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五凤溪的历史谁知道?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13:13:47浏览:9分类:旅游攻略

五凤溪的历史谁知道?

五凤镇,原名五凤溪。公元300年前,沱江与“柳溪”(后称黄水河)的交汇处,初时的几间茅草屋(俗称“幺店子”),成为了这里的最早“建筑”。从当地的一些族谱、史料查实,有“五山攒集,两水交汇”、“山来水回,富贵而财”的记载;民俗家陈世松教授在《大变迁:“湖广填四川”影响解读》记载,“民少土著,五方杂处……多外来入籍之人”。四川经明末清初的饥荒、瘟疫、战乱,人口聚减。移民由自发到官定的大迁徙,前后经历近三百年之久。康熙年间,政局由乱转治,江西、福建、两湖、两广的移民陆续迁徙入川,耕田造屋、置地经商、生生衍息。五凤也吸入了大量移民。散落的碑文记载,五凤王爷庙到江西馆这一条主街就在当时慢慢形成,其余街巷也在清末到民国二、三十年间成为现在的格局。

据《金堂县续志》(民国十年版,疆域志)载:“石城山(即云顶山)自黑风寺以下,山极屈曲,由北而南而东,周转四五十里,一路尖峰排列,瘦削逼人,遥望之若冲霄云凤,破空而出,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前人名其溪曰五凤(金凤、玉凤、青凤、白凤、小凤),殆由于此。”

宋置柏茂镇,清设永福乡,清末升置为第五区所在地。

又据《金堂续志》卷一“疆域”中记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于此建乡,名五凤溪。

解放前后无镇建制,属五凤乡辖管;195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从五凤乡划出集市部分,设五凤镇;

1959年拆五凤镇并置五凤乡;

1963年乡镇合并;

1989年五凤镇和五凤乡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隶属淮口区管辖;

1992年拆区建镇,恢复五凤镇至今。

全镇辖7村(金凤、玉凤、青凤、白凤、小凤和白岩、金箱)两社区(五凤溪和罗家坝),东、南、西三方分别与简阳、青白江区、龙泉驿区相连。地理位置东经104°28′北纬30°36′,位于龙泉山脉中部东缘,三面群山环抱,东临沱江,黄水河直穿境内。全镇幅员面积62.7平方公里,总人口2.92万,在王爷庙门前汇入沱江。镇政府距金堂县城赵镇42公里,距市区45公里。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