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岳阳油菜花在哪看岳阳油菜花什么时候开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08:07:05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岳阳油菜花在哪看岳阳油菜花什么时候开

春天花开的季节,当然少不了赏花的安排啦,在湖南岳阳三月赏油菜花的地方有哪些呢,去哪里看油菜花最合适呢,岳阳油菜花的具体花期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具体的花期吧。

岳阳油菜花在哪看

景点一:君山区良心堡镇

景点简介:良心堡镇地处风光旖旎的东洞庭湖西南岸,4万余亩成片的油菜花里蜂飞蝶舞,吸引着上万人前来观赏和留影拍摄。龙狮、腰鼓、秧歌队在花海里畅游,给游人们一饱眼福。在每年的油菜花观赏期,还有农产品展销会,自家养的土鸡,产的鸡蛋,现酿的蜂蜜,自榨的菜籽油,还有辣瓣酱等特色生态农产品,让久居城市之人不但能饱赏眼福,更能享受口福。

观赏适期:3月下旬到4月中旬。

线路安排:君山区良心堡镇距离岳阳市中心城区约60公里,从岳阳出发可以乘坐岳阳至良心堡、注市、团洲、大通湖等班车直达。自驾游爱好者可以驾车沿岳华公路转S202省道直达。沿途还有洞庭湖大桥、5A级景区君山岛、4A级景区团湖公园、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东洞庭自然保护区、天景山森林公园等景区可以游玩。

景点二:临湘市江南镇

景点简介:依伴长江的江南镇,人勤地沃,常年油菜种植面积万亩以上。每年的3月10日到4月20日期间,油菜花盛开,遍地金黄,吸引着大批市民前来踏春赏花。伴随着春天的暖阳,既可观赏蜂飞蝶舞的油菜花海,又可亲近自然,领略蜿蜓曲折的长江风光。

观赏适期:3月10日到4月20日期间。

线路安排:从临湘市区出发,沿临鸭公路向北行25公里(或走最南公路北行33公里)到江南镇,西自鸭栏村,东至灯塔村沿铁桃线,形成一条28公里沿江花廊,伴随着春天的暖阳,既可观赏蜂飞蝶舞的油菜花海,又可亲近自然,领略蜿蜓曲折的长江风光。

景点三:平江县长寿镇

景点简介:平江县油菜花观赏景点位于长寿镇,油菜花海连片面积大。景区内有配套设施完善的接待单位。长寿镇是千年古镇,文化积淀深厚,镇内人文景点多,可以观赏具有民族特色的皮影戏、花灯戏,游览红色旅游街、修建于宣统元年长寿天主教堂。

观赏适期:3月底至4月上旬。

线路安排:从长沙走S20转S11往平江方向,到安定镇下高速往长寿街方向,在长寿景区观赏油菜花。

景点四:湘阴县长康镇

景点简介:湘阴县长康镇距省会长沙市40公里,北滨洞湖,湘资两水尾闾,交通方便,适宜自驾游。长康镇花石村油菜花海,约500亩;袁家铺至川山坪线长康镇中_村—石思村—大中村沿线油菜花带,约2500亩。油菜花海旅游花带内有白露园生态农庄、南圆山庄等配套设施完善的接待单位。附近有鹅形山风景区、左宗棠文化园、山湖鹭岛观光区、东湖湿地公园、凯佳生态休闲园等自然人文景点。

观赏适期:3月底至4月上旬。

线路安排:适宜自驾游,从长沙出发往北走芙蓉大道至观赏点约35公里;从岳阳、汨罗出发经湘阴县城,走芙蓉大道往南约5公里,交通便捷。

岳阳油菜花什么时候开

每年3月中旬进入盛花期,金黄灿烂的油菜花,与苍翠的青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山水图,可以远观层层叠叠梯田,错落有致别样美丽。

