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琴的组词 汉字琴的组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4-04-15 21:58:10浏览:6分类:文字大全

1、电子琴[diàn zǐ qín] 键盘乐器,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对乐音信号进行放大,通过扬声器产生音响。有多种类型。

2、木琴[mù qín] 体鸣乐器。以若干由长至短的硬质木条排列在架上,一般与钢琴的黑白键相仿,排为两排。用有球形槌头的小木槌击奏,发音清脆。若在木条之下装设金属共鸣管,则发音更为嘹亮。多用于管弦乐队或独奏。

3、小提琴[xiǎo tí qín] 有四根调成相距五度的琴弦的弓弦乐器,音域从中央C下的G到上面的第四个C或更高。

4、琴棋书画[qín qí shū huà] 弹琴、下棋、书法、绘画。泛指各种文艺特长。

5、扬琴[yáng qín] 击奏弦鸣乐器。琴身梯形。通常有钢丝弦数十档,每档三五根,用双签击奏。常用于伴奏和民乐合奏。

6、七弦琴[qī xián qín] 乐器名。

7、古琴[gǔ qín] 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

8、中提琴[zhōng tí qín] 提琴的一种,全长约。

弹琴的琴可以组什么词

1.琴组词:钢琴、竖琴、焚琴煮鹤、琴师、琴键、对牛弹琴、扬琴、琴书、琴棋书画、坠琴、七弦琴、口琴、马头琴、小提琴、手风琴、古琴、木琴、乱弹琴、琴瑟、六弦琴、中提琴、大提琴、风琴、柳琴、电子琴、操琴、雷公琴、斑鸠琴、竹坞听琴、伦琴射线、调琴、琴钓、单父琴、如鼓琴瑟、伯牙琴、琴心三叠、琴几、独弦匏琴、爱琴文化、琴瑟甚笃。

2. 琴(拼音:qí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3.最早见于战国文字。

4.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后引申为乐器的统称。

答:弹琴的琴可以组词

1、钢琴

[gāng qín]

键盘乐器。琴体木制。

2、竖琴

[shù qín]

拨弦乐器。大型立式,一般有48根弦,7个踏板。常用于管弦乐队,也可独奏。

3、琴师

[qín shī]

戏曲乐队中操琴伴奏的人。

4、琴键

[qín jiàn]

风琴、钢琴等上装置的白色和黑色的键。

5、口琴

[kǒu qín]

簧振气鸣乐器。琴身呈扁长形,开有上下两排小方格,每格附有金属小簧片。

6、琴瑟

[qín sè]

琴和瑟两种乐器一起合奏,声音和谐,用来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妇)。

7、木琴

[mù qín]

击乐器。由长短不一的两排紫檀或红木木片组成。音位排列与钢琴黑白键相仿,用两根小木槌击奏。发音清脆。

8、扬琴

[yáng qín]

击奏弦鸣乐器。琴身梯形。通常有钢丝弦数十档,每档三五根,用双签击奏。

9、琴书

[qín shū]

曲艺的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主

10、古琴

[gǔ qín]

我国很古就有的一种弦乐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来增加为七根,沿用到现代。

11、风琴

[fēng qín]

键盘乐器,外形是一个长方木箱,里面排列着铜簧片,上面有键盘,按键就能压动铜簧片上的开关;下面有踏板,用来鼓动风箱生风,使铜簧片振动发音。

12、柳琴

[liǔ qín]

拨弦乐器。形似琵琶而较小。原为二弦七品,戴假指套拨弹。现经改革增至三或四弦二十四品,改用拨子弹。

13、坠琴

[zhuì qín]

弦乐器,有蟒皮面和桐木板面两种。前者琴筒像四胡而较短,后者琴筒像小三弦。

14、操琴

[cāo qín]

演奏胡琴(多指京胡)。

15、琴谱

[qín pǔ]

琴的乐谱。

16、琴弦

琴的组词 汉字琴的组词

[qín xián]

亦作“琴弦”。琴上赖以发声的弦线。

17、横琴

[héng qín]

谓抚琴,弹琴。

18、雅琴

[yǎ qín]

古琴之一种。

19、琴韵

[qín yùn]

犹琴音。

20、琴曲

[qín qǔ]

古琴所奏的乐曲,亦指琴声。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