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甘肃陇南甘肃陇南属于哪个市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06:38:49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甘肃陇南甘肃陇南属于哪个市

1、甘肃陇南人怎么样?2、陇南属于哪个省3、陇南属于那个市的4、陇南是哪个省的城市5、陇南市属于哪个省6、陇南属于哪里甘肃陇南人怎么样?

甘肃陇南怎么样? 10分

原陇南地区, 已于2004年1月受国务院令, 撤地设市, 正式成为(正厅级) 陇南市, 原武都县改为武都区 (用作市 *** 的所在地)。陇南市, 位于甘肃省最南端, 隶属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 正东方向紧邻(陕西)汉中市, 正南方向毗邻(四川)广元市, 正西方向靠近(藏南)阿坝羌族自治州 , 地处陕甘川三省要冲, 素称“秦陇锁钥, 巴蜀咽喉”。陇南市目前下辖有:武都区、宕昌、文县、康县、成县、徽县、礼县、西和、两当县,合计为9个区县。总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 283.2万 (2014年) 。附图: (点击地图 可放大)

陇南地处 山大沟深的秦巴山区,文化遗迹及旅游景点非常多,且生活节奏缓慢,气候宜人,有陇上小江南之称,适宜旅游度假。外来人口不多,也没有工业厂矿,四季无空气污染,非常宜居。但民风朴实,但交通不便 , 且经济欠发达。

甘肃陇南有哪些县

陇南市全市辖一区八县,分别为武都区、成县、徽县、两当县、宕昌、文县、康县、西和县、礼县.

甘肃省陇南市人怎么样?

和谐乐观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人怎么样?

那看什么人了 什么地方都是有好人有坏人。你问的太过笼统。你的意图是什么呢?我是成县人

甘肃陇南有几个县?

行政区划 陇南市辖1个市辖区、8个县。即武都区和宕昌、康县、文县、两当、徽县、成县、礼县、西和8县。陇南市面积27923平方千米,人口280万人(2008年)。武都区 面积4683平方千米,人口54万。邮政编码746000。陇南市 *** 驻地武都旧城山,武都区人民 *** 驻城关镇人民路。成县 面积1701平方千米,人口25万。邮政编码742500。县人民 *** 驻城关镇。宕昌县 面积3331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748500。县人民 *** 驻城关镇。康县 面积2958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746500。县人民 *** 驻城关镇。文县 面积499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746400。县人民 *** 驻城关镇。西和县 面积1861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742100。县人民 *** 驻汉源镇。礼县 面积4299平方千米,人口51万。邮政编码742200。县人民 *** 驻城关镇。两当县 面积1374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742400。县人民 *** 驻城关镇。徽县 面积272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742300。县人民 *** 驻城关镇。

甘肃陇南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陇南行政中心搬迁引起的事件

1、行政中心的含义行政中心,也称政治中心、政务中心(这个概念稍小些)等,简而言之,是指某个行政区划内最高 *** 职能的 *** 或者总称,根据行政区划范围的大小,有不同的称呼。我国实行5级 *** 管理体系,国家级行政中心称为首都,我国的首都驻地是北京市;省区级行政区划行政中心称为省会;市州级称为市或州府;县级称为市或县城;乡镇级一般称为乡集镇或建制镇。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 *** 多出一级,现在我国在局部地区正在试行“省管县”,即省直辖县。

2、陇南市行政中心的历史和现实陇南市现辖1区8县,仅有的一个区是武都区,也是陇南市 *** 驻地,即行政中心所在地。但陇南市设立地级市的时间并不长,2004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陇南市,武都县更名为武都区,为陇南市人民 *** 驻地。从实际操作来看,撤地建市之后,并没有修建新的市 *** 办公楼,仅仅是把原来行政公署的牌子换成陇南市 *** 和其它机构。从以上可以看出,陇南市和武都区的历史都不是很长,那么在此之前是哪种管理体制呢?

