘备自己也攻占了汉中,对长安形成威胁。却不料

因此而引起孙权的嫉妒与害怕,背弃了同盟的誓言,出兵偷袭关

羽的后方,杀害关羽,酿成孙权、刘备二人在猇亭拼得你死我活!

诸葛亮的隆中方案,终成泡影。

这些,留待以后细说。

现在,我们应该说一说,诸葛亮参加了刘备的阵营之后,有

过什么表现?他在赤壁之役,所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参加了刘备阵营.起先并没有立即获得什么重要的职位,

如所谓军师之类,因此也就不曾能够有什么惊人的表现(火烧博

望坡之事,与他无关)。

刘备自己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空头的“左将军”,虚有其号

的“宜城亭侯”,论实力仅有几千名兵士,在地位上仅是刘表所收

容的一员“客将”,既非州牧,亦非太守,新野一县也并非他的“防

区”,只是暂时的驻军之地。如此的一个刘备,怎么能给诸葛亮

什么官做呢?

诸葛亮在刘备的军营之中,倘若能有什么名义,也只能是所

谓“宾客”,相当于民国忉年的顾问、参议之流。

刘备对于这位二卜六七岁的宾客,确是十分器重,“情好日

密”,天天见面,谈个没完,老朋友关羽、张飞二人看不顺眼,说出

酸溜溜的话,刘备也就老实对这两人说:“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

水也”(封丁侯的人,自称为“孤”)。刘备请关羽、张飞以后不必

发牢骚;关、张二人也就乖乖地不再说什么了。

刘、关、张都不是“一介武夫,未尝学问”。刘备作过经学家

卢植的弟子,也就是大儒郑玄的再传弟子;关羽生平手不释卷,

喜欢读《左氏春秋》(俗名《春秋左传》);张飞呢,字写得极好,而

且也善画美人。诸葛亮书读得当然不会很少,却也未必读得比

刘、关、张三人都多。为什么刘备极喜欢与诸葛亮交谈呢?可能

是,诸葛亮长于分析,不仅言之有物,而且“头头是道”,对当前的

局势与随时发生的大小问题,“独具只眼”。

在这个最初的一两年,诸葛亮除了陪刘备闲谈以外,有没有

替刘备办过具体的事?我想,不会没有。像刘备这样作过州牧,

打过仗,经常掌握着若干人马而有志于“打天下”的人,是不至于

找到了人才而仅仅以谈谈为满足的。他当然有“用”这个人才之

意,否则不能有耐心和他一谈、再谈、天天谈。既然有意于“用”

这么一个人才,自然就必须先拿一些小事来“试试”他的能力了。

可惜,《三国志》的《刘备传》与《诸葛亮传》,均没有记载诸葛

亮被“试用”的经过。

《诸葛亮传》仅记载了刘琦向诸葛亮求救的故事。刘琦是刘

表的大儿子,失宠。得宠的,是刘表的小儿子刘琮与刘琮的生

母,亦即刘琦的后母蔡氏。刘琦对自己的未来很焦虑,曾经向诸

葛亮请教了好几次,诸葛亮总是不肯给他出什么主意。最后,刘

琦骗诸葛亮上楼;上楼以后,刘琦叫人搬走了梯子,然后向诸葛

亮说:“今天你我二人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话从你的嘴里说出

来,只有我一个人的耳朵听进了去,机密得很。你现在可以说话

了罢?”刘琦的如此安排,在动机上确是为了保持机密,而不是有

意对诸葛亮威胁(诸葛亮也不是一个肯在威胁之下贡献妙计的

人)。

诸葛亮对刘琦轻描淡写地说出下面的几个字:“君不见申生

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左氏春秋》,很多人都念过,刘琦

自然念过,然而别人与刘琦念了这申生与重耳的故事,只把它当

作古时候申生与重耳的故事而已;诸葛亮念了,却懂得把这个故

事的教训应用到“今天”刘琦与刘琮的实际问题上来。

诸葛亮劝刘琦,不要蹈晋献公前妻之子太子申生的覆辙,坐

待骊姬宰割,应该效法公子重耳,出亡。不久,刘表的江夏(武

汉)太守黄祖,被孙权击败,阵亡。刘琦就向爸爸刘表求得了江

夏太守的位置,离开襄阳,逃出了刘表后妻蔡氏的魔掌。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