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八十年代末吉林大学所属院校都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01:51:58浏览:19分类:教育知识

八十年代末吉林大学所属院校都有哪些

只有原吉林大学,又称老吉大,当时正值吉大的巅峰时期,其文科的法律、哲学、政治学、国有经济学、考古等均位居全国前十;理科的化学、物理、数学、微电子、生物科学、计算机学科也名列全国前茅,当时成为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并列的13所文理综合型名牌大学,在东北与哈工大齐名。老吉大的家底主要就是80年代、90年代打下的,影响延续至今。

2000年以后,伴随长春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和合并的消极负面影响,原老吉大的文理科优势日益衰落,各学科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加上工科和商科在商品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势,新吉大逐渐依靠车辆、机械等新专业崛起,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吉大以前的文理科基础学科的实力了,只有一些大学老师和老研究人员依稀记得20多年前的老吉大。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

吉林大学化学系属于化学学院,位于吉林大学前卫南区(也叫中心校区)。

前卫南区是吉林大学最大的校区,所含专业也是最多的,主要以文理为主。据我了解,有以下学院及其所授专业:

艺术学院

绘画 艺术设计

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 广告学 历史学 考古学 博物馆学 人文科学实验班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日语 俄语 朝鲜语 西班牙语

经济学院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财政学

法学院

法学

行政学院

行政管理 政治学类

商学院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会计学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 信用管理

金融学院

保险精算 金融工程 风险管理 投资理财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

哲学社会学院

应用心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统计学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材料化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生物药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 物联网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环境与资源学院

环境科学

半导体系(1959年3月-1982年9月,其间1960年7月-1962年7月对外改称第三物理系)

1、在1956年国家12年科学规划及1958年大跃进形势的激励下,我校物理系和化学系部分教师先后开展了半导体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校党委因势利导,决定将物理系和化学系从事半导体研究的部分教师组合起来成立半导体系。

2、经学校决定上级批准,于1959年3月正式成立半导体系。半导体系设“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化学”两个专业和两个教研室。高鼎三先生任系主任兼半导体物理教研室主任,伊葆芳先生任副系主任兼半导体化学教研室主任。

半导体系在全国是唯一的以“半导体”冠名的系,因此素有“天下第一系”之称。半导体化学专业是国家教委唯一批准吉林大学试办的特色专业。

3、1959年9月1日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化学专业首次招生,学生62人。基础课分别由物理系和化学系承担。

4、1960年建立了一个系工厂,既生产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等军用尖端产品,又为师生提供一个劳动生产和实习的基地。系工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研制、生产集成电路。

5、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教学、科研水平居国内先进及领先地位,决定自行开设两个专业的全部基础课,先后从物理系和化学系调一批基础课教师。

6、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严重地冲击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在校学生停止上课,停止招收新生,科研、生产活动断断续续。

7、1970年高校恢复办学,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开办“半导体器件”试办班,要求改革旧的教学制度和方法,提出“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的口号。

1972年,1973年,1975年,1976年招收四届工农兵学员,学生全部由社会推荐保送入学。专业名称改为“半导体器件”、“半导体材料”。

8、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正式招生,教学工作进入恢复期。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热情、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977届、1978届、1979届及1980届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十分突出。

9、1978年1月6日学校决定将“半导体器件”专业恢复为“半导体物理”专业,“半导体材料”专业恢复为“半导体化学”专业,并恢复成立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化学两个教研室。

10、1978年4月-5月,成立半导体化学专业建设调查组,在调研全国主要的半导体科研、生产、教学单位和历届毕业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半导体化学专业调整和改革的5年制教学方案,为后来的半导体化学专业的发展和形成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

11、1978年10月成立集成光学和光电子学研究室,同时撤消了系工厂。

12、1978年10月开始招收学位研究生。

13、1979年7月“半导体物理”专业改名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确定半导体化学专业执行五年制的改革后的新教学方案。

14、1980年6月成立无线电教研室,1981年9月无线电子学专业首次招生。

15、1981年11月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可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高鼎三教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电子科学系(1982年9月-1993年2月18日)

1、1981年增建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后便开始考虑更改系的名称,于1982年9月改称为电子科学系。学校决定更名的时间是1983年1月。

2、1985年4月成立敏感技术研究室。

3、1985年10月,经国家批准,“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为博士后流动站点。

4、1986年“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改为“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

5、1987年在原来的集成光学和光电子学研究室和敏感技术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6、1987年获国家批准,同清华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联合成立“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7、1990年11月国家学位办批准,“半导体材料”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这是我校第一个获得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

电子工程系(1993年2月18日-2001年5月)

1、鉴于我系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方向主要是工程学科性质,经1993年2月18日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同意我系广大师生的申请,将电子科学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

2、1993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半导体化学”专业调整改名为“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工科、四年制)。

3、1994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调整为“微电子技术”专业(工科),增设“光电子技术”专业(工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科)。自此,我系成为具有五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的学科专业类别比较齐全的大系。

4、1997年研究生专业调整,“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改名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5、1999年国家教育部进一步作专业调整,我系相关专业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微电子技术(工科)、光电子技术(工科)、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工科)合并、调整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科),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调整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调整后仍为“生物医学工程”(工科),同时又申办了一个“微电子学”专业(理科)。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01年5月至今)

1、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决定,经教育部批准,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5所高校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

合校后于2001年5月成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它是由原吉林大学的电子工程系和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相关系、所、专业联合组建。设有7个本科专业,6个教学系,1个教学实验中心和2个研究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具体设置如下:

本科专业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微电子技术专业(理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科)。

教学系与实验中心包括:光电子与微电子学系、电子信息科学系、生物医学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科学仪器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电工教学与实验中心。

研究所、室包括: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大学智能仪器与测控技术研究所、国土资源部现代地球物理仪器开放研究实验室。

2、200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3、2005年7月据学校的院系调整安排,原长春科技大学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及相关系、所分离出去,组建仪器科学与电器工程学院。

4、2006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它所涵盖的四个二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