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戬怎么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1-25 21:36:36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戬读作jiǎn。

释义及出处:

释义:铲除,歼灭。戬,灭也。出处:“从戈,晋声。”——《说文》实始戬商。

组词:

戬福、降戬、戬榖、戬谷。

同音字:

瀽、简、俭、揵、裥、帴、梘、挸、锏、拣、戬、笕、俭、茧、柬、检、橏、枧、戬、剪、詃、捡、倹、袖、减、鎫、蹇、袖、锏、捡、暕、弿、鐗、篯、堿、翦、彅、鋄、揃、蠒、謭、湕、囝、减、检、柬、鹸、闲、碱、碱、签、简、硷、塌、丽、碱、睑、鰎、鬋。

同部首的字:

戫、截、戬、戨、战、戝、戛、戚、戜。

戬怎么读

戬的例句:

1、突然,大路远端腾起弥漫的尘烟,像一阵旋风卷来,渐渐听到急雨般的马蹄声,一队骑兵纵骑疾驰而来,他知道他的队伍已经悉数被戬,全军只剩下他一个空壳将军了。

2、他紧紧握住枪杆,就如握住了救命稻草。轰轰的炮声还在继续,许多人从他身旁一跃而出,随着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惨叫,那时士兵戬灭敌人的号角,他也将鲜血泼洒在了战场上。

3、不久前还充斥在这里的厮杀声、呼喊声、枪炮声消失了,却让此时的寂静显得无比狰狞,一切都戬灭了,一切都消失了。队伍像一条灰黑色的带子一样,在山地蜿蜒着,只听到低微的“沙沙”的脚步声,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

4、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可以围戬敌人,后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

古今兵器、器械介绍

硬鞭

硬鞭泛指圆柱形像竹节、短棒般的打击兵械。

硬鞭一端粗,一端细。粗端为“鞭樽”,为握柄,亦称”樽柄”,其前有护手;细端为梢,亦称鞭尾。鞭身凸起节数不等,凸凹程度不同。竹节鞭一般为三节(不算樽柄),节较长而凸较高;虎尾鞭节较短,而凸较低,上著虎尾斑纹。鞭长一般为1米,也有长至 1.4米者。硬鞭一般以纯钢或铜制成。近现代用作武术器械的硬鞭多以木制成。?

鞭杆

鞭杆是坚木制成的圆柱形短棍。一端细为梢,另一端粗为把,把端直径约3.5厘米。演练时既可双手持握,又可单手持握,把梢并用。鞭杆技法特点是换手倒把较多,忽而持梢,忽而握把,忽双手抢挥,忽单手运转。一般技法同硬鞭,也融有单刀和剑的方法。

橛是短棍式兵械。以坚木制成,长约1.5米。圆柱形,一端粗,一端细。粗端为把,直径约5厘米,细端为梢,直径约3厘米。把端有小孔,穿系绳套,名“套腕”,使用时套于手腕。

另有“羊角橛”,其形制同上,略短,梢端有羊角,增加了橛梢的硬度和戳击强度。一般两手各持橛演练,称为“双橛”。

锏是一种类似竹简的短兵械,古称“简”。其起源于先秦,延用至清代。一 般以铜铁制成。锏柄尾有孔,穿一绳套, 用于套腕。锏身方形凹面,四边角突起成棱,无刃、无尖,故锏又称为“凹面锏”“方棱锏”。硬鞭与锏的形制颇像,区别在于:鞭体圆、锏体方;鞭有节、锏无节;鞭梢锐细,锏梢与锏身同粗。锏的长度因 使用者身高不同而异,一般长60- -85 厘米。现代武术运动中,练锏者较少。

棒是一种主要用于打击的兵械。棒由古代的殳演进而来,以坚硬木料制成。有的用铁皮包裹棒的两端,有的在两端分别安装钩和鐏有的在棒周围植钉。棒长一般约120 -150厘米,以与练习者直立齐胸高为度。棒的形状和名称很多,有杆棒、白棒杵棒、柯藜棒、钩棒、抓子棒、狼牙棒、铁链夹棒等明代出现了长2.3米、头上装鸭嘴形短刃的“ 大棒”,以及戚继光所创在棒头装有刀刃的“加刀棒"。

拐是以坚重硬木制成的兵械。用长短不等的两条圆棍制成。以其长度,分为长拐和短拐两类。

长拐长约130厘米,长短两棍皆可为握柄,可两手握长柄, 也可单手握长柄或短柄。练习时,各种握法交替使用。

短拐长约65- 100 厘米。演练时两手各持一械,虎口向内握持短柄,长柄贴靠臂外侧。主要方法有劈、撩扫、拨、架、编头花。主要技巧在于手握短柄摇转,或转长柄向前撩劈,或转长柄护贴臂侧以架.格敌械。

拐还可与其他兵器配合使用,如“拐子单刀”,即左手持拐、右手持刀进行演练。

钩是一种多刃带钩的兵械,由戈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戈、钩、戟并用。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顶端为锋,而钩顶端为钩形。钩有长钩、短钩、飞钩。作为武术运动器械,多是短钩。有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挠钩等,其中以护手双钩流传较广。护手钩的前面有钩,中段两边有刃,手柄外侧有月牙,柄尾有钻。

马牙刺

马牙刺是武术短器械的一种。 其长宽同剑,刺身两侧刃成齿状排列,形似马牙故名。刺头成慈姑叶式,刺朝手柄,每侧共12齿。技法有展、抹、钩、剁、劈、压、刺、扎等。此器多用于刺马腿、掳敌械,也可用于水战。

锤是用铁或木制成大头,装以木柄,主要用于砸击的重型兵械。锤源自原始人群的生产工具石锤头,以后逐渐出现了青铜锤、木头锤、铁锤。五代至宋代,锤类兵器大量使用,成为当时军中的重要兵器。

锤的形制很多,有方头形、长圆形、蒜头形、瓜形、八楞形,还有锤头带刺的“蒺藜”锤的重量不一,轻者数斤,重者达数十斤。锤柄长短也不同,可大略分为长柄、短柄两头。练习长柄锤,一般是双手持一锤,称为“长柄单锤”。练习短柄锤,一般是两手各持一 锤,称为“短柄双锤"或“双锤"。锤以硬架、硬砸为主,常用方法有涮、曳、挂、擂、冲、云、盖等。

枪是一种在圆形条状长杆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枪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

枪的种类很多。宋代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鸦项枪、素木枪、锥枪、太宁笔枪、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等。明代有长枪、铁钩枪、龙刀枪等。清代有蛇枪、钩镰枪、火焰枪、长枪、钉枪、十字镰枪、虎牙枪、双钩镰枪、雁翎枪 等。

近现代武术运动中的枪, 以明清时形制简单的“长枪”为基本形制。这种枪的头以铁(钢)制成,尖头形似镞,后有锥圆管安装于木柄上,圆管名“枪库"。与 木柄装合时,柄头处微留“空库”,其中置1- -3枚钢珠,能随枪动作响。枪库尾端缚系枪缨,(缨多以犀牛尾牦牛尾或人发染色制成,现在我们常见的缨多以合成纤维制成)。枪柄以白蜡杆制作为最佳。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