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汉服怎么穿齐胸襦裙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2-01 18:39:26浏览:13分类:母婴育儿

汉服怎么穿齐胸襦裙

 汉服怎么穿齐胸襦裙,现在我们的社会现在很流行穿汉服,而唐朝时流行的齐胸襦裙到了现在还能常常能看到它的影子。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爱掉。那么汉服怎么穿齐胸襦裙?

汉服怎么穿齐胸襦裙1

  齐胸襦裙怎么穿

 先穿上襦系带,然后套入裙子,将后片裙子的系带绕到胸前系住。提起前片盖住后片的带子,将前片的带子绕到背后交叉,带子在背后交叉后绕回前面。将带子绕回到胸前系住。

 齐胸襦裙是对南北朝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根据裙头的位置而得名,与高腰襦裙相区分,高腰襦裙系于胸部以下腰部以上,齐腰襦裙系于腰间,齐胸襦裙系于腋下。

 齐胸襦裙最早见于南北朝,经历了隋、唐、五代直到宋朝理学兴起才被历史淘汰,大约有1000年的历史。唐代之前出土的陶俑,或绘画,多见有背带的款式,发展到唐代开元年间变为用系带在腋下固定。

 齐胸襦裙是汉服其中的一个款式,但是相对于其他款式的人来说,肩宽的人穿上齐胸襦裙就会格外的好看。

 就平时来说,肩膀比较宽阔圆润的,撑起衣服来比较的好看,但是汉服可是不一样的,齐胸襦裙的上襦可是比较修身的,和袖子的关系并不是很大,肩膀的地方是最容易看出来的,这时候小巧可爱的肩膀效果就会好上很多,这样小臂顺下来也是比较的美观,反正整体下来给人的感觉就非常娇小玲珑。

  齐胸襦裙是哪个朝代的

 齐胸襦裙,属于汉服,其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齐胸襦裙是襦裙的一种。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怎么穿不会掉

 齐胸襦裙在穿戴时需要完全的裹住,因为是两片的造型,很容易就会滑下来,需要两片的.裙子互相进行打结,隐藏系扣,这样才会美观。齐胸襦裙是一种很优雅很仙的汉服款式,也是现在非常火的汉服款式之一。

汉服怎么穿齐胸襦裙2

  技巧一、两片式襦裙弯腰系

 大多数同袍在选择襦裙之时都会选择两片式襦裙,此时我们的穿衣技巧便是弯下腰,先系身后的一片襦裙,再将身后方的襦裙系好之后,再系前方的带子,这样便可以起到将襦裙牢牢地固定在我们身上的作用。

  技巧二、多学习几种系带方法

 如果你之前的系带方法,本身就是先系好身后的带子,再系前方的带子,但依旧无法阻挡你襦裙不断下坠的尴尬,那么此时你就需要多去学习几种汉服襦裙的系带方法!或者是蝴蝶带,或者是麻花状系带方法,个人比较推荐双耳系带法,比较牢靠一些。

  技巧三、汉服背带绳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你都已经尝试过,那么此时你或许需要一种“汉服背带”,就像我们平时所穿的背带裤的背带绳子,能够将襦裙紧紧的绑定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你的汉服必须搭配一件大袖衫,这样才能够遮挡住背带绳喔!

汉服怎么穿齐胸襦裙3

  齐胸襦裙正确穿法图解

 齐胸襦裙是一种开胸式的,所以说要把下面的齐胸襦裙套上来,再扎紧,一定不能让这个齐胸襦裙掉下来就可以了。要不然就爆光了。

  两片式齐胸襦裙正确穿法步骤

 1、首先穿上吊带(这个是自己的衣服,如果裙子颜色浅或者感觉不安全的话可以穿)

 2、然后就可以正式开始了,穿上上襦(就是那件上衣),打结。

 3、穿上裙子,这个时候要分清正反,短的系带是后片,长的系带是前片。 将后片的短系带拉至胸前打结。

 4、将前片往上提拉盖住胸前的结,整理好裙头,将前片两端的长系带分别拉至身后缠绕,一般两圈。

  5、将系带绕回胸前打结。

 唐代汉服齐胸襦裙知识科普

 市面上多数的唐代汉服是这两类,那么它们对不对呢?

 上襦 齐胸裙 大袖衫

 袒领 齐腰裙

  关于齐胸裙,目前市面上有三种、

  1、 两片式齐胸裙

 很早就出现在市面上的一款,也是绝大部分商家在做的一款。是商家根据壁画和日本和服推测的。但目前信任这款的同袍比例已减少很多,只能说慎入吧。

  2、 一片式齐胸褶裙

 也是最早出现的推测款,上身比较臃肿,也很容易掉,基本上已经没有同袍会选择这款,商家也没在做了,但不完全排除可能性,所以在这里还是提一下——一片式的齐腰褶裙(包括齐腰间色褶裙)倒是很多。

  3、 一片式齐胸破裙

 这是目前大家比较信任的一款,根据唐俑身上穿的衣服推测而来。它以几幅布片(目前推测是直角梯形)缝合,有八幅、十二幅等等

 还有很多幅的间色裙,但出于唐朝印染技艺极为高超的考虑,部分间色裙也有可能是印染而成。

 一片式齐胸破群用料比较省,上身后也很纤细,所以想买齐胸的朋友可以入手这款。唯一的缺点就是斜角拼接的裙子上身后,有些地方拼接线是斜的,片幅越少(如八幅裙)斜度越大,强迫症的人可能会看着不舒服)。

