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遽的同音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27 00:44:39浏览:6分类:文字大全

遽的同音字有怇、怚、珇、苣、剧、巨、忂、焣、醵、讵。

基本释义

1、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乘遽而至。

2、惊惧、慌张、遽色、惶遽。

3、遂,就:“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

4、急,仓猝:遽尔(突然)、遽死、遽然、匆遽。

“遽”字相关诗句:

1、老魃匆匆遽俶装——《自永康还连日又告旱恳祈勤恪初四五日再得甘》

遽的同音字

2、草戚遽离群——《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3、信难臧否遽——《送陆君重五首》

4、未遽悉心事——《今别离》

5、我师遽蓄缩——《丁亥纪蜀百韵》

6、调弦未遽央——《讌集》

7、放弃何遽愁荒遐——《梅花》

8、当时嗟遽殁——《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9、遽令扁舟下——《送杨辟秀才》

10、未遽长斋绣佛前——《江上》

组词:

1、匆遽:匆忙急促,匆遽而返。

2、偟遽:恐慌不安貌。偟,通“惶”。

3、传遽:传车驿马,亦指乘传车驿马的使者;犹言供役使,奔走。

4、凌遽:战栗恐惧;迅速,急促。

5、仓遽:匆忙急迫。

遽 拼 音 jù? 部 首 辶 笔 画 16 五 行 木 五 笔 HAEP [遽]基本解释

1.急,仓猝 :~尔(突然)。~死。~然。匆~。

2.惊惧、慌张 :~色。惶~。

3.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 :乘~而至。

4.遂,就 :“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无由出?”

[遽]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同本义

遽传也。——《说文》

以待达穷者与遽令。——《周礼·大仆》

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周礼·行夫》。注:“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

且使遽告于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传车。”

士曰传遽之臣。——《礼记·玉藻》

又如:遽人(驿卒;传达命令的人);遽驿(传车和驿马);遽传(驿车和传舍);遽委(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

乡名 。在今河北省元氏县附近

〈副〉

立刻;马上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二》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遽扑之。——《聊斋志异·促织》

遽以不变名之。——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遽诺(马上承诺、答应);遽理(马上或很快处理);遽即(立即)

就竟

岂遽善游哉。——《吕氏春秋·察今》

此何遽不能为福乎?——《淮南子·人间训》

遽惊谢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遽躬蹈之。——清· 袁枚《祭妹文》

〈形〉

惊慌

又如:遽惶(惶遽惊慌);遽惕(惶恐戒惧);遽戚(敬畏的样子);遽容(恐惧的脸色)

十分贫困窘迫

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世说新语》

急忙匆忙

遽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公惧遽见之。——《国语·晋语》

遽契其舟。——《吕氏春秋·察今》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遽别(急速分别);遽步(急步快走);遽忙(匆忙);遽几(急切期求);遽淹(迅速而逝)

快迅速

本乎疾者其势遽故难得以晓也。——刘禹锡《天论》

[遽]百科解释

遽,ju,从辵( chuò)从豦。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左传僖卅三年。使遽告于郑。遽兴姜戎。昭二年。乘遽而至。传中恋反。一曰窘也。窘迫也。〈名〉(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2) 同本义 [post car or horse]“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急,急速,仓猝,匆忙”之意。 更多→ 遽

[遽]英文翻译

at once; suddenly unexpectedly

[遽]组词 急遽 惶遽 匆遽 遽然 慌遽 丛遽 遽容 传遽 奚遽 蜚遽 遽亟 皇遽 遽央 遽委 更多遽组词 [遽]相关搜寻 遽然 遽尔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