湘阴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湘阴旅游景点大全介绍视频

远浦楼 远浦楼为仿古建筑,屹立于湘江湘阴城区段东岸,占地面积214.88平方米,于2003年 动工复建,2005年竣工。远浦楼取名源于昔日潇湘八景之一的“远浦归帆”,目前远浦楼内陈列有书房展览。成为我县标志性景点之一。 重修的远浦楼由原中共中央主席、建国后中共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华国锋同志题写楼名。 南泉古刹 南泉寺位于湘阴县城东南郊,北距县城3公里,南距长沙38公里。据康熙三十三年 (1694)《潭州南泉山双林禅寺中兴记》记载:南泉寺系潭州四十余刹之一。宋绍兴间(1140年左右)普庵祖师去游憩此,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创立双林禅寺。因泉在寺南,故命名为“南泉寺”。 建寺以来,由宋而元至明成化(1470年左右)凡三百余年。后来由于主持不得人,守规沦坠,法堂草深,明丙戌年(1406年)间,僧名德涌者,勤于法事,深得人缘,将寺殿不断复新。不几岁殿阁巍然,佛僧丕盛,大改旧观。正德间(1510年左右),钦依弘戒宗师等又加大修葺扩充,寺容焕然一新,当时县知事王公还为此立了碑记。正德至明嘉靖辛亥年间(1551年左右)因年久失修,殿舍倾颓,几雨侵蚀,有黄庭铠者主持募捐,得到当时显达的赞助,又将寺殿僧堂门送修理一新。事后又立了碑记。当明清鼎革之际,复遭兵燹,此寺又一次荡为灰烬。清康熙甲戌年(1694)有大龙主崇山德鼎禅师嗣楚薄玉崖上方天目开老人,慨叹南泉寺被废,乃携诸子结庐居废寺旁,筹划重新修建。得到县令唐际的帮助,终于鸠工修建,并创立重门宝殿,广厦修廊,使佛像灿然,紫金光聚,金鼓交参。由是十方檀越近悦远来,湖海高贤云奔水赴。钟鼓之声,远闻数里,常年烟火不绝。这是南泉寺的鼎盛时期。 从康熙重修后,主持僧可考者有:崇山德鼎禅师嗣法门人行和、本山法养行见、祜玉、祜鉴、宗容、宗林、宗兰等庭目下只有深根尚健在,深根原姓蒋,七岁在南泉寺受戒,曾一度在藕花堂寺内住过,解放后住南泉寺所在的向阳村。1984年他作为宗教界人士代表任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南泉寺原有自产:樊家洲水田三·四石,寺冲里一·四石,宋家垅0·二五石。解放前每年收租谷五十——六十石。此外寺后塔山园、吴家坡等山地广阔,每年可砍茅柴作寺内烧柴。 1930年,尚见寺的头门,望有“双林古刹”横额,二门刻有“南泉山”横额,二门两侧为通道,前面供有弥勒佛,后面有韦陀神像。第三进为一宽广院落,两旁设有钟楼鼓楼,正中为大雄宝殿,正殿有三尊佛菩萨: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释迦牟尼。二十四诸天、四十八罗汉分列两傍,塑像金光夺目,姿态栩栩如生,正殿有对联一幅云: 者个佛,者个菩萨,到底不离者个钟声鼓声,谁能于有声里听无声,静观自在; 什么我,什么人天,究竟是个什么樵梦蝶梦,吾欲于大梦中求不梦,清静如来。 方丈室,禅房设在正厅后面。正厅之西还设有庶务室、寝室以及饭厅杂屋等。向西延伸为观音堂,再西为客厅。无论远近游人或同门僧侣来此,寺僧接待均极殷勤,沏茶煮茗,清香可口。 寺院环境幽雅,前有洋沙湖,碧波荡漾,后山,茂林修竹四季皆春。林中多是数人合抱的大树,其中有枫树四十八棵,槠树二十四棵。一树垸遮天蔽日。那里除了树就是竹子,楠竹密密丛丛人都走不进去。在丛林深邃之处,人迹罕至。夏季炎热之时,如到树荫下去休息,不多时,顿觉暑气全消,精神清爽。不由吟诵清代南泉寺僧德鼎《咏南泉》的那首七律: 古刹名垂数百秋,废兴不一记碑留。 云随鹤梦魂无定,月冷松枝翠欲流。 灯火烁开千圣眼,钟声敲破古今愁。 临风愧我空惆怅,未识谁人护祖猷。 1937年原国民党反蒋爱国将领陈嘉佑归葬于寺之东侧。墓地占面积一亩多,周围用花岗石砌成大半个弧圈,前低后高,高处嵌墓碑,弧前缺口处设有石祭台,两边立有石华表,中为墓葬所在。