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楚天学者年薪多少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01 20:10:46浏览:5分类:教育知识

对不起,我没法提供实时信息。楚天学者的年薪可能因学校、职位和工作经验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议您直接联系相干机构或查阅官方网站以获得最准确的薪资信息。

以下是小编百变鹏仔推荐楚天学者年薪多少更多相关介绍内容,希望对大家对楚天学者年薪多少有更好的了解。

武昌理工学院在哪里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江夏大道16号。

武昌理工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高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学校始于1997年创办的湖北工贸专修学院。

1999年,湖北工贸专修学院与武汉科技大学合作创办“武汉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贸校区)”,主要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2000年9月,学校兴建新校区。

2004年2月,学校为独立学院办学模式。

2011年5月,分校转设为武昌理工学院,同时撤销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建制。截至2020年4月,学校占地82.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30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56.25万册,电子图书217.6万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25个;有12个学院,开设47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招生专业;有教师880人,在校学5000余人。

湖北工业大学2008年招聘启事

一、武昌理工学院邮编是多少武昌理工学院的邮编为430223,该校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江夏大道16号,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医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

二、武昌理工学院简介

武昌理工学院经过20余年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医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2.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30万平方米,被我国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三面环抱。学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商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通识素质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开设了64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15000余人。

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学校“名师荟萃,学者云集”,现有教师772人,生师比17.8:1,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8.17%,硕士、博士教师占83.8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40.70%,中年教师占50%以上。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8人,“*”特聘教授2人,“楚天学者”3人,外籍专家教授20余人。

建有国内高校一流的图书馆。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纸质藏书156.25万册,电子图书217.6万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25个。

建有实验室150个,功能涉及各学科门类。拥有工业机器人实验室、VR技术实验室、金属3D打印实验室、服务机器人实验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室、电力自动化系统实验室、液压与气压实验室、无人机低空遥感实验室、离子色谱实验室、生物信息实验室等一大批科技前沿实验室。

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2%, 毕业生签约率连续两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名;历年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稳居同类高校前列;考研考公率逐年上升,近30%毕业生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涌现出一批年薪在20万以上的就业“高薪族”;学生自主创业蔚然成风,成功创业者近3000人,资产过千万的达300余人,不少校友创业的公司资产达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个别校友公司资产达到数百亿。

武昌理工学院在哪里

武昌理工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武昌理工学院教务处电话

武昌理工学院有几个校区

武昌理工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武昌理工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武昌理工学院招生办电话

武昌理工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武昌理工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武昌理工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湖北工业大学2008年招聘启事

学校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工为主,文(艺)、理、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学校座落在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江城武汉,主校区位于武昌南湖之滨,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设在武昌马房山,机电研究设计院设在武昌石牌岭,校园总占地面积1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现有包括2个独立学院在内的在校生总规模达4万余人。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当年,为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武昌畜牧兽医学校、武昌农业学校、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相继诞生。

1957年,省农业厅将四校合并组建成立湖北省农业学校,1958年,在湖北省农校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建成立了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1978年,湖北轻工业学院在武昌马房山成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4年,两校合并组建湖北工学院;2004年,学校获准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

学校按照“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应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职业与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以及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体育部、实验实训中心等13个教学机构和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机电研究设计院、农机工程研究院、农机测试中心、图书馆、期刊社、机械总厂、医院、后勤集团等8个科研、生产与生活服务机构。学校举办了工程技术学院、商贸学院2个独立二级学院。学校还设有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中心、全国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英湖北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湖北省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以及湖北省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湖北省机电工程训练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湖北省轻工工程中心、湖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土木建筑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产品质量检验基地。

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管理学等5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多科性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8个“湖北省属高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域”学科,其中艺术设计学科是湖北省同类学科中的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学校现有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拥有5个学科领域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5个学科领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自1993年起,学校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若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工作,2001年通过博士学位授予权整体条件省级评估,2005年再次通过博士点立项建设省级评估,5个在建博士点获立项建设。

学校着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在职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达5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员工500余人,专任教师101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260人。学校还特聘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叔子教授、熊有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陈惠发教授在内的校外兼职教授100余人。学校在其它重点学科和主干课程中分别设置了校内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主讲教授等特聘岗位,目前已入选136人。教师中有27人分别入选国家“111”人才工程、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42人被评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5人次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其它各类专家77人。还有近30人分别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以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本着“整体上水平,局部创优势”的思路,在工业生物技术、机械工程与仪器科学技术、轻化工与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艺术设计、电气与信息科学等领域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社会科学奖近120项,259项艺术设计作品获法国肖蒙国际广告节大奖、IDN金赞奖、靳埭强设计基金奖、未来设计师大奖等重要奖项。近3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42项,其中项目24项,转让推广的科技成果1242项;发表学术论文3284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检索机构收录309篇;出版教材(含国家规划教材)及学术专著261部。