陇南市设市之前称为陇南地区,由甘肃省 *** 派遣行政专员管理,行政专员常驻地称为行政公署,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公署并非一级 *** ,仅仅是省 *** 的派出机构,代为管理当地事宜,陇南市设市之前行政公署所在地是武都县。解放以来,武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武都专区(含若干县)行政督察公署所在地,但在1958年4月,武都专区撤销,并入天水专区。1961年11月,武都专区恢复。1985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行政公署迁驻成县,但由于历史原因,实际并未搬迁,有部分省市直机关搬迁至成县,行政公署依旧驻武都县,直至2004年陇南撤地建市。

3、陇南行政中心提议搬迁的背景和过程3.1 背景和程序陇南行政中心搬迁为何旧事重提呢?根据一些反对搬迁的网友的说法,早在5.12大地震之前的3月份,就在民间有陇南市搬迁至成县的传说,当然,应该相信这只是一个传说,因为如果是事实的话,那只能说是某些人好大喜功。

根据笔者掌握的有据可查的资料,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应该是在5.12之后。但无论如何,总有一个最先提到行政中心需要搬迁的人,这个人是谁呢?不知道!按照市级行政中心搬迁的一般程序,应该是由当地 *** 组织相关材料,形成报告之后送达省 *** 及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向国务院打报告,申请搬迁,一般国务院会派遣专家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论做出决定。

根据以上程序,首先是自下而上的申请,然后是自上而下的审核和审批,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提出行政中心搬迁的始作俑者应该是地方 *** 。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应该说是有的,即所谓不可抗拒因素。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行政区划变动异常频繁,基本都是自上而下的,下级 *** 和部门只是忠实的执行者。但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了,行政区划的调整也变的异常慎重,强调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和科学合理,在这种情况下,自1985年以来,甘肃省基本没有大范围的行政区划调整,只有按部就班的撤地建市。也就是说,在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一直没有碰到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

3.2 过程因此,5.12大地震成为了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的一个契机,一个“不可抗拒”的因素。如果说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已经被国务院“批覆”,那么,肯定存在一个报告,至于这个报告是由哪一级 *** 部门组织形成的,不得而知。

据兰州晚报报道,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了陇南市行政中心灾后迁建评估专家委员会。兰大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经济学院院长高新才教授分任......

甘肃陇南的女孩性格一般是怎么样?

人与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不是一个地区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性格,或许你所认识的女孩子就是那样的性格~

董建军是甘肃陇南哪个县的人

董建军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卢河乡董河村,是西和县人。

董建军1985年3月出生于甘肃,这位在散打擂台上独具身形优势的天才曾是一位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后来练习一阵摔跤,之后转战散打,2008年董建军曾在散打功夫王赛事中战胜曾在K-1擂台上有过不俗表现的张庆军,一战成名。这位散打巨人如今走出体制,在盛华职业搏击的擂台上进行了专项站立格斗训练,天生的身材力量优势加上专业的磨练,盛 *** 际俱乐部总裁邹国俊称“董建军目前在国内已经很难找到能与之打实战的对手,未来可能要将其送到荷兰进行实战磨练。”

董建军,散打比赛的巨无霸,曾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在篮球的时候,被一个柔道教练看中,就被叫去练柔道了,当时觉得柔道不太适合自己,没有什么发展过段时间就放弃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散打,再加上本来就一直很喜欢散打,觉得这个项目很 *** ,很有挑战性,就毅然的选择了散打。

甘肃陇南市有几个县?都是哪些?

八县一区,分别是:武都区、文县、宕昌县、礼县、西和县、徽县、成县、康县、两当县

陇南属于哪个省

陇南属于甘肃省。

陇南,甘肃省辖地级市,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陇蜀之城、橄榄之城。截至2021年末,全市辖1个区、8个县,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8.7万人,城镇化率为37.3%。

陇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类活动,是秦人的发祥地、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文县白马人被誉为“东亚最古老的部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陇南既是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激烈争夺的战场,又是中原中央政权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交往的前哨阵地,攻伐消长与民族交往,构成陇南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

陇南属于那个市的

截止2018年,陇南市隶属于甘肃省管辖,不属于那个市。

陇南,甘肃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市),简称“陇”,位于甘肃省东南端,东接陕西省,南通四川省,扼陕甘川三省要冲,是连接兰白、对接成渝、衔接关天三大经济区甘肃陇南的战略通道。

