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清代皇帝弟兄怎么划分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1-25 22:28:49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清代皇帝弟兄怎么划分旗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36页记载:“清代宗室在未入关时,亦分八旗。惟镶黄旗只属皇帝一人。正黄旗有一族,或为二族。据所知者,近年熙大臣洽,即正黄旗也。正蓝旗有二族,显宦科第,累代不绝,如敬中堂信、阿尚书克丹,皆隶正白(旗)者。余(作者崇彝)曾亲见宗人府黄册,故知之的确。至入关后,各王、贝勒皆分隶下五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无隶正黄、正白(旗)者。”

再一点,八旗中有“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上、下如何解释呢?第一,镶黄、正黄、正白旗是“天子自将”,即皇帝是总司令官,直接指挥。第二,皇帝、皇后、皇太后名册在上三旗。与普通旗民自报家门:“某旗某参领某某佐领下”不同,皇帝、皇后、皇太后是某某佐领上。这就是上和下的区别。而普通士兵,无论什么旗,都是平等的。

清太宗时设立管旗大臣,牵制诸王。陆读削夺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两大旗主,直接统辖了镶黄、正黄、正蓝旗。

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时,幽禁肃亲王豪格,乘机将皇太极掌管的正蓝旗划归自己名下,统辖两白旗加正蓝旗,形成对皇权的巨大压力。

顺治帝亲政,依靠堂叔父郑亲王济尔哈朗,迫令英亲王阿济格自尽,清算摄政王多尔衮,把正白旗划归己有。这时确立了皇帝对上三旗的控制。

上三旗优势在何处呢?上三旗守卫皇城,挑选亲军、侍卫时,上三旗首选,皇帝巡幸,他们是亲军。下五旗除守卫京城外,大部分派往各地驻防。上三旗与皇帝接触多,参与国家大政和被任用机会多,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均出自上三旗。遏必隆和鳌拜出自镶黄旗。索尼出自正黄旗。苏克萨哈出自正白旗。

清廷鼓励下五旗建功立业,有抬旗制度。清初,将军王国光,先世本满洲,姓完颜氏。其父为明千总,归附后隶正红旗汉军。乾隆十八年,命将王国光子孙及本族,抬入满洲正红、镶白两旗。

豫亲王府额驸华善,为镇海将军、三等伯爵石廷柱第三子,苏完爪尔佳氏,汉军正白旗,抬入满洲。

佟国纲先世本满洲,率明人来归入汉军旗,请隶满洲,遂改满洲。因佟佳氏为大家族,他的抬旗仅限本支子孙。

有无蒙古人抬旗例子呢?莽鹄立,蒙古正蓝旗人,抬入满洲镶黄旗。喀兰图,蒙古正黄旗人,抬入满洲镶黄旗。

清同治年间,大学士官文由汉军抬入满洲正白旗。

皇后娘家(丹阐)在下五旗者,都要抬旗。清末,崇绮由蒙古正蓝旗抬入满洲镶黄旗。

有一种抬旗,是出于皇帝特恩。1939年第21期《立言画刋》,裕瑚鲁氏原为钮祜禄氏弘毅公府包衣。有人官至二品,除夕须到宫中辞岁,但未进宫。皇帝询问,有人报告他是府中包衣,必须先到府里辞岁,所以未进宫。皇帝特旨抬入外八旗。

《清朝野史大观》卷二,说大学士松筠,忽然请假数日。第二天,皇帝询问,一位大臣说:“旗主家有白事,松筠照例前往当差。”皇帝让大臣前往察看,看见松筠摘缨冠,身白袍,坐在大门外司鼓。皇帝认为旗主有意侮辱大臣,命给松筠抬旗。

举例说一下旗主旗奴。两广总督杨琳为康熙帝第十子敦郡王允俄属下,允俄派人至广州衙门勒索,杨琳也无可奈阿。都统五格原为康熙帝第九子贝子允禟属下,即便允禟被开除宗籍后,五格在雍正帝面前,还口口声声称其为主子。

有无降旗的例子呢?《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扎库木地方他塔喇氏,镶黄旗萨克苏曾孙长山,因跟随服侍公主,子孙改隶正蓝旗汉军。郭络罗氏,镶黄旗和硕额驸杨舒,官列四大臣。子都统达尔汉尚公主为和硕额驸,欲依公主亲属居住,奏明努尔哈赤,达尔汉率所属佐领改隶正蓝旗。

皇旗的旗分,《八旗通志》《宗室王公世袭爵秩简明全目》的记载

镶黄旗 康熙十三年,清太宗第七子辅国公常舒一支列入。雍正二年十二月,各王府撤出宗室满珠席礼等十一佐领列入。

正黄旗 清初,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巴布泰列入。雍正十二年十二月,觉罗杜业理等十佐领列入。

正白旗 清初,以觉罗十佐领为基础。康熙十二年,沈阳组建新满洲四十佐领部分加入。雍正二年十二月,觉罗纳海等十佐领列入。

镶白旗 武肃亲王豪格(其间称显亲王府);裕宪亲王福全;纯亲王隆禧。

康熙帝第五子恒温亲王允祺、第七子淳度亲王允祐、第十二子履亲王允祹。

乾隆帝第四子履郡王永珹,第八子仪亲王永璇。

嘉庆帝第三子惇亲王绵恺。

道光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第七子醇亲王奕譞。

这里需要说明:纯亲王、淳亲王、醇亲王有“兴灭继绝”之意。

正红旗 礼烈亲王代善(除长子岳托外),包括三子颖亲王萨哈萨(其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七子巽亲王满达海、八子惠顺亲王祜塞(其子康亲王杰书)。

康熙帝第十五愉郡王允禑,第十七果亲王允礼。允礼嗣子系雍正帝第六子果郡王弘曕(音艳)。

乾隆帝第十一子仪亲王永璇,第十二子追封贝勒永璂。

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

镶红旗 褚英第三子敬谨亲王尼堪。

代善长子克勤郡王岳托(其间称平郡王府)。

清太宗第五子承泽亲王硕塞(包括其长子庄亲王博果铎,嗣子、康熙帝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第二子惠郡王博翁果诺)。

乾隆帝第三子追封循郡王永璋,第五子荣亲王永琪。

嘉庆帝第四子瑞亲王绵忻。

道光帝长子追封隐志郡王奕纬。

正蓝旗 清太祖第七子饶余敏亲王阿巴泰及第二子贝子博和托。

清太祖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其间称信郡王府)。

顺治帝五子恭亲王常宁。

康熙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包括宁郡王弘晈),第二十子贝勒允袆。

雍正帝第五子和亲王弘昼。

乾隆帝长子定亲王永璜。

镶蓝旗 郑亲王济尔哈朗(其间称简亲王府)。

康熙帝第二子理亲王允礽,第三子诚郡王允祉,第十四恂郡王允禵。

乾隆帝第十七庆亲王永璘。

嘉庆帝第五子惠亲王绵愉。

道光帝第六子恭亲王奕欣。

清太余第四子叶布舒、六子高塞、十子韬塞。康熙帝长子、八子、九子、十子、二十一子、二十二子、二十三子、二十四子等13支的旗分失载。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