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见微知著 成语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2-29 22:44:41浏览:11分类:教育知识

见微知著? [jiàn wēi zhī zhù]

见微知著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

该成语的意思是指见到细微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能透过微小的现象看到本质,推断结论或结果。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成语出处;: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造句:

1、每个科学家都要具有见微知著的本事。

2、学习就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过程见微知著,自我好好把握吧。

3、在几千年以前,古人对一些自然现象就能见微知著了。

4、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文世间之事往往能见微知著。

6、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他那见微知著的本事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7、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8、对于这件事情,智慧的人能见微知著,愚昧的人却视而不见充而不闻。

9、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也属于见微知著的范畴。

10、好好培养你见微知著的本事对你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忙的。

11、同行们能见微知著,但一般公众往往会忽视底层构造。

12、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3、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我去悟出“规律”。

14、我之所以知此见微知著的探照出社会百态也得益于作者精湛的叙事艺术。

15、每件事都挺细致的,真是都能够让人忙的厉害,见微知著。

16、本片文章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

17、见微知著,德国对饲料污染事件的处置过程正是体现了上述理念。

18、学习过程中除了自身要努力外,还要善于寻找好的方法,才能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19、同行们能见微知著,但一般公众往往会忽视底层构造。

20、今日我有到题不会可我要追根求源,无独有偶我看到了司空见惯的水,我见微知著,突然明白了,我知道这是我锲而不舍的结果。

21、配合是心理学研究是见微知著是看得懂眉头眼额,更重要的,是对老板和公司品味的掌握。

22、每个科学家都要具有见微知著的本事。

23、因事见理见微知著,从而使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

24、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25、好好培养你见微知著的本事对你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忙的。

26、一个人能不能独具慧眼,能不能入木三分,能不能见微知著,就看眼力是否犀利敏锐和独到。

27、我想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应当有见微知著的本事吧。

28、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9、文世间之事往往能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

[ jiàn wēi zhī zhù ]

释义

见微知著 成语

[ jiàn wēi zhī zhù ]

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详细释义

解释: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示例: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弭兵》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事物的苗头推断发展趋势

出处

《范子》:“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不肯自显;天下莫知。”

例句

明智的人善于~,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