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六年级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08:22:30浏览:16分类:旅游攻略

六年级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

1.借景抒情的古诗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就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月抒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 低下头思念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美景何时有,手捧 酒杯问青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 南岸,我何时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 连着海水,海 上的明月与潮 水一同起落。

2.关于借景抒情的文章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这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春日》。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全诗四句四景,小溪明净,细雨翻萍,鹅鸭嬉戏,桃花逐水,画面十分鲜明,历历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诗人以鹅鸭“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3.求一篇借景抒情的周记,不要太好的,小学六年级水平即可

我的家乡是湖南。湖南“他”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湖南什么都是美的。果你要说湖南的什么最美丽?我不瞒你说,最美丽的就是湖南的早晨了!

清早,微红的太阳还羞答答藏在暖绵绵的枕头边。可是街道已慢慢的热闹起来了。早晨的空气是格外新鲜的。春天的早晨,花儿兴奋的笑脸上沾满了晶莹的露珠。是他们的眼泪吗?不不不,当然不是。这可是花儿的昂贵的补品啊!春天的早晨是美丽的。我喜欢起早床,趁着太阳还罗嗦的躲在枕头里化装,我便坐在花坛瓷砖边。用我明亮的眼睛欣赏这美丽得似画一般的景象。哦!不对。是比画更美的美景!难道?你不觉得地球妈妈制作的这幅比画更美的景色真的是非常的美吗?

早晨,街道上已经非常热闹了。如果把街道比喻火上的水壶,把人比喻是水壶中的水。可以说是沸腾的时候才有这般热闹的景象。微的早凉晨里,菜场那儿传来了有各种语调的讲价声;早晨,有远方的小溪高歌的声音传来;早晨,有小鸟儿奋兴的叫出唧唧喳喳的声音;还有有小孩们高兴的嬉耍的声音;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声音吗?当然,那就是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早晨里,我们的记忆比平时好。在这时候里,我们会记住这些读过的知识。早晨的记忆非常好。要不古人怎么会说了这么一个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难道古人说得不对吗?

湖南的早晨有太多太多美丽景色和动听的声音了。如果我对你一一诉说的话。一时半会也说不完,你们有空就来看看湖南的早晨吧。会美得让你忘记一切。

我爱我的的家乡。却更爱家乡美丽的早晨。因为家乡的早晨里包裹了一幅幅比画还美丽的景色!

初中借景抒情的古诗句

1. 描写景物的名言名句最多七个字

1: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2: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3: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5: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6: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7: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8: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9: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12: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13: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1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1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16: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1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8: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19: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2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21: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22: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23: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24: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5: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2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27: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2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29: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30: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2. 白居易描写景的七字诗十首

唐代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唐代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门前一作:前门)唐代 《庾楼晓望》 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唐代 《湖亭望水》 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唐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 描写景点的七字句子

1. 寒山古树叶初红, 秋末霜凝意更浓;

2. 远眺群山披翠绿, 近闻寺院唱升平;

3. 俯瞰兴洲江心驻, 极目苍穹锦卷伸;

4. 十月金秋九寨沟,人间仙境放眼收。

5. 层林半染山添色,崖畔瀑飞客自留;

6. 变幻云团争秀丽,多姿五彩竞风流。

7. 纤尘不染天堂路,劝尔瑶池尽快游。

8. 迈步云南梦想圆, 横穿五百踏西滇。

9. 石林巍岸堪奇秀, 红嘴翻飞把景添;

10. 雪月风花多趣事, 泉边无碟怎翩跹。

11. 古城更喜丽江夜, 兴味尤存醉饮酣!

等等

4. 描写风景的诗句

作者: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5. 关于景色的句子10字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

1.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2.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3.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4.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5.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6.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

7.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1. 关于借景抒情的古诗句

关于借景抒情的古诗句 1. 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有哪些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5、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7、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1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

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1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2. 借景抒情的有关诗句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2、行香子·秋与 宋代:苏轼 昨夜霜风。

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译文 昨夜霜降寒风骤起,梧桐叶落纷纷,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

人老了,有时沉醉有时沉病有时慵懒。 早晨来到院子里,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虽不吭声,似乎有意让我伤心。

如今万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换作千杯酒来饮。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3、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译文 秋天的天空无云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

披上粗衣,饮着没过滤的酒,每一阵秋风,一场秋雨,带来习习秋凉。 黄昏时刻的院落,给人悲凉的感觉,酒醒过后往事浮现出来使愁肠更愁。

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蟋蟀发出的长而尖的叫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

4、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清代:王国维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

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

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译文 转眼之间青春年华就已经流失,落叶萧萧寓意着秋天地来临。天边的草已经枯黄了,连着天边的云。

