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天柱山旅游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03:17:46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天柱山旅游

安徽天柱山。曾为“五岳”之一。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AAAA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以其雄奇灵秀的山水、令人赞叹的文化、争奇斗艳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气候,构成了独特的自身价值,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境,陶冶情操的圣地。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南部,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又称皖山、皖公山、潜山,潜山县因山得名,安徽省简称“皖”亦源于此。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临天柱,封为“南岳”,由此直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时止,历代均有加封,备受世人仰慕。早在唐宋时期,佛、道两教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建观造刹,传道布经。当年佛教禅宗三祖僧璨在此以禅之妙义悟世,安贫乐道,传钵立化的遗迹仍依晰可见。而今三祖寺殿宇林立,香烟缭绕,已成为全国重点寺庙。 天柱山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白居易赞美天柱山的诗句;李白的“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苏东坡的“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流露出他们把天柱山选为自己归宿的愿望,足见其迷人之处非同一般。她既有充溢阳刚之气的“擎天一柱”,又有构成挺拔之躯的45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飞瀑,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还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后人更有“一柱擎天”、“万岳归宗”的美誉。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都在此题诗。留有“诗崖”胜迹。

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

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从合肥乘长途汽车190公里至潜山县城,再乘车西行9公里,即到达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也可从安庆乘车前往,路程80公里。

天柱山的接待条件不断改善,山下有十几个饭店、旅馆、旅店。

二、山东青岛天柱山。

天柱山古时称高宝山,在巍峨秀丽的大泽山西南的群山中,有一“孤峰秀峙,高冠霄星”,此即闻名的“天柱山”。它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的北隋村之北1.5公里处,海拔280米。天柱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天柱山摩崖石刻。天柱山摩崖石刻中矗立在天柱山南边的郑文公碑,刻在一块天然巨石上,高3.2米,宽1.5米,阴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计881个字,碑文1400余年至今仍清晰可辨。该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镌,碑文记述了其父持节将军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因郑羲的谥号为郑文公,故此碑的全称为:“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郑道昭是北魏最著名的书法家,其书写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故此碑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1984年5月,刘海粟登山为郑碑题词,赞为:“魏碑国宝,绝壁生辉”。天柱山摩崖石刻是我国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瑰宝,近几年来,来此观瞻者络绎不绝。

三、山东枣庄天柱山。

天柱山,亦名葛峄山,位于枣庄市峄城区南偏东十五里。白山诸峰屏其前,仙坛诸山拱其后,承水自北来,绕其左麓而南流。山虽小而秀,四周峭绝,嶙峋苍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笋,屹然独处,不与群峰为伍,因而被世人誉为“峄县之望山也”。

峄县因葛峄山而得名史书有载。《诗经.鲁颂.闷宫》云:“保有凫绎”。《尚书·禹贡》云:“峄阳孤桐”。《尔雅》、云:“众山联络为绎”。古书所载与实地考证是基本相符的。峄境内域西北有凫山,东南十五里有葛峄山(注释谓“绎”与峄”同),峄山之阳多产峄树,此山为众山在外围环绕。因此,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峄县志》的序言中写迹“峄因山得名,其见于经传也屡矣。

天柱山上原有一古寺,名大佛寺,建于元泰定年间,其东北角建有佛母塔,塔高四十余米,九层,以方砖和楠木建成。绕塔古树数百株,茂密阴森。邑人每年逢三月初三这一天,到山下承河水边媳游采兰,到佛母塔前祭祝膜拜,以驱逐不祥,祝愿永世安宁。

天柱山还建有贞修庵,据传是山下孔善人之女所建。孔女天生聪慧,心性好佛,听读各类经典,就能理解大意。孔女年龄该许嫁时,善人为她选择配偶,置办嫁妆,而孔女崇佛意志坚定,誓不嫁人,决意为尼,取法号为“性训”。随后在天柱山构筑茅庵作为居室,内自焚烛修行佛教经文,外自督农耕课税,用所积余金置了木、石、砖、瓦和工具。经过多年。建造大殿三楹。又经多年,先后建成了配殿、千佛阁、门楼、鼓楼,钟楼等。穿门楼入院内,道旁古松参天,碑亭林立。其中二碑为顺治、崇祯二帝的亲笔。穿过碑亭便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内悬一钟,重吨余,撞其钟,音传数里。钟鼓楼北即大殿。大殿极为壮观,雕梁画栋,飞檐走兽,饰以红、白、黄、绿各色,光彩夺目。殿内十棵大石柱,尤以四棵龙盘柱最为精美。其柱高4米,直径0.6米,柱上方为两只凤凰,展翅欲飞,奔向初生的太阳。下面为二龙戏珠,似云生风从,吞云吐雾,一派生气。其图案构思之巧妙,雕刻工艺之精湛,堪与孔庙大成殿之龙盘柱媲美。

天柱山原本秀丽挺拔,再增建了大佛寺,贞修庵,更烘托了山的雄伟和名望,故峄县名人贾三近、黄图昌等人为其作记,抒发,心中赞叹之情。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