石围 八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外都是大枫树,每到深秋,红叶飘零,墓地履盖着一层金黄的枫叶。因这里墓地气魄庄严雄伟,墓石又光洁可坐,所以游南泉寺者常爱到这里来欣赏景色。 1930年在南泉寺创办湘阴县立中学时,还只占用了一部分寺庙房屋,没有改变寺容。寺内还有和尚居住,香烟也没有断绝。抗日期间城内常遭空袭,当时的湘阴县政府曾两度迁到南泉寺办公。抗战胜利后,南泉寺又由寺僧安幸收回。据说安幸曾经当过县长。1952年湘阴县立中学迁到城北夏家坟山,另建新校舍,曾从南泉寺拆取建筑材料,留下一小部分办了南泉小学。后来小学失火,南泉寺便成了废墟。1958年这里办了茶桑场。而今仅有“潭州南泉山双林禅寺中兴记”的石碑存在,那口古井也在1978年改建茉莉花田时填塞了。昔日的双林禅寺荡然无存了。 2002年元月,释来修和尚慕南泉寺名,云游至此,结茅庵作庙堂,广结善缘,千百善男信女慕名参拜,一时香火盛旺。2001年开始,广大善男信女面向社会各界募捐,共募集建庙资金120余万元,从2001年10月在南泉寺原地址上奠基动工,至2002年11月第一栋“三佛殿”竣工。“三佛殿”占地425M2,高19 .8米,其建筑雕梁画栋,甚是恢弘。殿内供奉释迦牟尼、消灾延寿药师、南无阿弥陀佛三尊佛像,长年香火不绝,甚为壮观。 湘阴文庙 湘阴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几经兴废,现有建筑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则“玉振金声”冲天坊、泮池、状元桥、“太和元气”坊、大城门、大成殿及厢房组成,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县级文庙,建筑艺术精湛、风格独特,属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 岳州窑遗址博物馆 岳州窑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位于湘阴县文星镇马王勘,是一座生产青瓷毓器物的窑址。属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发现后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2003年在窑址建立岳州窑遗址博物馆。馆内 陈列了岳州窑青瓷毓文物,还可以目睹一代名窑风采。 岳州窑地处湖南省湘阴县文星镇堤院一带,北起水门,南至洞庭庙旧址,全长700余米的范围内。湘阴县旧属岳州,故名。当地居民中至今流传“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长沙市到湘阴县城有一条平坦的国道,不到两小时的路程。沿途江河交叉,风光旖旎,青山绿水,让久居大都市的我,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湘阴县是个古城,城内保存着规模较大的孔庙,当地人正在着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孔庙气势恢宏,工艺精湛。从建筑风格看应属乾隆早期。楼阁式仿古建筑“岳州窑纪念馆”高高耸立在美丽的湘江边上,眼前的湘江,比我在长沙橘子洲头所见的宽阔了许多。原先的古渡已被拆除,不远处,一座崭新的大桥飞架湘江东西两岸。湘江由此流入浩瀚的洞庭湖。岳州窑窑址则静卧纪念馆大厅的地下。湘阴窑窑址发现于1952年,1972年又在窑头山、梨园等地发现了早期窑址,1975年冬进行了试掘,出土了大量晋至初唐的青瓷器和窑具。它烧造的时间,可上溯至汉代、三国,可见其历史久远矣。在那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龙窑的走势,见到不少窑具和青瓷片。 唐代岳州窑青瓷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品定六大名窑的茶碗时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从饮茶所需的器具角度来看,茶圣陆羽把岳州窑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该窑在唐代显赫的地位。