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关于树的形态特征常识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22:32:01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关于树的形态特征常识

1.常见树木的形态特征

我不知道怎么附图。

..还有,树木在各个季节都能见吧?~ 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颇高,又有“含桃”的别称。

我国作为果树栽培的樱桃有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

我国樱桃产量为3500万kg,人均只有29g,相当于每人有大樱桃3个或中国樱桃15--17个。可见樱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栽培的甜樱桃品种主要为欧美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很好,由于欧洲甜樱桃一般需7.2°C以下低温900~1400小时方可完成冬季休眠,限制了在我国南方的大面积栽培。因而,在我国南方省区仍以中国樱桃为主栽品种,同时,中国樱桃的优良品种极少,栽培品种中普遍表现出果小、味酸、采前裂果、落果等诸多缺点。

而中国樱桃优良品种一黑珍珠的选育,成功的弥补了这些缺点。 石榴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热带则变为常绿树。

树冠丛状自然圆头形。根黄褐色。

生长强健,根际易生根蘖。树高可达5-7米,一般3—4米,但矮生石榴仅高约1米或更矮。

干灰褐色,上有瘤状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转。树冠内分枝多,嫩妓有棱,多呈方形。

小枝柔韧,不易折断。一次枝在生长旺盛的小枝上交错对生,具小刺。

刺的长短与品种和生长情况有关。旺树多刺,老树少刺。

芽色随季节而变化,有紫、绿、橙三色。叶呈长披针形,长l一9厘米,尖端圆钝或微尖,质厚,全缘,在长枝上对生,短枝上近簇生。

花两性,依子房发达与否,有钟状花和筒状花之别,前者子房发达善于受精结果,后者常凋落不实;一股1朵至数朵着生在当年新梢顶端及项端以下的叶腋间;萼片硬,肉质,管状,5-7裂,与子房连生,宿存;花瓣倒卵形,与萼片同数而互生,覆瓦状排列。花有单瓣、重瓣之分。

重瓣品种雌雄蕊多瓣化而不孕,花瓣多达数十枚;花多红色,也有白色和黄、粉红、玛瑙等色。雄蕊多数,花丝无毛。

雌蕊具花柱1个,长度超过雄蕊,心皮4—8,子房下位,成熟后变成大型而多室、多子的浆果,每室内有多数子粒;外种皮肉质,呈鲜红、淡红或白色,多汁,甜而带酸,即为可食用的部分;内种皮为角质,也有退化变软的,即软籽石榴。海金沙:植物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

根茎细长,横走,黑褐色蔌栗褐色,密生有节的毛。茎无限生长;叶多数生于短枝两侧,短枝长3~8mm,顶端有被毛茸的休眠小芽。

叶2型,纸质,营养叶尖三角形,2回羽状,小羽片宽3~8mm,边缘有浅钝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羽片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孢子囊梨形,环带位于小头。

孢子期5~11月。生于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

主产广东、浙江;全国大部地区均产。香樟树又称樟树、乌樟、芳樟等,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

香樟树为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樟科梓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树冠广展,叶枝茂盛,浓荫遍地,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

香樟树因含有特殊的香气和挥发油而具耐温、抗腐、祛虫之特点。是名贵家具、高档建筑、造船和雕刻等理想木材。

日常用的樟脑就是由香樟树的根、茎、枝、叶蒸馏而制成的白色晶体,无色透明、有清凉香味,用于防蛀,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学工业。 在民间,人们常把香樟树看成是景观树、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

香樟树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青睐,杭州、义乌、马鞍山等城市均将其选为“市树”。 香樟树很有特色,树皮粗糙,质地却很均匀,从来没有白杨树的斑斑驳驳、没有柳树的肿瘤结节;树枝树干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路长去,不会偷工减料也不会画蛇添足;树冠的形态是球形的,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

香樟树就像是苏东坡的书法,圆润连绵、俊秀飘逸,却又中规中矩,如果是长满香樟树的一面山坡,那简直是苏东坡绝世碑帖了。因此,学美术的人喜欢用香樟树做写生对象了。

更为难得的是,香樟树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虫,所以几乎不需要园丁喷洒农药。这两天在以香樟树闻名的江西出差,大饱眼福,大大地满足了我这不足为外人道的特殊爱好。

江西境内的香樟树满山遍野,五六百年树龄以上古树也很多,洒落在村落、河边、山顶。海带属褐藻门、海带属植物。

又名昆布、海带菜、江白菜。 植物形态: 藻体褐色,长带状,革质,一般长2-6米,宽20-30厘米。

藻体明显地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固着器假根状,柄部粗短圆柱形,柄上部为宽大长带状的叶片。