西北—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 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下辖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1区8县。

扩展资料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地处东经104°01′19″至106°35′20″,北纬32°35′45″至34°32′00″。北与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接壤甘肃陇南;南抵四川盆地,与广元市、青川县、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毗连;

西依甘南高原与迭部县、舟曲县和定西市的岷县;东接秦巴山地,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和宝鸡市凤县为邻。全市东西长约237千米,南北宽约230.5千米,土地面积27923平方千米,占甘肃省面积的8.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陇南历史沿革甘肃陇南:

1949年7月,西北局在西安组建武都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武都县、西固县、文县、康县、西和县和礼县;11月25日,国民党任命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撤销武都专员公署改为省政府;12月9日,武都起义宣告甘肃全境解放。

1950年5月,岷县划归武都专区。1951年4月,武都分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武都区专员公署。1954年,西固县治迁宕昌并改名为宕昌县。

1955年2月,武都区专员公署更名为武都专员公署。1956年,礼县、西和县、成县划归天水专区。1958年4月,武都专区全境划归天水专区。1961年11月,恢复武都地区,辖武都县、康县、成县、文县和宕昌县。

1963年10月,岷县重新划归武都专区管辖,这次调整后,直至1985年6月,武都地区下辖武都、岷县、宕昌县、文县、成县和康县。

1985年5月14日,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管辖武都县、宕昌县、文县、成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和两当县,原属武都地区的岷县划归定西地区管辖;6月1日,武都地区正式更名为陇南地区。

2004年1月,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地级陇南市,陇南市设立武都区。

参考资料:

陇南市人民政府网-陇南简介

百度百科-陇南

陇南是哪个省的城市

陇南是甘肃省的城市。

陇南,是甘肃省地级市,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陇蜀之城、橄榄之城。

陇南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南部,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区域,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又因地貌俊秀,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

陇南还是中国主要的中药材、油橄榄产地之一,享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中国油橄榄之乡”的美称。

陇南的相关地形说明

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阶梯地形的过渡带。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的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

陇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境内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

陇南周边山峰:北为长江黄河分水岭之大拉梁和岷峨山,东有甘陕边界的透马驹山,西有与甘南相邻的葱地山,南为甘川分界的摩天岭。最高峰雄黄山,海拔4187米,坐落在文县西北部的屯寨乡境内。最低点罐子沟,海拔550米,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亦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陇南 (甘肃省辖地级市)

陇南市属于哪个省

陇南是甘肃省地级市。

陇南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陇南,甘肃省东南部,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甘肃陇南的交接区域,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又因地貌俊秀,气候宜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称。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地处东经104°01′19″至106°35′20″,北纬32°35′45″至34°32′00″。北与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接壤;南抵四川盆地,与广元市、青川县、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毗连;西依甘南高原与迭部县、舟曲县和定西市的岷县;东接秦巴山地,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和宝鸡市凤县为邻。

全市东西长约237千米,南北宽约230.5千米,土地面积27800平方千米 ,占甘肃省面积的8.67%。

陇南的风景名胜和美食

陇南气候温和,风光秀美,山资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有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文县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万象洞,国家级重点保护、甘肃唯有的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被赞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分布于全市各县的官鹅沟、三滩、梅园沟、云屏三峡等自然景点,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

陇南人民依托多样化的农作物和农业特色产品,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物质,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各色小吃争奇斗艳,主要有武都洋芋搅团、面皮、米皮、康县面茶、罐罐茶、礼县热面皮、徽县清真九碗三行子、成县油茶麻花、两当莜面窝窝、宕昌红军锅盔、文县豆花面、咂杆酒、西和杠子面、西和锅盔等。

陇南属于哪里

陇南属于甘肃省,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陇南气候

陇南市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北亚热带包括康县南部、武都南部、文县东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河谷浅山地区。在这一带有全市两个热量高值区,一个是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河谷及浅山区,年平均气温在2~14℃≥10℃的积温4000--4800℃,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耕地面积约30万亩,占全市地总面积的6.7%,属一年两热农业区。另一个是嘉陵江河谷及徽成盆地;年平均气温10—12℃,≥10℃积温3500—4000℃,耕地面积约为17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7.8%,为两年三熟农业区。