岳州窑瓷胎在唐五代时较为轻薄,胎质不如越窑青瓷紧密,胎色早期呈红或米**,晚期为灰白色。釉色以青绿色居多,也有青**的。釉薄而质细,釉泡较小,玻璃质感很强。釉面有不规则的细小冰裂纹,有流釉现象。不少器具的胎骨和釉面结合牢固,容易产生剥落的现象。唐代烧制时使用垫饼支烧;五代用支钉支烧,在盘碗底部留有支钉痕迹。 岳州窑器物丰富多彩,有碗、盘、瓶、高足盘、四系罐、八棱短流壶等。碗的足以圆饼形和玉璧形为主,高足盘、八棱短流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它注重装饰艺术,纹饰以印花为主,并配以划花。器物肩腹部往往装饰着由团花和卷叶纹组成的带状纹饰。此外还有浮雕莲瓣纹装饰的,具有独特的风格。这是我参观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岳州窑器物所留下的印象。 1973年湖南省湘阴县出土了一尊罕见的青釉龙首,年代为隋朝。胎骨呈灰白色,施青色釉,开片自然,烧结火候较高。口流作龙首状,?手为龙尾形态,器型呈鼓圆,下配有三个高蹄足,十分稳当,生动活泼。此器物应该属于仿先秦时期的金属?器,造型典雅别致,是岳州窑中的精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岳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比较重要,上承江浙越窑青瓷,下启长沙铜官窑,这里是华中地区先民用瓷的主要产地,大量出土的器物足以证明这一点. 鹅形山风景区 鹅形山风景区是湖南省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湘阴县东南部与汨罗市、望城县交界处,海拔523米的逶迤相连山岭地区,绵延十余公里,山上怪石嶙峋、云雾缭绕,充溢湖湘地域的灵性与纯朴,山上绿树翠竹、潺潺溪流声、如诗的田园风光无不流露出让人一见倾心的秀色。 鹅形山旅游风景区资源丰富,集休闲观光避暑、宗教朝拜于一体,是人们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理想去处,景区自然景点多达48处,诸如:玉笋峰、含珠岩、仙人脚、蝙蝠洞、春蚕问天、鲨鱼峰、眼板印、左公避难洞、仙人洞、蛤蟆石等景观各具神态,似天工雕琢,各有特色,令游人到此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左宗棠系列游 左宗棠(1812—1885)湘阴县界头铺左家段人。晚清名臣,著名爱国主义将领。年近古稀仍率 部西征,粉碎了西方列强企图分割我新疆的阴谋,力保祖国领土完整,其爱国精神,深得后人敬仰。 柳庄:位于县城南樟树镇柳家村。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左宗棠自已设计建造的一座农庄。左公曾在此度过了六年的隐居生活,白天勤于农事,晚上苦读诗书,为他今后的仕途生涯作了充分准备。 左太傅祠:位于县城南界头铺镇左家段。是左宗棠生前嘱其子左孝同修建的。供左氏子弟读书和祭祖的一所义塾。1911年建成,在祠的西面上葬有左章夫人墓。 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湘阴洋沙湖主要包括洋沙湖、东湖、湘江干流湘阴县城段及其周边部分区域,规划总面积1525.9公顷,分为湘江河流湿地生态保护保育区、东 湘阴洋沙湖[3]湖湿地生态恢复重建区、湘江沿岸湿地科普宣教和文化展示带、洋沙湖湿地生态休闲游览区、东湖湿地生态利用示范区和综合管理服务区六个功能区。 其他景点 鹤龙湖水乡、鹤龙湖荷花公园、青山洞庭湖休闲度假村、南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湘阴革命烈士陵园、郭嵩涛故居、陈毅安烈士故居、陈嘉佑将军墓、文星塔、状元塔

