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池上小池都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3-27 07:12:54浏览:4分类:教育知识

池上小池都描写了夏季荷花池的景物,《池上二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

小池这首诗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1、《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时节,一方池塘的景色。

2、这首诗的全文是:

《小池》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这首诗的译文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4、这首诗的赏析是:这首诗是一首清新的小诗,富有情意,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塘风景,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美好关系。诗人好像是一位高深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副妙趣横生的画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人触物起兴,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非常细小的事物写得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

5、这首诗的诗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诗中共描写了5中景物,分别是泉眼、溪流、树阴、小荷、蜻蜓。

诗人通过对以上景物的细致描写,刻画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小池》原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赏析:

池上小池都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小池》的创作背景

《小池》载于《诚斋集·江湖集》卷七,此集中所录之诗基本上按任职时间及季节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小池》诗其前第八个诗题是《丙申岁朝》。“丙申”即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岁朝”是指农历正月初一,由此可知《小池》诗当作于当年春节之后。

《小池》诗其前第一、二个诗题分别是《夏日绝句》《暮春小雨》,可见这两首诗是创作于是春末夏初。《小池》诗其后第五个诗题是《极暑题钓雪舟》,表明当年极热之日作者仍在吉水“钓雪舟”书斋居住。

吉水乃至江西、湖南境内,荷花首次开花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依据《小池》诗中的“树阴”“小荷”“尖尖角”等词汇,由此可以推论,此诗的创作时间应是淳熙三年(1176)五月初。其创作地点在吉水县境内,题中的“小池”当指杨万里故居“父子侯第”正前方的大水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小池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