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历史研究生难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21:11:38浏览:14分类:教育知识

历史研究生难吗

1.历史考研前景怎么样啊

历史系的毕业出路不是很有竞争力。

而且以后要当老师的话,首选的是师范院校,但是这两年好的师范院校历史系分数居高不下,所以出路还有一个,考公务员可以以报考文史类。建议有了一个硕士文凭后再考历史系研究生。

先考一个别的硕士文凭,对未来有个保障,再去考自己喜欢的历史研究生,双硕士竞争力会更大,当然年龄就没有优势了。如果先考上了历史研究生,三年后工作如果不好找,心态和斗志都会受影响。

而且当高校的老师硕士已经不是首选了,很多都是博士。退而求其次去高中心里也会不平衡,不是说历史就业不好,而是就业面较窄,当然也有历史系毕业的人才,习就是历史系毕业。

如果感觉自己能力够,背景好,家里条件可以不需要这么早养家的话,追寻自己的梦想是好的,要不就再好好考虑下。

2.历史学研究生就业比较难吗

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1、中小学校: 小学教育 初中 历史与社会教师 高中 历史教师

2、大专院校党校电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思想概论教师 历史系教师

3、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其他

4、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6、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7、编辑:文字编辑

8、 *** 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 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希望帮到你

3.跨考历史系研究生难吗

其实也比较难啊,我就是过来人。

我本科学地理,大学玩了四年,大四上学期看着同学忙于考研,我也有了想法。但我好玩,实在没有毅力学习数学,于是挑了历史,很简单,我中学时比较喜欢历史,虽然学的是理科,但有一定的基础,加上不考数学的专业,其专业课也很枯燥,也是看不进去,而历史专业课只需要考一门历史学基础300分。

但历史知识点太散了,我买了11本课本(考研论坛上推荐的那11本),还买来3本辅导书,虽然这样但仍是玩心不死,临考前都想要放弃了,但一想到交了报名费,好歹坚持考了,成绩出来,我历史学基础只考了100多分,总分也不过200多,哎。我承认当初是为了面子选择历史,觉得考历史容易考个名牌,现在看来自己很愚蠢啊,名校的历史研究生就业也困难啊,其实历史学好了也没多大用处,懂个差不多就好了,没必要深入研究。

你如果想考的话现在就该努力看书了,常去些论坛看看,上面时不时总结一些知识点还是很管用的,需要准备的东西相比其他专业要少一些,只需要政治、英语、历史而已,建议以看辅导书为主,因为上面总结的很好,而你只有半年时间,看课本也来不及了,看课本容易造成看过去不知道看了什么的情况,心无旁骛才能成功。

4.历史专业研究生就业真的很难吗

专业只是工具,就业是实现自己的方式。

没有哪个学校的哪个专业可以保证毕业就具备就业的一切

我刚进公司的时候觉得自己啥都不知道,原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书本知识相差甚远,学校提供的只是没有实践性的过往云烟,提供的是单一通用性的确又片面性的知识。

掌握了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是需要在具体工作中体会和运用

更重要的是职业化的精神,这是在学校根本完全没有获得的,这个是成就职场辉煌的根本。

不要关注 你在大学里能学什么,关注你“可以”学习职业技能

不要关注你是什么专业,关注你能为别人贡献什么

不要为自己找工作而烦恼,在工作中了解自己

本科生有非常大的优越性,相比研究生。知识结构广,有更强的适应性。

而且处于精力和心态都比较好的状态,更有潜力。

中国有科学家么?中国的博士能做什么?

不要小瞧自己,否则被小瞧。

5.历史学考研的复试难么

第一个问题:历史学考研复试其实不难,我是过来人了,当初跟你一样的疑问。主要是你的心态要放平和,不要太过紧张。还有,要看你报考的是哪所学校,如果你报的是北京的学校,就要注意了,北京的学校基本都要看你的本科毕业院校和所在城市,会有些其实,当让如果你特别优秀除外。其他的学校都差不多,复试的时候不要出现太大的失误,基本都没问题。在最后录取的时候,初试、复试成绩都会占有一定比例,初试成绩靠前的话也基本没问题。

第二个问题:一般都会有笔试,笔试的内容基本就是你所报考学校指定书目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测试,复试之前找些模板背一下,基本不会有问题。