湘阴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远浦楼 远浦楼为仿古建筑,屹立于湘江湘阴城区段东岸,占地面积214.88平方米,于2003年 动工复建,2005年竣工。远浦楼取名源于昔日潇湘八景之一的“远浦归帆”,目前远浦楼内陈列有书房展览。成为我县标志性景点之一。 重修的远浦楼由原中共中央主席、建国后中共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华国锋同志题写楼名。 南泉古刹 南泉寺位于湘阴县城东南郊,北距县城3公里,南距长沙38公里。据康熙三十三年 (1694)《潭州南泉山双林禅寺中兴记》记载:南泉寺系潭州四十余刹之一。宋绍兴间(1140年左右)普庵祖师去游憩此,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创立双林禅寺。因泉在寺南,故命名为“南泉寺”。 建寺以来,由宋而元至明成化(1470年左右)凡三百余年。后来由于主持不得人,守规沦坠,法堂草深,明丙戌年(1406年)间,僧名德涌者,勤于法事,深得人缘,将寺殿不断复新。不几岁殿阁巍然,佛僧丕盛,大改旧观。正德间(1510年左右),钦依弘戒宗师等又加大修葺扩充,寺容焕然一新,当时县知事王公还为此立了碑记。正德至明嘉靖辛亥年间(1551年左右)因年久失修,殿舍倾颓,几雨侵蚀,有黄庭铠者主持募捐,得到当时显达的赞助,又将寺殿僧堂门送修理一新。事后又立了碑记。当明清鼎革之际,复遭兵燹,此寺又一次荡为灰烬。清康熙甲戌年(1694)有大龙主崇山德鼎禅师嗣楚薄玉崖上方天目开老人,慨叹南泉寺被废,乃携诸子结庐居废寺旁,筹划重新修建。得到县令唐际的帮助,终于鸠工修建,并创立重门宝殿,广厦修廊,使佛像灿然,紫金光聚,金鼓交参。由是十方檀越近悦远来,湖海高贤云奔水赴。钟鼓之声,远闻数里,常年烟火不绝。这是南泉寺的鼎盛时期。 从康熙重修后,主持僧可考者有:崇山德鼎禅师嗣法门人行和、本山法养行见、祜玉、祜鉴、宗容、宗林、宗兰等庭目下只有深根尚健在,深根原姓蒋,七岁在南泉寺受戒,曾一度在藕花堂寺内住过,解放后住南泉寺所在的向阳村。1984年他作为宗教界人士代表任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南泉寺原有自产:樊家洲水田三·四石,寺冲里一·四石,宋家垅0·二五石。解放前每年收租谷五十——六十石。此外寺后塔山园、吴家坡等山地广阔,每年可砍茅柴作寺内烧柴。 1930年,尚见寺的头门,望有“双林古刹”横额,二门刻有“南泉山”横额,二门两侧为通道,前面供有弥勒佛,后面有韦陀神像。第三进为一宽广院落,两旁设有钟楼鼓楼,正中为大雄宝殿,正殿有三尊佛菩萨: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释迦牟尼。二十四诸天、四十八罗汉分列两傍,塑像金光夺目,姿态栩栩如生,正殿有对联一幅云: 者个佛,者个菩萨,到底不离者个钟声鼓声,谁能于有声里听无声,静观自在; 什么我,什么人天,究竟是个什么樵梦蝶梦,吾欲于大梦中求不梦,清静如来。 方丈室,禅房设在正厅后面。正厅之西还设有庶务室、寝室以及饭厅杂屋等。向西延伸为观音堂,再西为客厅。无论远近游人或同门僧侣来此,寺僧接待均极殷勤,沏茶煮茗,清香可口。 寺院环境幽雅,前有洋沙湖,碧波荡漾,后山,茂林修竹四季皆春。林中多是数人合抱的大树,其中有枫树四十八棵,槠树二十四棵。一树垸遮天蔽日。那里除了树就是竹子,楠竹密密丛丛人都走不进去。在丛林深邃之处,人迹罕至。夏季炎热之时,如到树荫下去休息,不多时,顿觉暑气全消,精神清爽。不由吟诵清代南泉寺僧德鼎《咏南泉》的那首七律: 古刹名垂数百秋,废兴不一记碑留。 云随鹤梦魂无定,月冷松枝翠欲流。 灯火烁开千圣眼,钟声敲破古今愁。 临风愧我空惆怅,未识谁人护祖猷。 1937年原国民党反蒋爱国将领陈嘉佑归葬于寺之东侧。墓地占面积一亩多,周围用花岗石砌成大半个弧圈,前低后高,高处嵌墓碑,弧前缺口处设有石祭台,两边立有石华表,中为墓葬所在。石围 八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外都是大枫树,每到深秋,红叶飘零,墓地履盖着一层金黄的枫叶。