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乌孜别克族是怎样发展经济的?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15:24:15浏览:10分类:旅游攻略

乌孜别克族是怎样发展经济的?

过去,他们驱牛赶羊辗转在漫长的牧道上,忍受冬寒夏暑……如今,他们相继拥有了抗震安居房,还学会种植大棚蔬菜。“放下马鞭子,编起菜篮子”,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全国唯一的乌孜别克乡牧民经历了游牧天山到定居发展设施农业的巨大变迁。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乡地处天山北麓东端。记者在当地建立的蔬菜大棚基地看到,33座大棚整齐排列,每个大棚旁都有一座政府援建的50平方米抗震安居房,定居下来的牧民在此生产生活。

在一间大棚外,乌孜别克族村民乌木尔别克正忙着批发自种的芹菜。他7岁的儿子一边吃着番茄,一边笑呵呵地拉着记者参观他家的两座大棚。10月末新疆气温已降到10摄氏度以下,但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番茄、芹菜、小油菜等果蔬长势正旺。

乌木尔别克说:“年轻的时候嘛,我们都赶着羊群在天山里放牧。后来乡政府动员我们定居,

帮我们贷款建了大棚,还教给我们技术。去年我家一个大棚就收入了3000多元。今年我们承包了三个大棚。”

看着越建越多的蔬菜大棚,身为乡长的帕克江十分欣慰。“30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随着乌孜别克族乡民逐渐定居,21年前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乌孜别克乡。到目前为止,全乡997名乌孜别克族牧民已有60%实现定居。”

乌孜别克乡建乡以后,先后于1989年、1998年、200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搬迁定居,在木垒县城北12公里处建立了定居点,走上了“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发展之路。全乡有可耕地面积1.5万亩,年总播面积达8332亩,比20年前增加了6倍,作物有玉米、小麦、豌豆、苜蓿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