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古典园林的欣赏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18:58:52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古典园林的欣赏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简.奥斯汀小说提到的风景画家造园家:雷普顿

园林的名称有哪些

 园林小组的名称有哪些,不管是什么,名字都是非常重要的,方便记忆好的企业用名,一定不会是怪僻之名。而给公园征名也是现在见得很多的活动,以下分享园林的名称有哪些。

园林的名称有哪些1

 01、〖东篱公园〗

 02、〖天河水韵〗

 03、〖珠泉喷玉主题公园〗

 04、〖复兴岛公园〗

 05、〖曲江海洋公园〗

 06、〖永清苑〗

 07、〖石滩湿地公园〗

 08、〖滨河公园〗

 09、〖秦岭植物园〗

 10、〖灞桥滨河生态公园〗

 11、〖文景山公园、〗

 12、〖兴庆宫公园〗

 13、〖环城公园〗

 14、〖百望山森林公园〗

 15、〖莲花湖公园〗

 16、〖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17、〖薰衣草公园〗

 18、〖灵石公园〗

 19、〖西安汉城湖〗

 20、〖未央湖公园〗

 21、〖后滩公园〗

 22、〖东湖公园〗

 23、〖曲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24、〖紫藤园〗

 25、〖太平郊野公园〗

 26、〖花博园〗

 27、〖沙面公园〗

 28、〖顺义公园〗

 29、〖五座楼森林公园〗

 30、〖明珠生态休闲公园〗

 31、〖清风园〗

 32、〖阳光公园〗

 33、〖友谊园〗

 34、〖尚德公园〗

 35、〖白浮泉公园〗

 36、〖曲江遗址公园〗

 37、〖稻香湖公园〗

 38、〖北海公园〗

 39、〖九山公园二期〗

 40、〖塔山公园〗

 41、〖白河公园〗

 42、〖外冈蜡梅园〗

 43、〖雅荷园〗

 44、〖爱心公园〗

 45、〖太师屯公园〗

 46、〖越秀公园〗

 47、〖三角花园〗

 48、〖世纪公园〗

 49、〖怡孟园〗

 50、〖长岭公园〗

 51、〖东小口森林公园〗

 52、〖静安公园〗

 53、〖盘陀子公园〗

 54、〖双秀公园〗

 55、〖明珠湖公园〗

 56、〖碧水公园〗

 57、〖公益公园〗

 58、〖慈善公园〗

 59、〖密虹公园〗

 60、〖妫水河森林公园〗

 61、〖荷塘公园〗

 62、〖留云公园〗

 63、〖望京公园〗

 64、〖奥林匹克公园〗

 65、〖凉城公园〗

 66、〖曲江唐城墙遗址公园〗

 67、〖西安世园公园〗

 68、〖罗泾公园〗

园林的名称有哪些2

  一、公园起名的小贴士

  诗词歌赋起名>

 引经据典取名,即根据诗词歌赋取名,是现在起名的常见方法,不仅适用于人名,也是用于公园起名、这样一个有出处的名字,会让人有联想性,读来回味无穷,这对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公园起名为“桂苑”,这个名字就是取自成语桂林杏苑,给人美好、芳香之感、

  自然景物字命名>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丰富的资源,和绚丽的自然风景、大自然包括浩瀚无边的宇宙,大气磅礴的万里河山,以及诗情横溢的霜雪雨露等等,这些也是大家起名的宝贵资源、公园本身就能使游客感受到自然的美景和清新,若是再加上能体现自然景物的名字,那么该公园必然成为游客们都愿意去的地方、

  注重顺口好听>

 公园要想给人留下印象,那么其名字必然是好听顺口的,这样才更容易记忆、相反,复杂难念的名字,自然会引起游客的'记忆困难,如我国最令人误会的公园:和合公园,这样一个名字虽然简单,但是容易让人读成谐音“呵呵”,且这样一个同韵同音的名字,也很拗口,会使游客不愿意读,那么这样一个名字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二、好听的公园创意名字