因这里墓地气魄庄严雄伟,墓石又光洁可坐,所以游南泉寺者常爱到这里来欣赏景色。 1930年在南泉寺创办湘阴县立中学时,还只占用了一部分寺庙房屋,没有改变寺容。寺内还有和尚居住,香烟也没有断绝。抗日期间城内常遭空袭,当时的湘阴县政府曾两度迁到南泉寺办公。抗战胜利后,南泉寺又由寺僧安幸收回。据说安幸曾经当过县长。1952年湘阴县立中学迁到城北夏家坟山,另建新校舍,曾从南泉寺拆取建筑材料,留下一小部分办了南泉小学。后来小学失火,南泉寺便成了废墟。1958年这里办了茶桑场。而今仅有“潭州南泉山双林禅寺中兴记”的石碑存在,那口古井也在1978年改建茉莉花田时填塞了。昔日的双林禅寺荡然无存了。 2002年元月,释来修和尚慕南泉寺名,云游至此,结茅庵作庙堂,广结善缘,千百善男信女慕名参拜,一时香火盛旺。2001年开始,广大善男信女面向社会各界募捐,共募集建庙资金120余万元,从2001年10月在南泉寺原地址上奠基动工,至2002年11月第一栋“三佛殿”竣工。“三佛殿”占地425M2,高19 .8米,其建筑雕梁画栋,甚是恢弘。殿内供奉释迦牟尼、消灾延寿药师、南无阿弥陀佛三尊佛像,长年香火不绝,甚为壮观。 湘阴文庙 湘阴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几经兴废,现有建筑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则“玉振金声”冲天坊、泮池、状元桥、“太和元气”坊、大城门、大成殿及厢房组成,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县级文庙,建筑艺术精湛、风格独特,属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 岳州窑遗址博物馆 岳州窑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位于湘阴县文星镇马王勘,是一座生产青瓷毓器物的窑址。属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发现后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2003年在窑址建立岳州窑遗址博物馆。馆内 陈列了岳州窑青瓷毓文物,还可以目睹一代名窑风采。 岳州窑地处湖南省湘阴县文星镇堤院一带,北起水门,南至洞庭庙旧址,全长700余米的范围内。湘阴县旧属岳州,故名。当地居民中至今流传“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长沙市到湘阴县城有一条平坦的国道,不到两小时的路程。沿途江河交叉,风光旖旎,青山绿水,让久居大都市的我,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湘阴县是个古城,城内保存着规模较大的孔庙,当地人正在着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孔庙气势恢宏,工艺精湛。从建筑风格看应属乾隆早期。楼阁式仿古建筑“岳州窑纪念馆”高高耸立在美丽的湘江边上,眼前的湘江,比我在长沙橘子洲头所见的宽阔了许多。原先的古渡已被拆除,不远处,一座崭新的大桥飞架湘江东西两岸。湘江由此流入浩瀚的洞庭湖。岳州窑窑址则静卧纪念馆大厅的地下。湘阴窑窑址发现于1952年,1972年又在窑头山、梨园等地发现了早期窑址,1975年冬进行了试掘,出土了大量晋至初唐的青瓷器和窑具。它烧造的时间,可上溯至汉代、三国,可见其历史久远矣。在那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龙窑的走势,见到不少窑具和青瓷片。 唐代岳州窑青瓷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品定六大名窑的茶碗时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从饮茶所需的器具角度来看,茶圣陆羽把岳州窑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该窑在唐代显赫的地位。