在叶片的中央有两条平行的浅沟,中间为中带部,厚2-5毫米,中带部两缘较薄有波状皱褶。也是藻类植物,象根的部分只是起到固着作用的根状物,象叶的部分叫叶状体。

银杏: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一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一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

2.树木的形态学特征主要指哪些,掌握后有什么作用

包括植物茎的性质(木本,草本,藤本)

植物叶序(互生,对生,轮生,丛生,基生)

植物整体的形状(塔形,椭圆形,圆锥形,圆柱形,卵圆形……)(

植物叶片形状(披针形,卵圆形,心形,肾形,椭圆形,针形,长条形,……)

植物叶尖(急尖,渐尖,钝形,微凸,微凹,尾尖,具短尖,突尖……)

植物叶基(心形,箭形,穿茎,抱茎,盾形,歪形……)

植物叶脉(网状脉,平行脉)

植物单叶复叶

植物叶缘(全缘,锯齿,钝齿,波状)

植物叶裂(羽状分裂,掌状分裂,浅裂,深裂,全裂)

植物花(完全花,不完全花)(蝶形,唇形,杯状,辐射,钟状)

植物果实(蓇葖果,肉果,核果,荚果……)

3.树木的识别要点等同于树木的形态特征吗

树木的识别要点不是等同于树木的形态特征,而是依据树木的形态特征,来识别和判断树木的品种。

1、识别高度和树皮:判断属于乔木、亚乔木、小乔木或者灌木;要看树皮,树皮是什么颜色,树皮上是否有裂纹,是什么样的裂纹,是否有斑,斑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然后看老枝什么颜色,嫩枝什么颜色。识别和判断树木的分类,属于什么科;

2、识别单叶还是复叶:看叶,看叶是单叶还是复叶,也得排布方式,然后看叶是革质还是别的什么质,最后看叶的形状,基部什么形状,端部什么形状,然后看边缘是否有锯齿,再看叶子上面是否有蜡质,若还是不能分辨,就把叶子斜着撕开,看叶子中间是否有丝质。识别和判断树木的分类,属于什么属或种;若这些还不能判断,就看花的什么花序,看果实是什么果(比如浆果)和果的颜色、大小,这样基本就能判别树木是什么树木了。

4.关于各种树的特点

铁桦树:

铁桦树的比重很大,木材下水就沉,而且无论在水里泡多久,内部也不腐烂。

巴沙木:

巴沙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树,所以又叫“轻木”。它比做软木塞的拴皮还轻两倍。

木盐树:

每年春天,树上都凝结一层雪白的盐霜,人们用刀轻轻刮下来就可当盐食用。

桉树:

桉树不但生长迅速,而且相当高大,中国的“蓝桉”高可达70-80米左右。

箭毒木:

箭毒木的白色乳汁,碰到人畜的伤口会引起中毒死亡。

扩展资料:

按树木生长类型分为:

⒈ 乔木类 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⒉ 灌木类 树体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干底矮。

⒊ 藤木类 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如爬山虎)。

⒋ 匍匐类 干,枝等均匍地生长(如铺地柏)。

按树木观赏特性

⒈ 赏树形树木类(形木类)

⒉ 赏叶树木类(叶木类)

⒊ 赏花树木类(花木类)

⒋ 赏果树木类(果木类)

⒌ 赏根树木类(根木类)

树体枝干系统及所形成的树形,决定于枝芽特性,芽抽枝,枝生芽,两者极为密切。

芽是多年生植物为适应不良环境和延续生命活动而形成的重要器官。它是枝、叶、花的原始体,与种子有相似的特点,所以芽是树木生长、开花结实、更新复壮、保持母株性状和营养繁殖的基础。

了解观赏花木的枝芽特性,对整形修剪有重要意义。

(1)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芽序。

芽序和叶序一致。

叶对生的树种,上下两节之间的芽的方位相差90,称1/4式。

两列状互生的树种,上下两节之间的芽方位相差180,称1/2式。

螺旋状互生的树种最多,其上下两节之间的芽方位相差144,称2/5式。

树木的芽序与枝条的着生位置和方向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芽序对修剪时考虑留芽的方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枝叶生长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着生在同一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大小、饱满程度差异的现象,称之为芽的异质性。

一个正常生长的生长枝上,一般基部芽的质量差,中上部芽质量好、长得饱满,近顶端的芽质量也较差。在有春秋梢生长的枝条上,除有上述规律外,在春秋梢交界处,节部芽极小,质量很差或无芽,称为盲节。

但是,如果是一个中短枝,往往多数是上、中部的芽质量好,基部的芽质量差。

此外,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不同栽培条件,壮芽的分布不一定都有这样的规律,有时壮芽也会长在枝条的基部。

