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是谁说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15 13:53:24浏览:7分类:教育知识

我们都知道一句名言,叫“一将功成万骨枯”,形容成就一位名将,需要无数人命来成全。现在这句话有了两层含义,一层意思是战争残酷,人命如草芥;另一层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痛下狠心,不在乎伤亡和损失。

那么,这句话一开始是谁说的的呢?它出自哪个典故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出自下面这首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这首诗就是《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其作者是唐代诗人曹松。

曹松生活在晚唐,主要活跃在唐宣宗唐僖宗和唐昭宗时代,当时唐帝国已经行将就木,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还有农民起义军如燎原之火。

作者目睹了中原战乱,百姓痛苦不堪,由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

所谓“泽国”主要指江南地区,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就没有平静过,一直处于战争或者军阀割据状态,而南方则相对比较平稳。但是到了唐僖宗时代,就连南方也成了战场,到处是厮杀搏斗,大唐天下再也没有安宁之处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是指战争的残酷,以及统治者的冷酷无情。

唐代尚武,军功赫赫,涌现出了很多名将,但是,谁又想到过,每一位名将背后都有无数将士乃至平民的死伤和血泪。

无论是唐朝统治者还是农民起义军,总会有人获得最高权力,但为了这个权力,无数人为此送命。

这个问题曹松看到了,而且他写了出来,“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也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言。

中国古人对于战争残酷的描写和反思一直没有减少过,现在我们美国战争片,总有反战的思想贯彻其中,实际上,这一点中国唐代尤其是唐诗早就有所体现。

比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比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比如“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又比如“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又比如“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等等。

所有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唐诗,无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普通战士的同情,对于遭受战火的百姓的怜悯。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是谁说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本意绝对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作者的悲痛之情。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