暖温带包括全市的中部、东部及南部的广大地区,海拔在1100--2000米之间,≥10℃的积温2100—4000℃,降雨量500-800毫米之间,耕地曲积约15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3.3%,为二年四熟农业区。

中温带包括全市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主要是宕昌、西和县大部,武都区的金厂、马营、池坝,礼县的下四区等区域。这一区域诲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10℃积温小于2100℃,年最低气温在-20℃以下,耕地面积约100万亩左右,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22.2%,为一年一熟、三年两熟农业区。

陇南的地形:

陇南全境按照地貌的大体差别和区域切割的程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区:

浅中切割浅山丘陵盆地地貌区

本地域包括徽成盆地的成县、徽县、两当县三县全部。西秦岭分为南北二支伸入本区域,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凹、长槽形断陷盆地,海拔800—2700米。北部系北秦岭断裂割式山地,海拔一般在1500~2700米,相对高差500米左右,为浅切割中山区,地势平缓,浅山已垦殖为农田,深山有茂密的水源涵养林,植被覆盖良好。南边系南秦岭地垒式山地,海拔在1900~2400米左右,相对高差500~1000米左右,为中切割中山区。中间系缓坡丘陵盆地,海拔在800~1300米,相对高差在200米以下,坡度多在20度以下,川坝地散布于山丘之间,土厚水丰,历史上就是粮食的集中产地。

中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区

本区域系南秦岭西延部分和岷山山系东延部分相互交错地带,包括康县、武都区、文县全境,海拔大多在900~2500米左右,大部分地方处于北纬33度以南,属亚热带边缘区。这一区域因山势较高、沟壑纵横,高山河谷交错分布,大部分耕地为坡耕地,土层较薄,石块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但气候条件好,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气候,既能生产粮食,也是纹党、当归、红芪、油橄榄、茶叶、大红袍花椒等名贵药材和稀有树种的理想适生区。

全切割中高山地貌区

本区域包括宕昌县、礼县、西和三县全部,海拔在968~4100米之间,谷峰相对高差300~500米不等。宕昌县哈达铺、理川、南阳一带,礼县西汉水及其支流两岸,西和县漾水河及其支流两岸等地屑浅丘陵黄土梁峁地形,相对高差小,地势平缓,河谷开阔,土地连片面积大,有许多山间小平原分布,西礼盆地就在其中。西汉水下游山陡谷狭,山地、旱地较多,土地较为分散,但耕地较多,有大面积的草地和土地资源可开发利用。

西和再哪里?

成县的起源

公元前3世纪,秦于其地置下辨道;汉代为武都治郡。

南北朝改白石县为同谷县,设成州;从唐至元皆为成州治所;明洪武年降州为县。

1985年,国务院决定陇南地区行政公署移驻成县。

成县(chēng xiàn)位于中华腹地,甘肃东南。

东经105°24′至105°5′,北纬33°31′至34°2′。

县人民 *** 驻地城关镇,西距省会兰州496公里。

东临徽县,西北接西和县,西南隔西汉水与康县相望,东南与陕西省略阳县比邻。

总面积1676.54平方公里,人口26.24万,辖城关、抛沙、小川、纸坊、店村、沙坝、红川、黄渚、陈院、王磨、鸡峰、黄陈12镇,南康、镡河、索池、二郎、苏元5乡,245个行政村,1472个自然村。

为国务院批准的陇南市驻地。

地名语词文化内涵

“成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名词。

“成县”之名的承继关系历史悠久,据《汉书》和《秦集史》记载,又据《水经注》分析,成县最早的名称为“下辨道”,是秦朝未统一中国之前设置的县级行政区。

它的建置,不应迟于秦昭襄王时期,距今长达2200余年。

逮西魏废帝三年(554)始设成州。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成州移治于今成县境内。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降成州为县,称成县,至今已1200多年。

据县志记载,今天自西而东流的一条河水,古称“辨水”,则“下辨”当因辨水得名。

《国语》有“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的说法,成州地近炎黄二帝早期活动区域,则其寓意当为王朝中兴,永锡祚胤之意。