岳州窑瓷胎在唐五代时较为轻薄,胎质不如越窑青瓷紧密,胎色早期呈红或米**,晚期为灰白色。釉色以青绿色居多,也有青**的。釉薄而质细,釉泡较小,玻璃质感很强。釉面有不规则的细小冰裂纹,有流釉现象。不少器具的胎骨和釉面结合牢固,容易产生剥落的现象。唐代烧制时使用垫饼支烧;五代用支钉支烧,在盘碗底部留有支钉痕迹。 岳州窑器物丰富多彩,有碗、盘、瓶、高足盘、四系罐、八棱短流壶等。碗的足以圆饼形和玉璧形为主,高足盘、八棱短流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它注重装饰艺术,纹饰以印花为主,并配以划花。器物肩腹部往往装饰着由团花和卷叶纹组成的带状纹饰。此外还有浮雕莲瓣纹装饰的,具有独特的风格。这是我参观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岳州窑器物所留下的印象。 1973年湖南省湘阴县出土了一尊罕见的青釉龙首,年代为隋朝。胎骨呈灰白色,施青色釉,开片自然,烧结火候较高。口流作龙首状,?手为龙尾形态,器型呈鼓圆,下配有三个高蹄足,十分稳当,生动活泼。此器物应该属于仿先秦时期的金属?器,造型典雅别致,是岳州窑中的精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岳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比较重要,上承江浙越窑青瓷,下启长沙铜官窑,这里是华中地区先民用瓷的主要产地,大量出土的器物足以证明这一点. 鹅形山风景区 鹅形山风景区是湖南省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湘阴县东南部与汨罗市、望城县交界处,海拔523米的逶迤相连山岭地区,绵延十余公里,山上怪石嶙峋、云雾缭绕,充溢湖湘地域的灵性与纯朴,山上绿树翠竹、潺潺溪流声、如诗的田园风光无不流露出让人一见倾心的秀色。 鹅形山旅游风景区资源丰富,集休闲观光避暑、宗教朝拜于一体,是人们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理想去处,景区自然景点多达48处,诸如:玉笋峰、含珠岩、仙人脚、蝙蝠洞、春蚕问天、鲨鱼峰、眼板印、左公避难洞、仙人洞、蛤蟆石等景观各具神态,似天工雕琢,各有特色,令游人到此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左宗棠系列游 左宗棠(1812—1885)湘阴县界头铺左家段人。晚清名臣,著名爱国主义将领。年近古稀仍率 部西征,粉碎了西方列强企图分割我新疆的阴谋,力保祖国领土完整,其爱国精神,深得后人敬仰。 柳庄:位于县城南樟树镇柳家村。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左宗棠自已设计建造的一座农庄。左公曾在此度过了六年的隐居生活,白天勤于农事,晚上苦读诗书,为他今后的仕途生涯作了充分准备。 左太傅祠:位于县城南界头铺镇左家段。是左宗棠生前嘱其子左孝同修建的。供左氏子弟读书和祭祖的一所义塾。1911年建成,在祠的西面上葬有左章夫人墓。 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湘阴洋沙湖主要包括洋沙湖、东湖、湘江干流湘阴县城段及其周边部分区域,规划总面积1525.9公顷,分为湘江河流湿地生态保护保育区、东 湘阴洋沙湖[3]湖湿地生态恢复重建区、湘江沿岸湿地科普宣教和文化展示带、洋沙湖湿地生态休闲游览区、东湖湿地生态利用示范区和综合管理服务区六个功能区。 其他景点 鹤龙湖水乡、鹤龙湖荷花公园、青山洞庭湖休闲度假村、南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湘阴革命烈士陵园、郭嵩涛故居、陈毅安烈士故居、陈嘉佑将军墓、文星塔、状元塔