夕阳西下,阳光从缝隙中照入,拉长的塔影斜靠在远方的城楼上。 自己孤独地站在荒郊寒风中,有话却不知道该对何人说,猛然回首,远方的皇宫峻立着。

红色的宫墙在迷雾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晖中,看不清这一切,只缘身在高处。 5、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宋代:王禹偁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译文 猛然思忆当年在仙境般的京华,相会的众多文士都风度翩翩,两百个同榜进士中,唯有你最是少年。

为求吉利早早换上有色官服,我们扔掉了所穿的白色衣衫,去和风流佳人结交,送上写着名字的红色纸笺。 歌楼中深夜里还在欢乐饮宴,把银烛高高点燃。

花街柳巷里春天的湿泥,弄脏了我们锦绣的马鞍鞯。 又怎能料到如今做着小吏,为五斗米折腰在尘埃之间,与君一同追想当初的快乐时光,令人心中感到万分凄然。

3. 关于借景抒情的诗句有哪些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5、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柳永》7、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0、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1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词》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1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4. 关于借景抒情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1、唐代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释义: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2、唐代李白《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释义: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3、唐代王勃《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释义: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4、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释义:数声杜鹃的鸣啼,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怎奈何雨虽轻柔风却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5、清代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释义:遥远的山峰上飘着一抹微云,冷溶溶的远山,那一抹微云的远山像极了她清晓画的眉形。妻子一人孤独凄清的盏着红蜡,盖着青菱被,任那水沉香的香气沉晕。但此时自己身在远方,停宿黄茅野店,耳畔是西风猎猎,感到凄迟伤感。

5. 关于借景抒情的古诗及意思

古诗

唐·

,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是他被贬为

司马时写的。

全诗描绘了大雪中群山无飞鸟,路上无行人,老翁孤舟独钓的凄凉景象,本诗看似是写景诗,实际是作者

这首绝句句句无雪,又句句见雪;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借老翁的凄凉景象婉转地表达了他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孤独无援的处境,他孤僻高傲、不向腐朽的权贵们屈服的顽强性格。情景浑然融为一体,作者的

的特有品格在简短的文字中跃然纸上,凸显异常。题为“

”,前三句却始终不着“雪”字,只是在结尾处才点出“雪”,对诗题做了一个小小的呼应。这是此诗的一大特点。意境绮丽空灵,意蕴深邃悠远,堪称千古决“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土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诗人

一九三五年写下的名篇

中,诗人设置了几组不定的

画面,通过视角的转换和组合,整体诗具有了流动的,特征。“你站在挢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里的“风景”

显然具有独特的意义,“风景”是 “你”和“看风景人”之间转化的中介,由于风景特殊的中介作用,“风景”有了情绪,或者说,“风景”增加了情绪的泛动。这样,诗给了我们一种特殊的感觉,我们随着视角的转变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并在“风景”中体会到深深的内在情绪,含着伤感哀怨和惋惜留恋的情感。

的《

》讲,雪山、孤舟、飞鸟、

所组成的

都和“孤独寒冷”有关,但《

》不同,叠加的意象使意象自身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确定的内涵,反而营造出更加深远的

表达了诗人惋惜之情。

6. 借景抒情的古诗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zhidao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枫桥夜泊回(张继)月落答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就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

7. 有哪些借景抒情的古诗

1.《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锦瑟》唐代: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借物抒情1.简介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特点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目标 :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用多角度观察生活 。

善于捕捉实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想法。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使用要点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二、与情感有关的句子1、在这个维特式的骚动不安的年龄里,异性之间任何一个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个少年心里掀起狂风巨浪! ——《平凡的世界》2、爱会让人变傻,不管是那种形式的爱。

情感都是荒谬的,你一旦对某人付出情感,你就是愚不可及。 ——《成为简·奥斯汀》3、把我最温柔的情感,磨碎糅合在这字里行间不动声色的给了你。

4、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小王子》5、历史因此令人怀疑。循着不同的情感,历史原来并不确定。

——史铁生6、翻炒是情感的升温,糖醋是情感的蜜意,烹饪又何尝不是一种柔情。 ——汪涵。

8. 有哪些借景抒情的诗句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5、《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清代: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译文:遥远的山峰上飘着一抹微云,冷溶溶的远山,那一抹微云的远山像极了她清晓画的眉形。

妻子一人孤独凄清的盏着红蜡,盖着青菱被,任那水沉香的香气沉晕。但此时自己身在远方,停宿黄茅野店,耳畔是西风猎猎,感到凄迟伤感。

9. 课外“借景抒情”的古诗名句

1、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景抒情的诗句。

——鹊桥仙>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9、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 1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借景抒情的诗句。

——上邪>。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