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研究生选的课题比较难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02:31:12浏览:18分类:教育知识

研究生选的课题比较难

1、考研主要有四个科目:外语、政治、专业课和综合。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

2、考研比较难的科目就是数学和英语。理工科学生往往英语会相对较差,往往感觉英语最难。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大多数是学硕,考英语一,难度本来也比较大,所以往往更难考好。人文社科类学子通常英语基础较好,但很多人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会觉得数学是最难的科目。

基本就是这样哦。

计算机考研到底有多难呢?

一般一门专业课的都简单,两门的话,就会难一点,其实都一样,你难大家难,你容易大家容易

考研的专业课考试是比较难的,一般根据所报考的学校决定。有些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招收学生不多的情况下,会加大专业课难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看,我认为计算机考研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专业课内容知识庞大、计算机本科生基数大。下面我会分别进行说明。

考什么?

计算机考研的主要科目就是:英语(100),数学(150),政治(100),专业课(150)。其中专业课就是四大金刚: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对于计算机系的我来说,对这四门的印象不要太深。

数据结构:主要考的就是线性表,栈,队列和数组,树与二叉树,图,查找,排序这几章,这也是《数据结构C语言版》的教材目录。我认为数据结构还是要多动手练习的,毕竟算法不是看看就可以自己写出来的,理解是一方面,自己运用就是另一个层次了。

计组:主要考的就是计算机系统、数据表示与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CPU、总线、IO系统,这也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材目录。我认为计组的概念还是最繁琐的,重点还是在于理解计算机中各个部件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操作系统:主要包括进程、内存、文件、IO管理,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材目录。我认为其重点还是在于运用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还是需要多动手多操作的。

计网: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等,也是《计算机网络》的教材目录,这部分的重点在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包括一些常用的算法,也是需要动手实践的。

和谁考?

目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在读本科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这就导致考研的人数相应增加。并且,不少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也会跨考到计算机专业,比如数学、物理等等。因此,你也要做好考研拼劲全力的准备。

对于学校的选择,如果时间相对比较宽松,比如你大二就开始准备了,那我推荐你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学校;但如果时间相对比较紧张,那应该选择把握更大一点的高校。

有些学校还会进行多个科目的笔试,有的甚至还有上机考核,我认为上机是最具有考验性的,毕竟对于你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复习难度。

质而言之,计算机考研确实难,不管是从知识内容到本科生数量来看都是困难的。但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和理性的报考,考上研究生也是很有希望的,祝你成功!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