解答很详细。

6.大家觉得跨专业考历史系研究生难么

其实也比较难啊,我就是过来人。

我本科学地理,大学玩了四年,大四上学期看着同学忙于考研,我也有了想法。但我好玩,实在没有毅力学习数学,于是挑了历史,很简单,我中学时比较喜欢历史,虽然学的是理科,但有一定的基础,加上不考数学的专业,其专业课也很枯燥,也是看不进去,而历史专业课只需要考一门历史学基础300分。

但历史知识点太散了,我买了11本课本(考研论坛上推荐的那11本),还买来3本辅导书,虽然这样但仍是玩心不死,临考前都想要放弃了,但一想到交了报名费,好歹坚持考了,成绩出来,我历史学基础只考了100多分,总分也不过200多,哎。我承认当初是为了面子选择历史,觉得考历史容易考个名牌,现在看来自己很愚蠢啊,名校的历史研究生就业也困难啊,其实历史学好了也没多大用处,懂个差不多就好了,没必要深入研究。

你如果想考的话现在就该努力看书了,常去些论坛看看,上面时不时总结一些知识点还是很管用的,需要准备的东西相比其他专业要少一些,只需要政治、英语、历史而已,建议以看辅导书为主,因为上面总结的很好,而你只有半年时间,看课本也来不及了,看课本容易造成看过去不知道看了什么的情况,心无旁骛才能成功。

7.历史考研问题

如果想要好学校就去北大、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选老师的话就要看你想读哪个方向,对你以后的就业或者继续生造有无帮助。建议先选好学校和方向,然后问问这所学校的同学或认识的老师。 报考的话是在网上报名,然后现场确认并交钱,然后在1月中旬或者下旬参加考试。3月份出成绩,过了初试就进行复试。复试内容是你所报的方向的内容的笔试、面试和英语口语。注意,报哪个地方就要在哪个地方参加复试,有一些连初试都要到你报的学校所在的省市考试。具体的要留意网上的消息。 复习方法:对于第一轮复习,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建议把教材(也就是大学课程的那些教材)通读一遍,积累一些基础,特别是对跨专业的同学。 如果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的话就找来《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07年的也行。先把这本书的目录背下来,因为目录就是线索。然后把整本书看熟,甚至背下来,特别要留意一些很小的知识点,考试有时很变态,专门考你没注意到的。注意,考试的时侯讲究的是你能写多少东西而不是你知道多少东西。所以在背书的时候要注意把得分点背下来(时间、地点、人物或时间的主角、内容概要、意义),答题的时候这些就是得分点,非常关键。吃透了这本书基本上你考研历史就十拿九稳了,希望你能坚持。 当然,准备考试不是单一的,也要配合复习以及跟英语政治的复习来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建议你找找高考专题复习资料看看,还有就是做真题。你可以上网买一些名校的真题或者买一本《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2009年的也行。不光要看,还要背。你什么都懒都可以,千万不能懒得背书,没人敢说自己基础有多扎实的。许多高中学历史的同学都以为自己基础很扎实,但是考出来的成绩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谦虚的心态。 第三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了,看熟题和之前背过的东西。 最后再有四点:第一,要跟同学交流,互相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和学到的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既然决定考研了就要一心一意准备,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着找工作。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暗示自己不骄不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第四,安排好复习时间,合理搭配英语政治的复习,及早做好安排,并严格执行。

具体可以到这个网站去看看,应该能找到你要的信息。

8.历史学考研的复试难么

第一个问题:历史学考研复试其实不难,我是过来人了,当初跟你一样的疑问。

主要是你的心态要放平和,不要太过紧张。还有,要看你报考的是哪所学校,如果你报的是北京的学校,就要注意了,北京的学校基本都要看你的本科毕业院校和所在城市,会有些其实,当让如果你特别优秀除外。

其他的学校都差不多,复试的时候不要出现太大的失误,基本都没问题。在最后录取的时候,初试、复试成绩都会占有一定比例,初试成绩靠前的话也基本没问题。

第二个问题:一般都会有笔试,笔试的内容基本就是你所报考学校指定书目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测试,复试之前找些模板背一下,基本不会有问题。

总之,不难,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便是恐惧本身。端正态度,放宽心态,好好准备,祝你成功,加油。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