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已的笔顺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1-25 21:52:25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笔顺:横折横竖弯钩已[yǐ]

已读音为yǐ,象形字,“已”本作“巳”,后为了区别,遂留下了缺口作“已”。故“已”与“巳”、以(?)同源。金文和篆文中是同一个形象。都是“巳”的倒形。即头朝下的胎儿形,表示胎儿已经成熟,即将要降生。[1]怀胎截止是其范式。

已的笔顺

本义:停止。如:《论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如:不能自已、鸡鸣不已。

衍义:完结。如:已经、已矣。

中文名

拼音

注音

ㄧˇ

部首

总笔画

3

快速

导航

基本字义基本信息详细字义1详细字义2常用词组古籍解释相关成语

字形结构

“已”书写演示

[ 首尾分解查字 ]:匚乙(kuangyi)

[ 汉字部件构造 ]:已

[ 笔顺读写 ]:横折、横、竖弯钩

基本字义

1、本义:停止。如:《论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郑风·风雨》:“鸡鸣不已。”

又如:不能自已、鸡鸣不已。

2、衍义:完结,表示过去。如:已经、已矣、事已至此、已往、业已。

3、衍义: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如:已忽不见。

4、衍义:太、过。如:不为已甚。

5、古同“以”。

基本信息

词目:已

拼音:yǐ

注意:书写这个字时,不能和“己”和“巳”混淆。

翻译:⒈ already⒉ (used in old times) to end

详细字义1

1、本义:停止。如:《论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郑风·风雨》:“鸡鸣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传:“已,止也。”)。”

2、衍义:完结,表示过去。如:汉 张衡 《东京赋》:“千品万官,已事而踆。”。《国语·齐语》:“有司已于事而竣。(注:“毕也。”)”。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杜甫《石壕吏》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又如:已经、已矣、事已至此、已往、业已。

3、衍义:治愈、病愈。如:《吕氏春秋》:“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捕蛇者说》:“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òu )、疠(lì)。”。

4、衍义:罢免:如:《论语》:“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5、衍义:废弃。如:《孟子》:“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

痤,卬,怎么读?怎么读?

己和已的区分是:

1、读音不同:己拼音为jǐ,已读音为yǐ。

2、说文解字不同:己是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已本义为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

3、基本释义不同:己是对别人称本身、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已是指止,罢了;表示过去;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太,过;古同“以”。如:已否、得已、未已、抚己、后己。

读音不同。

“已”拼音:y? ;“己”拼音:j?

字义解释不同。

“已”:①止,罢了②表示过去:已经③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④太,过⑤古同“以”

“己”:①对别人称本身:自己②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词性不同。

“已”:

①作动词,“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②作副词,“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已经——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己”:

①作代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自己:本人”

②作名词,“天干的第六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③作动词,“一二千两银子东西己人!叫他唱二万出戏我看了,己他一个!——《醒世姻缘传》”(借作“给”)。

字源演变不同。

痤(cuó),卬(áng)

朋友,请采纳正确答案,你们只提问,不采纳正确答案,回答都没有劲!!!

朋友,请采纳答案,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如果没有明白,请追问。谢谢。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