湘阴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湘阴县,古称罗城 ,湖南省岳阳市下辖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居湘资两水尾闾、南洞庭湖滨,湘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把全县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丘陵岗地,西部为滨湖平原,湘阴县地处长沙、岳阳、益阳三市五县中心。

远浦楼。为仿古建筑,屹立于湘江湘阴城区段东岸,在湘阴湘江大桥旁边,取名源于昔日潇湘八景之一的“远浦归帆”,远浦楼内陈列有书房展览。成为湘阴县标志性景点之一。

南泉古刹。位于湘阴县城东南郊,据康熙三十三年 (1694)《潭州南泉山双林禅寺中兴记》记载:南泉寺系潭州四十余刹之一。宋绍兴间(1140年左右)普庵祖师去游憩此,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创立双林禅寺。因泉在寺南,故命名为“南泉寺”。

湘阴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至清咸丰元年,占地十余亩,有19处建筑。几经兴废,现有建筑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县级文庙。其建筑风格独特,技术精湛,气势宏大,古朴雄伟,是湖南保存最好的文庙之一。

岳州窑遗址博物馆。岳州窑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位于湘阴县文星镇马王勘,是一座生产青瓷毓器物的窑址。属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发现后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2003年在窑址建立岳州窑遗址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岳州窑青瓷毓文物。

状元塔。位于湘阴县文星镇湘江东岸河床,建于清乾隆50年(公元1785年),知县李_应民谚“乌龙出角状元郎”而募资倡修,为七级八面楼阁式石塔,高约31.8米,属湖南省清中晚期乡土公共建筑精品。

湘阴旅游景点大全

湘阴旅游景点大全:左宗棠故居、南泉寺、陈毅安纪念馆和纪念碑、鹅形山风景区、湘阴文庙。

1、左宗棠故居:因建于湘阴东乡柳家冲,故名柳庄。柳庄,青瓦-墙,庭院式结构,树木葱郁,翠柳依依,鸟语花香,蛙声唱晚。

2、南泉寺:湘阴县城东南郊,北距县城3公里,南距长沙38公里。据康熙三十三年(1694)《潭州南泉山双林禅寺中兴记》记载:南泉寺系潭州四十余刹之一。

3、陈毅安纪念馆和纪念碑:位于岳阳市湘阴县界头铺镇。陈毅安故居是20世纪70年代因水库扩建而拆迁。1978年仿其故居而修建陈毅安纪念馆(故居),为砖木结构、两房一厢一角的平房,屋面青瓦盖顶,地面青砖铺就,墙面窑砖粉白,总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

4、鹅形山风景区是湖南省省级森林公园:位于省会长沙市以北,湘阴县东南部与望城县、汨罗市交界处,海拔300—600米的山岭地区,绵延十余公里,山上怪石嶙峋、云雾缭绕,充溢湖湘地域的灵性与纯朴,山上绿树翠竹、潺潺溪流声、如诗的田园风光无不流露出让人一见倾心的秀色。

5、湘阴文庙:位于岳阳湘阴县城步行街,几经兴废,现有建筑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由“玉振金声”冲天坊、泮池、状元桥、“太和元气”坊、大城门、大成殿及厢房组成,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县级文庙,建筑艺术精湛、风格独特。

湘阴县美食介绍

湘阴县美食有椒盐鳜鱼、腊鱼、腊肉、中华绒螯蟹、麻辣野鸭、湘阴七彩龟、湘阴_头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