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重过圣女祠的作品鉴赏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1-25 21:10:18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这是一首性质类似无题的有题诗。意境扑朔迷离,托寓似有似无,比有些无题诗更费猜详。

诗的首联是由即目所见的景物生出感慨:“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诗人先写“圣女”的居处,“白石岩扉”的幽清与洁净正暗合着她高洁清丽的气质与风神。而“白石”与“碧藓”的对衬,又鲜明地衬托出环境的萧瑟与荒凉。这种环境气氛,正暗示出圣女“上清沦谪得归迟”的身份和遭际。诗人的这种强烈感受不是凭空而来的,诗题既是“重过”,便说明他想起了以前路过时的情景,十八年前的开成二年(837年)他在《圣女祠》一诗中,就发出过“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的叩问。但十八年过去了,沦谪的圣女依旧困守故地,而诗人自己也仍然过着天涯飘泊的幕从生活。面对苔藓斑驳的石扉,诗人不能不由圣女的遭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孤寂落寞的心境中唱出那饱受冷落与排斥的不平心声。

如果说,首联还只是取凭吊者的口吻来抒写,那么,自颔联以下,诗人则将自己的身世悲感与所歌咏的对象完全融合了起来,借圣女的口吻来诉说那无尽的幽怨“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梦雨”即如烟的春雨。以其飘忽不定,似有若无,便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受。“灵风”,纪昀以为典出《湘夫人》。其实,只是“好风”之意,李诗中,常有“何处西南待好风”这类诗句。诗人是在赴京途中暂时驻鞭于此,他所见到的春雨飘瓦、灵风鼓旗自然只是片刻间的景象,但他却萌发出一种“尽日”不满,“一春”常飘的感受,这种时空观念上的错觉,使诗句对细雨轻风态势的描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值得玩味的是,诗人还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赋予了极为深广的、多层次的内涵。本来,楚雨含情,自高唐神女的故事流传以来,行云布雨就紧紧地和爱情的寄托联系在一起。诗人则将这层含义不露痕迹地化入诗句里,借朦胧的春雨暗示被谪圣女对美好爱情的殷切期待,又进而借这种期待来寄寓自己对回归朝廷的朦胧希望。这就大大地拓展了诗句的内涵,也形成了一个极为悠远而又迷离的意境。而诗人在这种寄托中又隐含着好风不满、遇合如梦的遗憾与幽怨,这就又使整个意境于朦胧中进而显得极为沉郁了。此外,这一联所显示的整体气氛也非常和谐。李商隐曾说过:“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无题》)这种悲剧性的美正反映着诗人对身世遇合的喟叹,而这又是这首诗总体气氛的基点。从上一联开始,那种幽居独处的孤寂生活,就为这一联的以“梦雨”寄寓渺茫的爱情作了暗示。到这一联,诗人便着力突出景物的如梦如幻,突出圣女梦一般的身世、期待与幽怨,使景物、人物、人的身世悲感与发自心灵的叹息融为一体,共同处于梦幻似的朦胧气氛中。其丰富深广的内涵也就在这种悲剧性的美感中,得到了最充分最生动的表现。大概正是出于这样一些原因,这一联历来都为人们所赞赏,成为古典诗歌的名句。

诗的后两联写法与上两联不同,大致上是取反衬的笔法。一是以来去自由的仙人们反衬,二是以圣女昔日的仙境生活反衬。“蕚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蕚绿华和杜兰香都是传说中的仙女。说蕚绿华“来无定所”,可见和沦谪人间后困守一方的圣女不同;说杜兰香“去未移时”,则恰与圣女的“得归迟”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就多侧面地写尽了圣女沦谪无援、寂寞长守的艰难处境,淋漓尽致地倾诉出内心的不平与哀怨。但孤独的处境和长久的等待并不意味着幻灭,相反,理想的火焰总在寂寞中燃烧。昔日天宫的生活依旧时时闯入她的记忆里,激励着,也支撑着她那朦胧的希望与期待。“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当年圣女登临仙界时,就是玉郎援引的,她对这位仙官怀着怎样的感激与眷恋呵。可那毕竟已成过去,一个“忆”字,说尽今昔区变。从当年与今日的极大反差中,透露出天差地别的沧桑之感,也使全诗前后回环,首尾圆合,十分精妙。而诗人自身的感受也就极自然地融入其中。