(3)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称芽的潜伏力。

潜伏芽在当前这个年生长期内暂时不萌发,而在以后的某个生长期萌发,这段时期就叫“潜伏期”。

在潜伏期内,潜伏芽是有生命力的。

不同树种潜伏芽的潜伏期长短不同,如桃的潜伏芽的潜伏期只有一年,潜伏力弱;石榴潜伏芽的潜伏期可长达8~10年,潜伏力强。

潜伏力强的树种容易更新复壮,复壮得好的几乎能恢复原有的冠幅,甚至能多次更新,树体寿命长;反之,潜伏力弱的树种不易更新复壮,寿命也短。

(4)萌芽力和成枝力:一年生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力,称萌芽力。

常用萌芽数占该枝上芽的总数的百分数来表示,称萌芽率。

枝条上的芽萌发后,并不是全部都能抽生为长枝,抽生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

不同树种,甚至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之间有不同的萌芽力和成枝力。

萌芽力和成枝力都强的树种,其枝条又多又长;两者都弱的树种,其枝条则又少又短;萌芽力强、成枝力弱的树种,其枝条多而短;萌芽力弱,成枝力强的树种,其枝条少而长。

这些不同特性的表现形成了园林树木丰富多彩的树形、高度和冠幅。

(5)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有些树木生长季早期形成的芽,当年就能萌发,有的多达2~4次梢,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早熟性;已形成的芽,在当年生长期内不萌发,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才能萌发,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晚熟性。

具有早熟性芽的树种或品种一般萌芽率高,成枝力强,花芽形成快,开花早。

不同树种早熟性芽和晚熟性芽的多少不同。

即使是同一树种,芽的熟性也会随树龄、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6)顶端优势:位于枝条顶端的芽或枝条,萌芽力和生长势最强,而向下依次减弱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一株树木整体或局部的顶端优势现象,和它的分枝习性、乔化强弱、枝条位置和枝条角度有关。

单轴分枝的树木顶端优势明显,其突出表现就是中央领导干发达;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的树木顶端优势则不十分明显,它的中央领导干不发达,甚至很快消失。

越是高大的乔木,它的顶端优势越明显;反之,越是矮小的灌木顶端优势越不明显。

枝条越是直立,顶端优势越明显;水平或下垂的枝条,由于极性的变化顶端优势减弱。

(7)干性与层性:观赏花木自身能形成中干并维持其生长势强弱的能力称干性。

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中心干强而持久。

凡是中心干明显而坚挺并能长期保持优势的,则称为干性强。

这是乔木树种的共性,即枝干的中轴部分比侧生部分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树木干性的强弱对树木高度和树冠的形态、大小等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的缘故,使强壮的一年生枝产生的部位比较集中。

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这种现象简称层性。

一般顶端优势强而成枝力弱的树种层性明显;有些树种的层性一开始就很明显;而有些树种则随树龄增大,弱枝衰退、死亡,层性才逐渐明显起来。

具有层性的树冠,有利于通风透光。

不同树种的干性和层性强弱不同。

有些树种干性强,而层性不明显;有些树种干性强,层性也明显;有些树种干性比较强,主枝也能分层排列在中心干上,层性最为明显;有些树种幼年期干性强,成年期后干性、层性都明显减退;有些树种干性、层性都不明显。

同时,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会发生一定变化,如群植能增强干性,孤植会减弱干性,人为修剪也能左右树木的干性和层性。

(8)分枝方式和分枝角度:观赏花木的各级分枝都是由腋芽形成的,由于芽的性质和活动情况不同,所产生的枝的组成和外部形态不同,因而不同观赏花木的分枝方式各异。

观赏花木的分枝方式

①总状分枝式。

枝的顶芽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干或主蔓,同时发生侧枝,侧枝上又能发生次侧枝,这种有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称总状分枝或单轴分枝。

这种分枝方式,主干极显著。

②合轴分枝式。

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花芽或自枯,而邻近的侧芽代替原有的顶芽延长生长,每年如此重复生长,使主干继续生长,这种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所以这种分枝方式称合轴分枝式。

③假二叉分枝式。

具有对生芽的植物,顶芽自枯或形成花芽,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枝生长所代替,形成叉状侧枝,以后如此继续,这种分枝方式称假二叉分枝式。

有些观赏花木,在同一植株上有两种分枝方式,如广玉兰开始是单轴分枝,当它某一延长枝或中央领导干的顶芽开花以后,就局部或全株变成了合轴分枝。

对于这类树木,在整形修剪时需特别加以注意。

枝条抽出后与其着生枝条间的夹角称为分枝角度。

由于树种、品种的不同,分枝角度常有很大差异。

在一年生枝上抽生枝条的部位距顶端越远,则分枝角度越大。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