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历史学考研研究方向有那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21:53:06浏览:17分类:教育知识

历史学考研研究方向有那些?

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南开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

02中国近现代史学史(1840-2000)

03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

04外国史学史

2)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外各种主要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具有较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外史学遗产,正确评析当代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较深的认识,能够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视域开阔,理论基础坚实的,具有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3)专业特色

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1)学科简介

考古学(后改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2)培养目标

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应系统掌握考古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3)研究方向

01古文字学

02旧石器时代考古

03新石器时代考古

04商周考古

05战国秦汉考古

06魏晋南北朝考古

07隋唐考古

08文化人类学

09宋元明考古

10东方建筑

11文化遗产研究

12古代陶瓷

13文物学

3. 历史地理学

1)学科简介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

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高等院校和各级科研机构培养本学科高层次的专门教学、科研人才、和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品学兼优的管理与专业人才。具体要求是:具有坚实的大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历史地理学方面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方面专业工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

01.中国历史地理

02.生态环境史

4.历史文献学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历史文献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中华典籍与文化

02专题文献

03历史文献学

2)培养目标

①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②掌握历史文献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

③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专业特色

该专业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5.专门史

1)学科简介

专门史是属于历史学的二级学科,是对人类历史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的学科,着重探讨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状况及其规律,是人类历史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对当代中外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史学流派的介绍,着重于研究热点、争论分歧和问题症结的分析。

2)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中外关系史、近现代华侨华人问题、东南亚史的理论基础;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重要事务问题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3)研究方向

01中国古代经济史

02区域社会经济史

03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4中国文化史

05中国环境史

06中国宗教史

6.中国古代史

1)学科简介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

2)培养目标

掌握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识基础和研究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一定创见,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3)研究方向

01 中国上古史

02 隋唐五代史

03 魏晋南北朝史

04 宋元史

05 明清史

06 西北民族史

07 中外关系史

08 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史

09 历史地理与地名学

10 中国思想史

7.中国近现代史

1)学科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不同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有多种看法,但被普遍接受的是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的这一观点。

其中1840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称中国现代史。

2)培养目标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很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品行良好,立志为国家、社会甚至以及人类发展作贡献;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了解国内外对于本专业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同时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好的科研潜力,并能够独立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此外,应不乏其它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3)研究方向

01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2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03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04 中国近代基督教史

05 中华民国史专题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07 中国近现代军事史

8.世界史

1)概述

世界史专业是一级学科历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旨在通过对世界各国、各地区从古至今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其相互联系与交流诸历史现象进行多层次、广角度地深入探讨,科学地揭示各国、各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2)研究方向

世界史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英国史,02美国史,03欧洲学,04现代化比较研究,05英联邦发展研究,06欧洲文化史,07犹太文化史。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熟悉国内外史学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打好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毕业后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研究工作因得新的资料的发行而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研究人员的兴趣颇为广泛,而他们的研究理念和为学科做的建设引起了史学界的思考,这些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方向。在将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我们应该联合不同的领域,互帮互助,思考一些更深更专的学术研究问题,持续关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由此来触发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效率。

关键词古代历史研究;继承;发展;创新;回归传统

一、中国古代史的历史研究趋势

近年来,中国古代史领域方面的论文大约发表了三万篇以上,相关著作和论文集大约出版了两千多部。不同断代的研究虽然有不同特点,但总归上来说有相同内容。近年来的许多新资料中,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创造条件。研究者通过甲骨文和殷周铭文,对其相关制度提出了新看法。通过战国秦汉的简,研究者对当时的各种行政制度展开讨论,也使得一些观点得到修正。清华大学藏简丰富,有许多很有价值的文献,比如《金縢》《顾命》等,这些文献对研究《尚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线索,史书《楚居》也为研究楚国提供了相当宝贵的线索。敦煌吐鲁番文书、黑水城文献、《天圣令》等文献对于晋南北朝唐宋史的研究提供了资源,使得研究者能够深入研究其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拓宽了研究范围和渠道。由于不断有新资料新文献问世,让许多新问题进入了讨论之中,也利于相关研究者来进行甄别判断。对于先秦史领域,研究者的兴趣点主要在国家起源,社会与文化方面,主要课题有(1)关于文明起源及其发展的研究、城址与文明、文明起源与进化、民族和地区的古代文明。(2)殷商的方国、地理和族属,商的统治制度。(3)周的礼乐制度等等。对于秦汉史的研究,研究者主要兴趣点在各种政治制度和管理制度,还有各种礼制和社会生态等等问题。对于魏晋南北朝的研究,研究者着力在土地制度与其独有的门阀制度和选官制度等等上,除此以外吗,还向基层社会和民族研究扩展。在隋唐五代史领域,研究围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在宋元明清这段时间,研究范围更是扩大,对于政治和军事的研究更加深入,特别对于清史,八旗世爵制度是一个饱受关注的课题。

二、回归传统的历史学意义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大体都在走着西方人文主义社科的老路线,不过不能因此而否定我国近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成果。西方的人文主义社科的古典方法论的确为中国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与此同时,将中国的古代史研究路径与领域大大地拓展了,成果喜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曾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火热一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虽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现实。这一理论结合了中国传统史学文献和实证分析,其根本还是脚踏实地的传统史学研究[1]。纵观古今中外,其实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历史学研究都有共通之处,基本的内涵原则都是相似的,虽然还有一些明显的缺陷,但是这些是历史学研究过程中无法抹去的瑰丽宝藏。明清时期是中国的传统文献开拓性研究理念和独到的方法它的鼎盛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等学者所提出的“不求史料”等批评就显得不切实际了。

三、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著名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提出了一个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大致有三层含义。第一,历史学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了他对历史的理解;第二,历史学家所处时代遭遇的问题引发了他对历史的疑问;因此,历史学与历史学家所处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换言之,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学都有其独特的人文背景。这便给了我们思考的机会,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应当思考并探索一些什么?这大概是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后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中国古代史研究在改革开放后表现出了因不同时间段而出现的差异,但整体上而言,它体现了学理和逻辑上的不间断性。它既思考宏大问题又具体研究,而且它还将实证作为研究的根本,跟随着新史学建立以来历史学发展的主要路径行进。因此它给予了我们学术自信,也使得我们在历史学的道路上不断思索探寻,是实证保证了历史学的科学性,而历史学绝不仅仅只有“科学”的层面。实证是研究的一种方式,它给予人的是认识历史的基本能力,但历史学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是探索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演变。我们了解了我们从哪里来,如何来;我们向何处去,怎么去都是由历史研究而得到结果的。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能轻易获得很多的资源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且必须在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在历史学的

研究中寻找重点[2]。

研究工作因得新的资料的发行而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研究人员的兴趣颇为广泛,而他们的研究理念和为学科做的建设引起了史学界的思考,这些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方向。综上所述,我们需要联合不同研究领域,互帮互助,加强交流。在宏观上,研究者们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都有内在一致性。我们需要有勇气,一边具体研究工作,我们需要关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新审视不曾断裂的且具有不间断性的中古古代文明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