成县境内盆地平衍,陵谷起伏,河水纵横,素有“陇上江南”之称。

宋代人曾说“行尽秦川路,谁如此一州”,又说“对面好峰横翠幕,绕城活水拂清涟,”是“陇上江南”较早的形象写实。

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已经与中原交通。

“下辨”“成州”之名,更是成县这块事业发达、宜家宜室、安居乐业、物华天宝之地在古代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经济、交通方面的准确的写实。

陇南市旅游景点

1:万象洞风景名胜区

AAAA级景区

地址: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杨庞村

2:西狭颂景区

AAAA级景区

地址:陇南市成县西13公里处

3:陇南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

AAAA级景区

地址:陇南市康县阳坝镇

4:鸡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AAAA级景区

地址:陇南市成县西南5公里处.

5.晚霞湖景区

地址:陇南市西和县

6.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地址:陇南市文县484县道

成县景点

成县的景点有西狭颂风景区、杜甫草堂、鸡峰山、陈院生态园、薤韭山等。

1、西狭颂风景区:位于成县天井山麓,峡中山、水、石、树,皆成风景,亭、桥、廊、榭相映成趣。

2、杜甫草堂:又称杜公祠,是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祠堂式建筑,也是现存三十七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

3、鸡峰山:位于成县西南,东接仙人崖,西连乱山,北临南河,因奇峰孤耸、直入云际而得名,以峰美、水秀、洞奇号称陇南第一山,徽成第一景,享誉陕、甘、川三省。

4、陈院生态园:占地总面积为1.3万亩,以“生态观光、娱乐休闲”为主题,以“山中有树、林间有果、路路有花、四季常绿、有玩有乐、绿色生活”为景区特色。

5、薤韭山:位于成县二郎乡和西和县晒经乡的交界,秦岭中壮年期高山区,大地构造属西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东段,区内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安家岔组。

陇南有那些旅游景点?

陇南有八个县,一个区;

我就以比较出名的为例吧!

先说成县:西峡、鸡峰山、杜甫草堂、飞龙峡、响水洞、牛星山、睡佛寺;

徽县:嘉陵镇、三滩、柳林、吴山;

两当:灵官峡自然风景区;

康县:梅园沟;

西和:万家峡;

礼县:祁山武侯祠;

武都:万象洞;

文县:天池;

宕昌:官鹅沟。

成都周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成都周边的景点介绍

1、成都附近旅游景点有_都江堰,青城山,桂湖公园,宝光寺,刘氏庄园,西岭雪山,龙泉风景旅游区,洛带镇,街子场,三星堆,黄龙溪,天台山,平乐古镇,望从祠等等。

2、都江堰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官口镇。它是我国古代修建至今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以无坝引水为特点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3、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部,峰峦起伏,林木茂密,素有“天下青城”之称。是中国著名道教名山之一的龙门道家圣地。青城山的现存主要道观有:常道观(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老君阁、建福宫、圆明宫、玉清宫等。

4、宝光寺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它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幽静的佛教寺院之一。从成都沿船山路走16公里,大约半小时的路程,你会看到一座高大的古庙,四周是红墙、高耸的宝塔和竹子。这就是新都著名的宝光寺,宝光寺占地120余平方米。

介绍长城旅游景点

1、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2、镇北台

镇北台,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

有诗云“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镇北台、永在”、“上台下台演王朝 进戏出戏扮将士”。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长城在嘉峪关市西南隅, 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 建于1372年。关城平面呈梯形, 面积33500余平方米, 城墙总长733米, 高11.7米。

城楼东、西对称, 面阔三间, 周围有廊, 三层歇山顶高17米, 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 高两层, 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 塞外风光尽收眼底。

4、青山关

青山关位于迁西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坐落在燕山支脉,大青山腹地,万里长城从此蜿蜒而过,加之古城堡建在山脚平台上,故名青山关。1956年,青山关及沿线古长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

[编辑本段]概况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上游。总面积1861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邮编:742100。代码:621225。区号:0939。拼音:Xihe Xian。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西和县辖6个镇、14个乡:汉源镇、长道镇、何坝镇、姜席镇、石峡镇、洛峪镇、石堡乡、西峪乡、苏合乡、卢河乡、兴隆乡、稍峪乡、马元乡、晒经乡、十里乡、大桥乡、蒿林乡、太石河乡、六巷乡、西高山乡。

