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美学概论是什么?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27 01:19:04浏览:10分类:教育知识

标准答案:美学概论这个词,“美学”是关键,“概论”即概要论述,因此,理解美学概论,只要抓住“美学”这一关键词即可。以下为美学的含义: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一词源于希腊文Aisthetikcs。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在《美学》一书中主张建立“美学”学科,美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1、美,如美的产生、发展;美的本质、特征、功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形态;内容美、形式美等美的组成因素及其规律等;2、审美,如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的发生、发展、性质、特征及其规律;3、美的创造,如现实美、艺术美的创造规律、发展规律、鉴赏规律等;4、美学范畴,如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范畴的审美特征、发展规律及其同美的关系等;5、美育;6、美学自身。美学思想和美学学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胚胎阶段。在原始时代,原始初民开始在劳动中创造出原始的艺术,表现出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原始审美意识,初具美学思想的萌芽。2、形成阶段。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生产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科学、艺术的发展,美学思想逐步明晰化、自觉化、理论化,并以文字记载于哲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文献中。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王充、刘勰、苏轼、李贽、王夫之等都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美学思想。在外国,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文艺复兴后的博克、休谟、笛卡尔等哲学家、布瓦洛、莱辛等文艺理论家,狄德罗等启蒙主义者,都为美学学科的诞生作了理论的和实践的准备。1750年鲍姆加登正式提出了建立美学学科。3、系统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德国康德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黑格尔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辩证的美学体系。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使旧唯物主义美学发展到最高阶段。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证了劳动实践创造美,人化的自然,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审美意识和艺术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等美学的根本问题,使美学逐步建立起真正科学的体系,并日趋成熟。4、现代发展阶段。从19世纪中下叶开始。进一步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综合研究与分门研究、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衍生出哲学美学、艺术美学、心理学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等多种分支学科,出现了现代人本主义、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思潮和实验美学、完形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学美学、实用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表现论美学、语义学美学、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直觉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结构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符号论美学等多种流派,而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有了新的开拓和长足的发展。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是对人类、个体的历时性、共时性审美、创造美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对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开展美育,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上有关“美学”的概念摘自《美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李泽厚《美学四讲》读书笔记(根据原书编写并加入阅读者编写者的思考认识)

编写者晁若愚

一 美学是什么

美的现象极多,美景美女美食美的艺术作品等等。人们对美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到底是否存在一个标准或者规律?

人们对美的认识思考自古就有,比如庄子就说各美其美,庄子的哲学也是审美的哲学。直到近代,关于美的学问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美学,其实准确地说,应该叫审美学。

美学概论是什么?

有很多观点否定这一学科的成立,比如认为美是主观的相对的,没有一定的标准规律可循。那么对于美或者审美,我们就不能说话了吗?难道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村妇的审美水准都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尽管审美牵扯到主观感性的很多东西,但依然有理性规律可循。这考验着我们的理性思维,我们的思想深度。

大体来说,现在的美学分为三部分,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各种美学流派对此各有侧重。本书作者认为美学学科应该是多元化的,真理是有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应该从多方面去研究。美学也是如此。

美学按照层次不同又可以分为哲学美学,理论美学,实用美学。当然,任何分类都是有局限性的。作者作为哲学家从哲学角度曾提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与艺术的学科。

哲学应该应该普及大众。哲学美学亦复如是。哲学主要探索人生的真理与诗意。美学亦复如是。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