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小孩发烧38.4度,有点干咳,是怎么回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2-01 13:13:25浏览:19分类:母婴育儿

小孩应该是发烧,喉咙发炎引起干咳。现在正值流感季节,很多家长一遇到宝宝发烧就慌了手脚,会用各种物理退烧法来给宝宝降温。

但是,很多物理降温方法不一定有效。

到底哪些物理退烧法是可以用的,哪些不仅没用还对孩子有害的呢?

今天,控姐为各位宝妈宝爸盘点了几种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希望各位家长面对孩子发烧时不再慌乱。

这两种退烧方法不要给孩子用

捂汗退烧

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并不完善,在发烧 + 捂热的状态下,不仅无法出汗排热,反而会因为不能散热导致热量在体内储积,导致体温升到比调定点更高,出现 41℃ 以上的超高热。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脱水或「热性惊厥」。

1 岁以内的孩子更有「捂热综合征」的危险: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可致死。

酒精退烧,酒精在人体皮肤上挥发的速度非常快,带走的热量也更多,大面积使用的话,反而会让孩子出现寒颤。

婴幼儿的皮肤也非常稚嫩,角质层薄,黏膜血管丰富,酒精很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从而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这两种物理退烧法

不推荐给孩子

在这之前,大家首先要知道,孩子发烧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在体温上升期的时候,孩子的体温是持续升温的(有时还特别快),会伴有手脚冰凉、打寒颤的情况。这时候再给孩子降温,孩子会越来越冷,更加不舒服。因此下面两种方法就不适合体温上升期的孩子使用。

温水擦浴

这也是爸妈们爱用的一种「退热方式」。

但擦浴之后,常常是体表的温度暂时降低了,一量体温,才知道发热并没有消退。

很多发热的宝宝通常昏昏沉沉想睡觉,这个时候被擦来擦去会很不开心,反而可能哭闹、寒战。

如果宝宝处于高热持续期或者体温下降期,也不排斥擦浴,这种方式就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试试看。

退热贴

大家想想,全身温水擦拭的降温效果都有限,巴掌大的一块冷冷的毛巾,效果又能有多少呢?

另外,有些退热贴里添加了薄荷、冰片等清凉类物质,孩子可能并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再对类似产品过敏,就更得不偿失了。

宝宝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宝宝反复发烧主要是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

 人体的下视丘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冷气机的温度设定,正常的时候,婴幼儿设定的温度比成人稍高,婴幼儿肛温大约在37.5℃,上下变动1℃左右。成人和较大儿童口温大约36.8℃,上下变动0.5℃。

 如果设定温度提高,例如人体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热素?,就会刺激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身体藉着肌肉打颤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产生某些细菌毒素,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许多爸妈也观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体力变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体温当然升高。

 1、非疾病因素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2、疾病因素

 (1)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

 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大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

 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宝宝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由于孩子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稍有不适就容易引起发热症状,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爸妈使用空调不当或宝宝喝水喝得少,不适应高温天气等都会引起反复发热的情况。

 引起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是细菌、病毒入侵,引发呼吸道、肠胃感染,导致发烧。爸妈能做到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发育情况给予足够的营养,及时合理均衡地添加辅食。

 特别要提醒爸妈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连续发热三天以上不见好转或宝宝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时,要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感染是引起孩子发烧的主因

 发热的症状相似,但引起发热的原因却有不同。在临床上,根据致热源(引起发热的物质)来源不同,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在儿科,绝大部分的发热都是感染性的。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感染,比如小孩常见的喉咙发炎、气管炎、肺炎、肠炎等,只有把感染消除了,发热才能停止。

 ?能感染人体的东西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病毒、细菌,其次是支原体、衣原体。?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于力说,目前,支原体感染很常见。支原体感染的早期症状跟普通感冒差不多,如低烧、咳嗽等,因而不少家长常常会把孩子支原体感染错以为是感冒,给孩子服用感冒药,结果治了一个多月还不见好。

 于力说,治疗支原体感染疗程较长,4个疗程差不多需要一个月时间,让体内药物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彻底治愈感染。

 低于38.5℃,不必用退烧药

 要清除这些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致病体,除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外,对于小孩,常常还需要借助药物。不过,于主任说,即使用了恰好针对感染病原且昂贵的进口药物,病原体的清除也不会马上起效,治疗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家长无需那么心急,家长要做的就是认真做好物理降温及补水等护理。

 但如果孩子一直处于高热状态,比如体温超过39℃,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高热持续时间长,会对心、肺、脑、胃肠等功能有不良影响,尤其是1岁-3岁半的孩子,最容易出现高热惊厥,对大脑神经组织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在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还要给孩子进行退热等对症处理。

 一般来说,婴幼儿测量肛温超过37.8℃或腋温超过37.5℃时,就可以认为发烧了。于力指出,建议对于不同的发热状况予以不同的对策?

 (1)超过37.5℃(可以选择物理降温)。

 (2)超过38.5℃(可以口服药物来退热)。

 (3)超过39℃(可以注射用药来退热)。

 小孩反复发烧护理

 爸妈日常能做到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发育情况给予足够的营养,及时合理均衡地添加辅食。

 在保证营养到位后,就能积极预防和治疗某些营养性疾病,如佝偻病,其与肺炎的发生及治疗的效果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每一个季节都会有高发的疾病,春季要注意肺炎的防护。

 预防疾病更有效的方法是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坚持多带孩子或督促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

 延伸阅读: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一般小孩如果发烧在38.5℃以下,爸妈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多喝水,贴退热贴等,切勿滥用药物。当孩子发烧在38.5℃以上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与孩子药物治疗。

 1、体温38.5℃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小孩发烧38.4度,有点干咳,是怎么回事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爸妈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