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有关寿县医古城的名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22:34:12浏览:9分类:旅游攻略

有关寿县医古城的名眹

中文名:寿县古城

外文名:Shouxian County

别名:寿春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性气候过渡带

行政区类别:古城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政府驻地:寿春镇

地理位置:北纬31°54′-31°40′,东经116°27′-117°40′

面 积:3.65平方公里

方 言:中原官话信蚌片。

机 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火车站:寿县站,淮南站,淮南东站

车牌代码:皖D

始建时间:宋朝(1068~1224年)

寿县古城介绍

寿县古城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河南岸,依八公山。寿县古城始建于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盘式布局的一座宋城。介于北纬31°54′-31°40′,东经116°27′-117°40′之间,寿县总面积2986平方公里,现城内总面积3.65平方公里。淮南寿县,古称寿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曾10次为郡,并屡为州郡治所。明清以来,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断进行整修。是中国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

景点起源

古城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今城墙为南宋宁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墙砖面亦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曰通淝,西称定湖,北名靖淮。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有“歪门邪道”之说,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与城墙有密切关联的“舐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当面锣对面鼓”、“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美好传说,伴随各城流传。1958年,寿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墙为全国七大古城墙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宋代城墙、砖壁石基、周长7147米。城有东、西、南、北四门、东为“宾阳”、南为“通淝”、西为“定湖”、北为“靖淮”。四门原都有护门瓮城。城墙古朴雄伟、气势磅礴,如苍龙环绕,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寿县地处皖中,控扼淮淝。古为南北要冲,是兵家反复争夺的地方。公元383年的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这次战争,再次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给后人留下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掌故。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与南唐又激战寿春,当时身为后周大将的赵匡胤(后来的宋太祖)随周世宗柴荣亲征,围团寿州立下了赫赫战功。两淮民间还流传着 “赵匡胤困南塘”的故事,获得部优奖的寿县传统名细糕点“大救驾”就源于这个故事。

景点结构

淮南寿县古城,平面略呈方形,面积三点六五平方公里,城墙周长七千一百四十七米,墙高八点三三米,宽六点六六米。各城门均有内外云梯与城堡连接。城外东南两方有护城濠,宽约六十余米;城北淝水环绕,城西为尉升湖。城有四门,东为宾阳门,南为通淝门,西为定湖门,北为靖淮门,各按地理位置取其名。有角楼八所,翼然立于城上(现均已倒塌)。王安石至淮上古城,有《寿阳城晚眺》诗:“楚山重叠矗淮氵贲,堪与王维立画勋。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障野平云。”宋人张文潜《题寿阳楼二绝》有句:“渺渺长淮去不休,行人独上寿阳楼”;“长淮不断水悠悠,楼下行人淮上楼”。苏轼过此,作《寿阳岸下》,诗去:“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栈生,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第一声。”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后来,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城内原建有涵道,与城外相通。东西涵看墙之上,分别镌有“崇墉障流”、“金汤巩固”字样。涵口之上筑有月坝,与城墙等高,既利于城内积水的排出,又能在洪水季节堵阻外水倒灌入城。洪水泛滥时,只要关上城门,滴水不入。同时,通过涵口观察水位,还可以比较城内外水差。这一水利设施,曾被誉为古水利工程的一颗明珠。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保存完好的城墙。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城墙周长7174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10米。城有四门,并各有瓮城,其中西瓮门北向出,北瓮门西向出,东城门与瓮门在平面上平行错置同为东向出。这种门向的特殊设置,不仅有利于军事防御,而且还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明代为了加固墙基,于城墙外侧以条石迭砌一周扩城泊岸,保护城墙不被水冲蚀。古人赞其“若匹练之横亘也,菪生铁之焰祷也”。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额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 1991年,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围困,保护了城内十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再次显示了它的特殊功能。在古城南门东墙上嵌着一块石刻,上刻一个做行刺状的武士,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门里人”。细读碑文,品味历史,您或许会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望着那高耸的城楼,绵延的城垣,人们觉得这古城仿佛就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巨著,她的博大和精深,会令您痴醉留连。

自然条件

气候暖和湿润,地形地貌多样。北部边界地带为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八公山森林公园;北、中部为淮河冲积平原;西北部沿淮河、淠河地带为洼池;东南部为岗地。境内湖河纵横,水面占全县总面积的1/4。其中,瓦埠湖为安徽省第二大淡水湖、水质清纯,物产丰饶。土壤多为黄棕土、水稻土、湖土和砂礓黑土。年平均气温14.8℃,1月平均气温0.7℃,7月平均气温27.9℃,年平均降雨量906毫米,无霜期213天。

物产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钾长石、紫云石、铁砂和矿泉水等,储量丰富,品位较高。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安徽省重点旅游发展城市,古迹名胜遍布于四大旅游景区,即:八公山森林公园景区、古城景区、安丰塘景区和瓦埠湖景区。

历史文化

寿县古城曾为战国时期楚国最后的都城,随楚四次避秦兵锋,文物精华,咸集于此。比如在寿县古城区出土的楚大鼎、郢爰、鄂君启节、战国青铜马车等等精美文物,皆为国内外所仅见。因此,寿县也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

秦汉时期,寿县属“淮南国”国都,至汉武帝年间,寿县成为汉代南方经济文化中心。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下,炼丹著述,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淮南鸿烈》等历史典故。

淮南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是楚文化的故乡,其内的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全县文物古迹160余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在级以上文物达6000余件。历史名人辈出,文化底蕴丰厚。198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寿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淮南寿县地处皖中,控扼淮淝。古为南北要冲,是兵家反复争夺的地方。公元383年的秦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这次战争,再次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给后人留下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掌故。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与南唐又激战寿春,当时身为后周大将的赵匡胤随周世宗柴荣亲征,围团寿州,立下了赫赫战功。两淮民间还流传着“赵匡胤困南塘”的故事,获得部优奖的寿县传统名细糕点“大救驾”就源于这个故事。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