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三门峡旅游景点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4 03:23:32浏览:15分类:旅游攻略

三门峡旅游景点有哪些

1、陕州地坑院,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陕州地坑院景区在地坑院原有的基础上,将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每个坑的主体不同,旨在全方位向人们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

2、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东起209国道三门峡市涧河桥,西到陕州大道与沿黄观光路交叉处,南接陕州大道,北至黄河滩涂,现管理面积12000余亩,(其中陆地面积6150亩,水面、滩涂6000余亩)。该景区是在陕州古城遗址及对青龙、苍龙两条涧河的治理改造基础上逐步建设起来的。2007年2月6日被国家建设部批准命名为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故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由于三门峡黄河库区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每年迎来数以万计的白天鹅到此栖息越冬,洁白美丽的白天鹅、碧波荡漾的黄河水、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三门峡由此被誉为“天鹅之城”,2010年春季更被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唯一的“中国大天鹅之乡”。

3、三门峡大坝,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市区14公里,从市区乘旅游专线车可达。是一处依托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而建成的风景名胜和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水库观光游憩类人文景观。其中,三门峡大坝是建国后我国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它是响应毛主席的“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而于1957年4月开工兴建,1960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

三门峡十大旅游景点

河南三门峡旅游景点有:三门峡大坝、三门峡黄河公园、豫西大峡谷、虢国车马坑博物馆、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等。

1、三门峡大坝

黄河三门峡大坝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三门峡黄河大坝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三门峡黄河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2、三门峡黄河公园

三门峡黄河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城区北部,是以保护沿黄生态、弘扬黄河文化为宗旨,依托黄河沿岸的沟壑、台地、滩涂和原有地被植物等自然地形地貌,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

3、豫西大峡谷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峡谷呈东西走向,象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气腾腾,声响如雷,气势磅礴;风和日丽时节,瀑布则如白练悬空皎美绝伦。

4、虢国车马坑博物馆

位于三门峡市春秋路北侧,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它北依黄河,南望崤山,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

5、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

河南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三门峡市区南20公里,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处。已开发了水上游乐区、森林游憩区、红叶观赏区、蝴蝶谷景区、甘山文化区五个景区。园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在98%以上,而且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十分丰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门峡大坝百度百科-三门峡黄河公园

三门峡十大旅游景点:仰韶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河南为中华民族祖先活动的一个中心地域。仰韶文化遗址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最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了大批石斧、石铲、石锄、石刀,还有纺织和缝纫用的石纺轮、骨锥、骨针。

位置境域: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北接洛阳市新安县、东临洛阳市宜阳县和洛宁县;东南邻壤洛阳市栾川县。

南同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南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相连;西和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共界;北隔黄河和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平陆县、垣曲县相望,辖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