 唐俑还有疑似穿背带裙的,目前研究很少,做的商家极少,大家也不太爱穿)。

 关于齐腰、无实物,市面上的做法就是根据以上三种齐胸裙改短而已。

  关于上衣、

  1、 对襟半臂(旧称背子,穿在外层)

 有法门寺出土实物,可以放心买,市面上也挺多的。还有无袖款,但没什么人做。

  2、 对襟上襦

 无实物,根据画作而来的推测款,绝大部分商家都是用它来搭配齐胸,觉得可信度还行吧,因为对襟在历史上是很基本的一个款式,唐朝很可能有。

  3、 圆领

 一是根据日本正仓院圆领藏品猜测(当时的日本仿唐代服饰制度),二是根据唐圆领袍实物推测的,不过我国圆领袍实物是外穿的,正仓院有短款圆领疑似内穿的。

 有同袍将仿做的圆领对穿(就是交叠部分不交叠),出现疑似壁画里心领的效果,所以也认为这个可能性还挺高

  4、 仿日本同期服饰

 根据日本正仓院垂领/直领文物推测的,因为当时的日本衣冠正是仿的同时期的唐朝衣冠,但毕竟是仿不是照搬,难说一定准确,不过这个也极少有店家在做,新手可不必考虑。

  5、 袒领

 有套头式,推测款,可信度一般般吧,毕竟之前朝代没出现过套头的款式,之后也没有。

 还有前开扣款的,也是根据画作推测的,市面上不少,可信度……比套头的高一点点吧

 以上就是各种唐代上衣的推测,很纠结吧?也很纠结……看大家自己的选择吧!唯一无争议的要点、后背要有中缝,长袖要有接袖,袖根不能太窄。

  关于大袖衫与披帛、

 大袖衫无实物,只有画像,但看着结构比较简单,大家的推测应该也差不离了。要点如下图、

 (晚唐袖子非常的大,之前的要小一些)

 至于披帛,纱罗制的披帛是唐代齐胸襦裙的标配,即使普通人家,也是姑娘出嫁时必备的嫁妆。不过嫌烦也不强求啦!

汉服制作方法——转自汉网论坛

襦裙简易裁法

(声明:用这种方法确实能做出一套襦裙,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未必就是正确答案。所以,也希望有经验的前辈对其中的错误能加以指正。)

这里贴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为合身型的交领短襦,宽度以人的胸围大小为基准,长度仅过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长度到臀部或超过臀部的,下摆需加宽而成圆弧形,就不是图(1)中的方形下摆了。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这种剪裁法,但宽度须以臀围大小为基准,这样当襦束在裙内后,上身就会有太多多余的布量),裙为围合式半截长裙。

一、襦的裁法

交领襦的常见裁法有两种。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

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这两种常见的裁法都是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一种是后中破开法(如图(1)所示),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后背正中。古画中常见人的衣服后背正中有一道明显的线,当是采用了这种裁剪方法;另一种是前襟补量法,即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右前襟,这种剪裁法的优点是缝合部位被左襟所掩盖,衣服表面看不出来。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是通过调整肩袖部斜度来满足前襟重叠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只需要一片布即够,不需要另外再裁开来,但因为我不是很了解这种方法,也就不详说了。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01889.jpg[/img]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是我经常用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步骤一: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把软尺水平状通过乳峰点的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则建议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为汉女服的讲究是不露手,现代虽然可放宽些标准,但太短了也不雅观。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可以直接量,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因为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缘宽:随个人喜好自定。至于是否要袖缘,一般来说,窄袖可无缘,大袖须有缘,中袖则有无缘自定。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但注意其宽窄比例要与人的脸型与身材配合,不可太夸张。如瘦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缝份)是用于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缘,止口1CM即可,如果无袖缘,那么要留2~3CM。

下摆止口:2~3CM。

步骤二:开格,剪出一块方形的布料或纸样(图(2))。如果是比较不容易变形的布料如棉、呢等,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如果是容易变形的布料如雪纺真丝之类,最好先做纸样。开格的大小为:长=1/4胸围+肩袖长-袖缘宽+袖口止口;宽=(衣长+下摆止口)×2

开格后在布料(纸样)上画出以下几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位置如图(2),说明如下:

肩袖线:是襦前后部分的中分线(或者说对折线)

1/4胸围线:这条线可确定后背正中的位置

1/2胸围线:这条线确定衣服的宽度

背长线:确定腰的位置

汉服怎么穿齐胸襦裙

胸围线:这条线通过胸部但并非通过乳峰点,可表示袖窿(袖子与衣身的交界线)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线的垂直距离为:净胸围/6+7CM

此主题相关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38607.jpg[/img]

步骤三:画出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后中线、领口线、左前襟线(图(3))。

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如图所示。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处宜在胸围线与背长线之间,如果在胸围线之上,则袖窿过窄,如在背长线之下,则袖窿过宽。这条线决定袖子的形状,图中仅为示范,至于是窄袖还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类的,由个人选取的款式决定这条线的画法。须注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后片的拼接。

后中线:后背正中的线。把图2中的辅助线变为实线即可。

领口线:画法如图。AB长度=后领横+(领边宽-N)+M,其中后领横=1/4颈围=净胸围/20+2.9CM;M为领边离脖子的宽度,M越大领口越大;N的大小为0CM~领缘的宽度,在M为0的前提下,它决定着领边的角度,理论上,当N为0时,领边刚好到颈侧,当N等于领边的宽度时,领边则立起来包住颈部。但是,AB长度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