西和县。周为西犬丘地。后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居西垂。战国秦为西县地。《史记正义》云:“秦州西县,秦之旧地,时献公在西县。”秦于骆谷(今西和县洛峪)置武都道。唐《括地志》载:“秦昭括地入陇西郡羌道,以其地置武都道。”《汉书·高后纪》记载:“高后二年正月乙卯,羌道、武都道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西汉仍置西县,属陇西郡。《汉书·地理志》陇西郡“西县”条载:“禹贡蟠冢山,西汉所出。”西县得名于发源蟠冢山的西汉水。三国至西魏为上禄县地、仇池国地、长道县地等。仇池之得名,据宋绍兴甲寅(1134)忠训郎曹居贤所立《仇池碑记》载:“仇池福地本名维山,开山为之仇夷,上有池,古号仇池。”(乾隆《西和县新志·艺文》)后魏太平真君中置南秦州于仇池山,以位于秦州(今天水)之南而名。仇池山在县南60公里处。“仇池,方百顷,四面斗陡绝。”(《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因其易守难攻,地控陇蜀通道,汉晋以来为兵家所争要地。唐置汉源县,时人以为西汉水源于此,以之命名。北宋属岷州。南宋初移岷州治于白石镇,“镇台唐玄宗筑,汉代星陨于地成白石,状如龟,故名。”(《方舆览胜》卷70白石镇“古城”条)故址在今县西。及金人请和,朝廷从之,因改岷州为和州,但与淮南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重名,又因其为西汉水发源地,古有西犬丘、西县之名,遂冠“西”字,为西和州或西河州。明初降州为县。县名沿称至今。

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唐置汉源县,宋为西和州,明改西和县。据《元一统志》,因宋、金讲和而命名为和县。又因与安徽的和县重名,故加西字。

2000年,西和县辖2个镇、22个乡:汉源县 长道镇、石堡乡、西峪乡、大柳乡、苏合乡、卢河乡、兴隆乡、稍峪乡、马元乡、晒经乡、姜席乡、赵五乡、十里乡、何坝乡、河口乡、洛峪乡、喜集乡、大桥乡、蒿林乡、太石河乡、石峡乡、六巷乡、西高山乡。

[编辑本段]人口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6566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汉源镇 24353 长道镇 13150 大柳乡 13883 石堡乡 19711 西峪乡 23047 苏合乡 17252 芦河乡 23136 兴隆乡 18495 稍峪乡 16822 马元乡 12471 晒经乡 4427 姜席乡 24593 赵五乡 12860 十里乡 25738 何坝乡 25569 河口乡 8795 洛峪乡 18653 喜集乡 7192 大桥乡 9108 蒿林乡 9165 太石酒乡 5808 石峡乡 9214 六巷乡 7067 西高山乡 15153 

2004年,撤销大柳、赵五、河口、喜集4乡。

[编辑本段]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有铅锌矿、黄金、锑矿等,储量丰富。土特产品有洋芋、花椒、苹果、核桃、黄芪、半夏、党参等。加工业产品有亚麻、粉条、粉丝等,编织业产品主要有草编工艺品、背篓、筛子、竹席等。手工艺品有泥塑、根雕及剪纸、刺绣等。

旅游景点:有仇池胜境,绚丽别致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在此著有很多诗篇;有“圭峰秋月”之称的云华山;有“塔山烟云”之称的塔子山;有“峰腰石龛”之称的八佛崖;有“九眼鼎沸”之称的九眼泉;新建旅游景点:晚霞湖(晚家峡水库),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编辑本段]国民经济

200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65281万元。生产总值完成637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2003年是该县连续第10个干旱年份,但由于抗旱和各种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仍达到了18039万斤。工业增加值完成13462万元,增长3.8%,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产销衔接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12万元,增长3.8%。财政总收入完成6165万元,同比增长13.1%。金融机构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7018万元,比年初增加4689万元,增长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881万元,较年初净增3782万元,增长8.6%。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