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优质课程11门。学校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9部教材获、省部级奖励。学校公开出版《湖北工业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国家机械类中文核心期刊)、《电气与电子工程》(合办)、《湖北农机化》等学术刊物。

学校拥有较完善的教学、体育和后勤服务设施,建有门类齐全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36亿元。学校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12万余册及80余万册电子载体文献资料,存储容量达12TB,中外文期刊3351种,是湖北省优秀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咨询站,《全国报刊索引》检索站。学校图书馆还加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实现了与国家图书馆、全国高校图书馆书刊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学校拥有现代网络环境下的高速信息平台,建成了“万兆骨干、千兆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依托校园网的网络管理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功能齐全。学校是首批(全国108所高校)进入国家教育科研网的高校之一。

学校建有2个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及各类球类运动场;有标准化食堂9座,学生宿舍16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是孕育桃李、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4万余人,硕士生近千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弘扬50余年办学所形成的“艰苦创业,专注发展,服务地方,突出应用”的优良传统和“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克难奋进,创新求实”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并实施“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大类平台+专业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导师制等,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各种学术型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群众性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呈现出浓厚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成果丰硕,在国际、国内重要比赛中取得了一系列奖项。

学校建校以来,学校以“博学多识、潜心学问、严谨治学、创新求实”为学风,先后为国家培养毕业生4万余名。广大毕业生工作在全国各条战线,尤以在轻工行业影响显著。如省内酿酒、塑料、造纸、机电制造(轻工机械)及工艺美术设计(平面设计)等行业(如金龙泉、安琪酵母等)的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是我校的毕业生。我校毕业生以“适用、实干”和“下得去、用得上、有后劲”为特点。学校每年的招生范围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1年以来,学校本科生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同批次高校前列,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比例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总体就业率达98%,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先后与国内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同时,与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芬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在互派教师、培养学生以及科研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派出并接受留学生。学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三度获得)、“武汉市绿化红旗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美誉高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以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近期工作总目标,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把学校办成在全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湖北工业大学2008年专任教师计划

湖北工业大学2008年引进专任教师计划表

单位名称 需求专业(方向) 学历(学位)/职称 需求

人数 备注

机械工程学院

联系人:张波

联系电话:027-88032313

E-mail:Goodboy1975@126.com 仪器科学与技术 博研/教授或博导 1 楚天学者,学科带头人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博研/副教授 1 专职科研人员

机械电子工程 博研 1

工业工程 博研 1 工业工程方向

机械制造 博研 1 有实际工作经验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联系人:祁卫东

联系电话:027-88012315

E-mail:Wd_qi@163.com 电力电子 博研 1 学科带头人

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 博研 1 学科带头人

电类其他相关专业 博研 1

计算机学院

联系人:刘想清

联系电话:027-88422003

E-mail:Jiangwei82811@yahoo.com.cn 计算机控制、人工智能 博研 1 本科为计算机或机械或自动控制专业,硕博为计算机专业,学科带头人优先

计算机图像处理或软件 博研 1 本科为计算机或数学专业,硕博为计算机专业,学科带头人优先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博研 1 本、硕、博均为计算机或通讯专业

计算机信息安全 博研 1 本科为计算机或数学专业,硕博为计算机或通信专业,学科带头人优先

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 博研 1 本科为计算机或数学或物理专业,硕博为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师范优先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联系人:黄莉菁

联系电话:027-88032316

E-mail:hghuanglijin@163.com 有机化学 博研 1

生物工程学院

联系人:任卫华

联系电话:027-88032320

E-mail:lucky8423@sina.com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博研 1 学科带头人

发酵工程 博研 1 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及以上SCI论文,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优先

制药工程(生物功能材料) 博研 1

发酵工程或食品科学与工程 博研/高级工程师 1 专职科研人员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联系人:王春亮

联系电话:027-88032321

E-mail:tjywcl@126.com 道路与桥梁工程 博研/副教授 1 省级及以上在研纵向课题,学科带头人

交通工程 硕研及以上 2 博研优先

室内设计或环境艺术设计 硕研及以上 1 男,博研优先

艺术设计学院

联系人:葛佳莹

联系电话:027-88013310

E-mail:Wangjinlan1978@163.com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 硕研及以上 5 1、动画,玩具设计专业优先

2、博研或学科带头人优先

管理学院

联系人:宋建林

楚天学者年薪多少

联系电话:027-88032324

E-mail:Gaozhande@hotmail.com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博研 1 男,35岁以下,学科带头人