 01、烁航公园

 02、秋枫公园

 03、心荣公园

 04、岐港公园

 05、长城公园

 06、政宁公园

 07、海州公园

 08、星云公园

 09、烨瑞公园

 10、月湖公园

 11、江水泉公园

 12、凌云公园

 13、峻承公园

 14、怡水公园

 15、得趣公园

 16、孟通公园

 17、林高公园

 18、顾村公园

 19、馨公园

 20、海涛公园

 21、育梵公园

 22、白鹿洲公园

 23、岐峰公园

 24、天翔公园

 25、阳泉公园

 26、嘉傲公园

 27、红叶区公园

 28、忠济公园

 29、长乐公园

 30、迎曦公园

 31、黎昕公园

 32、西安儿童公园

 33、景山公园

 34、海情公园

 35、峻峰公园

 36、烈士公园

园林的名称有哪些3

  (1)园林名字怎么取名

  1、保证你的园林风景与你的实际风景相当

 这是所能提出的最全面的建议。任何一个名字易记而且能被区别开来的站点都会被网民选中。但是,如果你的网站内容或页面设计令人失望,或者你的后继服务没能跟上,那么再容易记的名字也无济于事。相对应的,如果你的园林名字非常好,但是里面的风景是非常糟糕的,那么一定会给客人留下坏印象。

  2、简洁明了

 方便记忆好的企业用名,一定不会是怪僻之名。更不会是别人难读难记之名,为方便群众记忆,一般企业用名大多采用2个字,少数使用3个字,个别使用4个字。这样给公司取名,既符合中国文字组词惯例,也符合中国人起名的习惯。现在是非常提倡简化生活的社会阶段,所以这个方式是非常有时代特色的。

  3、寓意美好

 如中国长虹股份公司,其长虹之名,是起雨过天晴之意,有瑰丽壮观的寓意,太阳最红,长虹更新。同样,以生产彩色电视机著名的康佳公司,其名是起康乐人生,佳品纷呈之意。

  (2)有创意的园林名字

 夕佳楼:源出陶渊明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爱晚亭:源出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宜两亭:源出白居易诗“明月好园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我为什么要介绍这位大画家雷普顿,因为在简.奥斯汀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这部名著里就提到过这位名人,他是著名的园林风景设计家。

奥斯汀生活十八世纪末期,当时的雷普顿是那时代鼎鼎大名的风景庄园的大设计师造园家。

雷普顿(十八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造园家)

——///—

英国经过大航海在海外开辟殖民地,外贸交易和海外战争以及本土的工业革命后,囤积了大量的财富。

国家富强后就要修建房屋享受生活,雷普顿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

雷普顿出生于1752年,活到66岁去世,他比简.奥斯汀大二十三岁,奥斯汀出生于1775,去世于1817年,风景园大设计家雷普顿比才女奥斯汀还晚一年去世,去世于1818年,这也就不难理解大致同时代的中国的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十二金钗很多才女红颜薄命过早去世也是正常。

同时那时代英国的政治家,文人和艺术家通过大航海了解到东方文明后,非常推崇中国的依山傍水建筑园林的自然景观的建筑风格: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飞瀑山石,人与自然形态的生活情调!

雷普顿最初年轻时,他是一名普通的商人,虽然生活富裕可是他的兴趣不在于经商,他热爱艺术绘画,也喜欢音乐,他尤其擅长绘画风景画,他的理想是通过自己的绘画,要建出一片风景园林,他的理想在他的一幅(风景园丁)的画作里充分展示了才华,胡弗莱.雷普顿的园林理论是:

只有把风景画家和园丁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园林艺术的圆满成就!

下图是雷普顿风景园林绘画名作

上图是根据雷普顿的绘画建造的自然风情园林,从东西方文明国家对建筑园林最高等的艺术审美来看我们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之美,可以读出中国的文化古典艺术是非常高贵的,师法自然,人与自然风景相映成趣,依山傍水活出生活最高的美态,在创造中皈依自然,不破坏自然又高于自然!东西方其实在艺术的审美上是一致的!

所以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里有大篇幅描述修建豪华的园林大观园。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同样也写了十八世纪英国上流社会和乡村园林生活的衣食住行,还特意提到大画家和风景园造园家雷普顿!

曼斯菲尔德庄园里的室内装饰

青年男女骑着马在环境优美的景色中

十八世纪的乡村里,居住着悠闲的妇人和乡民!

(拍自理性生涯家藏书)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