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沦谪不归、幽居无托的圣女形象。有的研究者认为诗人是托圣女以自寓,有的则认为是托圣女以写女冠。实际上圣女、女冠、作者,不妨说是三位而一体:明赋圣女,实咏女冠,而诗人自己的“沦谪归迟”之情也就借圣女形象隐隐传出。所谓“圣女祠”,大约就是女道观的异名,这从七律《圣女祠》中看得相当清楚。所不同的,只是《圣女祠》借咏圣女而寄作者爱情方面的幽渺之思,而《重过圣女祠》则借咏圣女而寄其身世沉沦之慨罢了。清人钱泳评“梦雨”一联道:“作缥缈幽冥之语,而气息自沉,故非鬼派”(《履园谭诗》)。由于其中融合了诗人自己遇合如梦、无所依托的人生体验,诗歌的意境才能在缥缈中显出沉郁。尾联在回顾往昔中所透露的人间天上之感,也隐然有诗人的今昔之感寄寓在里面。 宋代吕本中《紫微诗话》:东莱公深爱义山“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之句,以为有不尽之意。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首谓祠宇闲封者,由圣女被谪上清,留滞人间也。“雨常飘瓦”、“风不满旗”,正“归迟”虚寂之景。“来无定所”、“去未移时”,乃仙伴疏旷之象。末谓己之姓名倘在仙籍之中,当会此相问飞升不死之药也。

明代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则又托圣女以抒迁谪之怨也。

清代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梦雨”、“灵风”,大有《离骚》之致。“萼绿华”、“杜兰香”,此亦《湘君》、《山鬼》之遗。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次联乃是爸女祠,移向别仙鬼庙不得。“玉郎”疑是自谓。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长吉、义山皆善作神鬼诗。《神弦曲》有幽阴之气,《圣女祠》多缥缈之思……至“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又似可亲而不可望,如曹植所云:“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也。

清代屈复《玉溪生诗意》:此《圣女祠》与《锦瑟》、《无题》皆自寄托,不必认真。起以“碧藓滋”吊动“归迟”。下“一春”、“尽日”,正应“归迟”。五六以“萼绿华”、“杜兰香”逼出“玉郎”,以“无定所”、“未移时”逼出“会此通仙籍”。以“忆向”遥应首句,言所会皆仙女,且不能长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圣女以形似得名,非果有其神,故以萼绿华、杜兰香比之。

清代张谦宜《茧斋诗谈》:《重过圣女祠》云:“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思入微妙。夫朝云暮雨,高唐神女之精也。今经春梦中之雨,历历飘瓦,意者其将来耶?来则风肃然,上林神君之迹也,乃尽日祠前之风尚未满旗,意者其不来耶?恍惚缥缈,使人可想而不可即。鬼神文字如此做,真是不可思议。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此借题以发抒己意也。从来才人失志,其一种无聊不平之思,必有所托,或托诸美人,或托诸香草,或托诸神仙鬼怪之事,如屈子之《离骚》是也。……“得归迟”三字是通篇眼目。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沦谪”二字,一篇之眼,义山自慨由秘省清资而久外斥也。

清代纪昀《玉溪生诗说》:前四句写圣女祠,后四句写重过。盖于此有所遇,而托其词于圣女。

重过圣女祠的作品鉴赏

清代胡本渊《唐诗近体》:“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写得迷离惝柷。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作飘缈幽思之语,而气息自沉,故非鬼派。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玉溪此篇,借以寓身世之感,起结皆表明其意……收笔承第二句“上清沦谪”之意,言曾侍玉皇香案,采芝往事,长忆天阶。全篇皆空灵缥缈之词,极才人之能事矣。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