人力资源管理或企业管理 博研 1 男,学科带头人优先

会计学 博研 1 男,学科带头人优先

行政管理 博研 1 男,35岁以下,学科带头人优先

电子商务或物流管理 博研 1 男,35岁以下,学科带头人优先

经济与政法学院

联系人:周强

联系电话:027-88032283

E-mail:Markiss@163.com 政治学 博研且副教授及以上 1 学科带头人优先

保险精算 博研且副教授及以上 1 学科带头人优先

外语学院

联系人:李仁

联系电话:027-88021539

E-mail :hugongda@126.com 法语 硕研及以上 1 国外留学人员,博研优先

口译 硕研及以上 1 国外留学人员,博研优先

对外汉语 博研 1

英美文学 硕研 1 博研优先

翻译 硕研 1 博研优先

理学院

联系人:查纯

联系电话:027-88032284

E-mail:chun_82214@126.com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博研 1 学科带头人

统计学 博研 1

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

联系人:张次琼

联系电话:027-88015366 高等教育学 博研/副教授 2

湖北工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摘录)

第二章 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

第五条两院院士享受以下优惠待遇:

1. 发给院士特殊津贴人民币 30 万元/年(聘期内) ;

2. 提供 200 平方米 住房一套,一次性安家费人民币 50 万元;

3. 提供实验室建设费和科研启动费人民币 300 万元;

4. 凡带科研项目者,视科研到帐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配套;

5. 根据需要配备工作助手;

6. 负责配偶户口随迁,安排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

第六条作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申报对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成功申报特聘教授岗位后,享受以下优惠待遇:

1. 除享受学校的工资、福利外,另外提供特殊津贴人民币 10 万元/年(聘期内) ;

2. 提供 180 平方米住房一套,一次性安家费人民币 5 万元;

3. 提供实验室建设费和科研启动费人民币 150 万元;

4. 凡带科研项目者,视科研到帐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配套;

5. 根据需要配备工作助手;

6. 负责配偶户口随迁,安排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

第七条博士生导师享受以下优惠待遇:

1. 提供一次性安家费人民币 10 万元;

2. 学校安排 130 平方米过渡性住房,购买商品房时提供购房补贴人民币 15 万元;

3. 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外,可享受 博士生导师 津贴人民币 8000 元/年(计发三年);

4. 提供科研启动金:文科人民币 15 万元,理工科人民币 45 万元;

5. 提供实验室建设费人民币 50 万元;

6. 可竞聘校内特聘教授岗位,在完成岗位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享受特殊津贴人民币 5 万元/年(聘期内) ;

7. 凡带科研项目者,视科研到帐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配套,并根据需要配备工作助手;

8. 负责配偶户口随迁,并视情况安排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

第八条 学校学科建设急需的教授、 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及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 享受以下优惠待遇:(相关学科)

1. 提供一次性安家费人民币 5 万元;

2. 学校安排过渡性住房;

3. 提供科研启动金;

4. 凡带科研项目者,视科研到帐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配套;

5. 负责配偶户口随迁,并视情况安排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

6. 若竞聘上校内学科建设特聘教师岗位,在完成岗位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享受人民币 0.5-5 万元/年的特岗津贴(聘期内) ;

7. 享受学校博士学位津贴人民币 5000 元/年(计发三年)及学术津贴人民币 1.0-1.4 万元/年。

第十条学校学科建设、 申报 博士点所急需的特殊高层次优秀人才,以及来校时自带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实验设备和学术团队的人员,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殊的优惠措施。

第三章 外聘高层次人才及优惠政策

第十四条中、短期聘用各类人才的待遇如下:

1、对全职外聘(在聘期内全时在校工作)的中、短期外聘人才,学校提供以下待遇:

①两院院士:年薪为人民币 15-20 万元;

②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省级学科和专业学术带头人:年薪为 人民币 8-10 万元;

③博士生导师、教授:年薪 人民币 5-8 万元;

④博士后、博士和学科建设急需的副教授:年薪为 人民币 3-5 万元;

2、中短期全职外聘人才在校工作期间,可由学校免费提供临时住房,住房标准参照本办法中同类引进人才的有关条款执行

3、对在聘期内不能全时来校工作的中、短期兼职外聘人才,其工作酬金由学校与本人商定,学校原则上不提供专门住房。

第十五条对全职外聘且在校连续工作三年及以上,在聘期期满后又与学校重新签订聘用合同者,可享受学校提供的安家费补助金,金额为本规定有关条款中同类引进人才安家费标准的二分之一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