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2020考研有哪些冷门专业?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05:50:21浏览:14分类:教育知识

2020考研有哪些冷门专业?

导读判断冷门专业会不会逆袭,不能主观进行判断,也不能用概率论的观点作出冷门、热门专业该转换了,冷门专业该逆袭了,因为这不是科学的分析方法。如何判断冷门专业会不会逆袭,变成热门专业?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考研冷门专业,21考研的考生可以参考一下。

冷门专业推荐:

1、博物馆学专业

很多人认为该专业就业比较窄,但是由于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明确,“十三五”时期,加重对培养相关人才的重视。所以预测我国博物馆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2、听力学

听力学是医学类学科。听力学专业之所以冷门与在中国起步较晚有很大关系。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是自二战之后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听觉生理、病理及康复方法,旨在帮助听力损失者恢复听力。如今听力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是社会的稀缺人才。

3、古生物专业

冷门专业界的“巨无霸”。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从2008年创立至今,每年都保持着只有一个毕业生的低频率,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及家长往往喜欢就业面宽的专业,这样的心态导致了古生物学这样的学术研究型专业成为冷门。古生物的跨学科特性决定了它选择很多,因而就业不是问题。近年全国各地博物馆建设高潮迭起,研究展览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相当大。

同学们,专业的冷门与热门是相对而言的,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的,所以同学们一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院校。

考研专业报考要点:

1、适当避开太热门的专业

从目前来看,考生热报的专业仍为法律类、计算机类、通信类、财会金融类专业,当然这和这几类专业待遇高、需求多、就业形势好有关。

但报考这类专业必须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实力,只有自己真正感兴趣且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才能报考。否则,如果盲目跟风而报考热门专业,必然会加剧这类专业的竞争态势,造成考研成功率的下降。

2、考虑社会需求

考研专业选择,也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把自己的专业选择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如果所选择的专业,社会没有需求,即使自己再感兴趣、学得再好,将来也没有用武之地。

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社会需求和总体就业情况。

3、适当考虑冷门专业

热门专业挤破脑袋,考上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冷门专业,就目前来看,石油、地质、环保、文物等专业,以及哲学、理化等基础学科可以说是冷门专业,但是有些冷门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待遇都很不错。

作为考生,需要关注一点,叫关注国家的经济投入方向。凡是国家加大投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将是热门的行业,这些行业对应的专业,将是热门专业。凡是国家减少投入,甚至要关停的行业对应的专业,都将是冷门专业。比如近年来一些化工厂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加上污染严重,化工行业萎缩较为严重,体现到高校中,化学专业的同学,找工作就显得困难了。作为考研的同学,我们应该站得高,看得远,一定要关注国家的投入。投入方向就是我们要积极投身的方向。冷门专业不代表未来就业就不好,所以完全有逆袭的可能性。当然如果大家想要报考985或者211,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南京农业大学考研冷门专业介绍,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

考研冷门专业

1、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科学属于农学类专业,而农学类专业普遍报考热度都很低,不过动物科学专业在考研中也是比较冷门的专业,所以普遍录取线时比不上热门专业的。不过近些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质量比较一般,研究生毕业的话就业优势和就业率要好很多。

2、天文学专业:天文学属于理学类专业的一种,而这类专业国内开设院校很少,所以不太建议家境不好的学生报考,一方面是因为这类专业需要极强的兴趣和一定的家庭条件支撑

3、茶艺学专业:我国的茶文化也算是非常浓厚的了,所以国内也有不少农林类大学会开设茶艺学专业,而这类专业毕业后其实就业方向还是挺多的,更何况茶文化在全世界也是比较热门的,所以未来的发展前景挺不错的。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